俄伊再度联手,拜登进退两难!
原创 戎评说策 戎评 2022-03-16云阿云智库•对美斗争
导读:现在的情况就是,俄罗斯只是在一个关键节点上施加了一点巧劲儿,就成功按住了拜登的中东政策,打破了美国单线作战的企图,让美国保持了对俄罗斯的“需要”,也让俄罗斯凭空多出一块讨价还价的大筹码。而且俄罗斯显然还留有余地。
上个星期天,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加了个班,往伊拉克西北部的美国领事馆和美国基地附近送了12枚导弹。
从军事效果来说,这些导弹几乎都炸在了空地上,纯属浪费。
但有意思的是,伊朗借着这个“空炸”,一口气打疼了三家的脸——
打得轻点的,是伊拉克。
伊朗说了,早就告诉你不要让人拿你当靶子吧,现在美国、以色列都可以用你的地盘搞反伊朗活动,伊拉克的弟兄们到底做不做得了主?做不了?好,我来帮你!
打得重一点的,是以色列。
打完之后,伊朗很光棍儿地承认了,瞄准的就是以色列设在伊拉克的“战略中心”,至于理由嘛,自己猜去!比如说以色列上周是不是在叙利亚炸死过伊朗人?炸了就算了?还真当自己是中东无敌小霸王了!
当然,打得最重的,还是美国。
全世界都看到了,伊朗这次动手,表面上揍的是以色列的屁股,实际上呢,打的是美国的脸。
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在本子偷袭珍珠港之后,除了恐怖分子之外,还从没有哪个国家,敢主动向美国本土或者美国的海外使馆、军事基地之类的主权区域开火,但伊朗不止敢,而且干了还两次!
上一次,是在特朗普用无人机暗杀苏莱曼尼之后,伊朗从上到下一边怒吼着“复仇”的口号,一边在提前知会伊拉克政府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发射了一串导弹轰炸了美军基地......外面的空地,当时国际上还一片嘲笑,毕竟谁认怂了,谁霸气依旧,一目了然嘛。
当时美国本来就不占理,伊朗这种“表演式复仇”,美国人也很“大度”地没有回应。
但这一次,伊朗可没告知伊拉克,虽说明面的理由是报复以色列,但问题是,导弹附近,可就是美国新建成的领事馆和美军驻扎的机场,连伊拉克方面早先都通报导弹击中的就是美国领事馆,足以说明这个爆炸距离是非常接近了。
当然了,有人说了,只是在美国建筑周边爆炸,没有波及到。
各位,对于一般国家,只要弹片没炸塌我的建筑、没伤着我的人,当然就不算向我开战,但美国那是一般国家吗?
911之后,美国的主导战略早就变成了“先发制人”,也就是说,我不管你炸没炸塌我的建筑、伤没伤着我的人,只要我觉得你现在或者以后“可能”会通过伤害到我,那么我就有权先下手弄死你!
当年伊拉克军队可是连蹭破美国一点墙皮都没有吧?美国还不是以“可能”有威胁的借口直接打了?
而且,以色列和美国那是什么关系?以色列的“战略中心”为啥要紧挨着美国的领事馆和军事基地?美国对以色列那是有安全承诺的,小弟挨打了,大哥得负责。
特别是当前伊核谈判正在拉锯,按照美国无风还得三尺浪的尿性,那不得抓着这个机会无限放大,然后在谈判桌上压伊朗人一筹?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美国是一定要还击回去的——哪怕换个“文斗”的方式还回去呢——这才符合那个有震慑力的“霸道匪首”的人设。
但是美国的反应就很有意思。
首先,是澄清——那座领事馆大楼是全新的,无人居住,美国政府的任何设施都没有受到伤害,没有人员伤亡,意思就是,伊朗打的是伊拉克的领土和以色列的设施,虽然伊拉克是受我驻军保护的,以色列是我亲密小弟,但没打到我啊,所以我管不了。
然后,就是追责——支持伊拉克政府追究伊朗的责任,并支持中东小伙伴们合作对抗伊朗的此类威胁,翻译过来就是,伊拉克,你出面去要个说法吧,不然我面子过不去,另外还有那些看戏的,那些不接美国总统电话的,看到威胁了吧,还不赶紧来抱我大腿?
然后这篇就揭过去了......
毛主席曾经说过,帝国主义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拜登这次选择性装瞎,就完美印证了毛主席的话!
首先咱们来说说伊朗的重要性。
从大局上来说,拜登的中东战略略非常清晰,那就是甩掉美国在中东地区沉重的军事负担,有序撤出,有限介入,以低成本、低风险方式维系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能不能约束住伊朗这个不安分的对手。
所以“搞定伊朗”就成了拜登政府在中东的工作重心,甚至是唯一重心,为此他不惜主动解除了部分对伊制裁,在以色列嚷嚷着要炸伊朗核设施的时候扣住加油机,甚至停止对也门战争的支持对伊示好。
拜登的目的很明确——拉着伊朗重返伊核协议。
这里的“伊核协议”,还不止是限于当年奥巴马和伊朗谈出来的那个协议。
因为拜登现在面临的,是美国急于战略大收缩的新背景,要在中东地区收缩,先必须稳住中东的大局,而要稳定中东大局,就势必要通过重返伊核协议的谈判,谈出来更多的东西来——
第一层,是能不能通过“续约”的方式,先把核武项目给停了,减轻地区盟友给美国的压力。
如果这一层达到了,美国可以放开更多政治条件,欧洲可以提供资金和市场,来换取一个长久的Plus版协议,永久解除伊朗拥核的可能。
如果这一层也达到了,说明伊朗已经正常融入了西方主导的政治经济秩序,那么就可以尝试构建一个更长期、内容更广泛的Plus+版协议,遏止伊朗在地区的扩张倾向。
最好的结果,就是达成伊朗和美国地区盟友之间的势力平衡,形成伊朗、沙特、以色列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在其中灵活周旋,四两拨千斤,依然是中东的绝对主导力量。
不得不说拜登想得挺好,不过真正实施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盟友不愿意。
特朗普时候的中东政策比较粗暴,就是不允许存在让伊朗喘气的协议,重手压制伊朗的发展,让伊朗彻底锁死、内部崩溃。
这个政策虽说完全是为以色列定制的,不过伊朗在地区结仇太多,特朗普这种简单粗暴的思路,在中东可以说是大受欢迎。
然而现在拜登的政策,却让盟友们感受到了背叛和恐惧。
一旦伊核协议重新达成,伊朗身上没有了重重镣锁,以伊朗的资源潜力、人口规模,实力必然空前壮大,那时美国撤出,谁还能约束伊朗?中东地区不是任伊朗宰割么?
公平地说,这些顾虑其实更加现实,相比之下,美国通过伊核协议约束伊朗的想法多少有点理想主义——因为伊朗的扩张野心,绝不是一纸协议能够封印住的。
那华盛顿的精英们难道不知道么?
当然知道,但在聚焦印太战略的大目标下,美国搞区域收缩势在必行,而特朗普的政策固然能够压制住伊朗,却需要美国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美国在中东的存在,这和战略收缩是根本矛盾的。
所以,美国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寄望于谈判,特别是在拜登为了迎合美国建制派精英和舆论的口味,大搞价值观外交,往死了得罪沙特、埃及等一票盟国,以及混乱的阿富汗撤军,让严重依赖美国安全承诺的中东盟国信任大跌之后,美国只能寄望于伊核谈判的成功,让伊朗成为平衡美国地区盟友的力量。
其次,美国国内的反对。
美国两党对于拜登重返伊核协议的政策一直都有争议,即便在民主党内,质疑拜登政策的声音也不在少数,比如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众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众院民主党党团主席等民主党大佬都明确表示反对。
特别是在美国两党斗争极化、伊朗形象长期过于“妖魔化”的背景下,任何一票都可能否决掉拜登的努力,所以拜登对伊朗的任何让步,可能都要付出很大的政治代价,才能维持国内的政治平衡。
其三,伊朗的态度。
在被美国制裁重创之后,伊朗国内经济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通胀长期保持在40%左右,内部压力不小。
但随着对美国制裁的适应,伊朗现在已经逐步建立了一套规避美国制裁的石油运输、交易、结算体系,去年石油产量就已经上升到了200万桶/日以上,出口70-100万桶/日。
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应该又有了一个不小的提升,特别是在中伊签订了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之后,中国对伊石油采购量上升至创纪录水平,已超越美国实施制裁前的峰值,而且中国的技术和投资,正在参与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伊朗能源生产和运输能力,后期伊朗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现在哈梅内伊和莱希的态度是,支持谈判,但不急迫,反正解除制裁以及不谈导弹问题、地区政策这些红线划在这儿,美国人必须切实让步。
要是不谈呢也可以,反正石油卖着,还可以放开手脚搞铀浓缩,伊朗也不着急。
就因为有来自盟友、国内政治的种种顾虑,加之伊朗的态度又十分强硬,所以从去年拜登上台推进伊核谈判以来,一直都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谈判甚至一度停摆。
直到今年以来,形势彻底变了。
俄乌矛盾的快速激化,让拜登急于从中东抽身,稳定伊朗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于是,伊核谈判突然加速,美国的立场也是一让再让。
这种让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导弹问题和地区政策不捆绑谈判。
美国和盟友最关切的,除了伊朗的核进程,还有伊朗的导弹研发和地区扩张这两个问题,2015年奥巴马之所以能够谈成协议,就是因为只谈核问题,而假装没看到这两个问题的存在。
为此,特朗普上台的时候差点没把奥巴马喷死,之后特朗普之所以撕毁伊核协议,主要也是因为这份不涉及这两个问题的协议漏洞太大,对伊朗太有利,而对盟友没法交待。
其实拜登基本也是同意特朗普的主张,坚持核问题、导弹问题和地区政策问题必须连着谈,但偏偏,这两个问题又是哈梅内伊亲自划定的红线,压根儿没得谈。
连着几轮的维也纳谈判,主要也就是卡在这儿。
而现在,拜登终于让步了。
其二,大幅取消制裁。
在奥巴马伊核协议的基础上,拜登除了取消石油禁运、金融制裁等制裁手段之外,还在考虑将人权制裁、反恐制裁等重磅制裁措施一并取消,而这些制裁的取消,将意味着伊朗经济大大回了口血,在政治上也是一次大翻身,相反,美国前期联合盟友遏制伊朗的努力,都将流产。
其三,为不再毁约作担保。
伊朗方面参加谈判的一大诉求,就是要美国保证不再撕毁协议,拜登开始还挺坚持,但坚持到现在也让步了,比如允许伊朗将持有最低浓缩铀的浓度提升为20%,要知道,2015年签的核协议,可是要求伊朗将这个浓度指标从20%降到了3.67%。
浓缩铀的浓度指标的提升,意味着美国一旦撕毁协议,伊朗重启核进程的效率将大大提升,也就是说,增加了美国撕毁协议所面临的成本,也就相当于美国在变相地作出保证。
这三个问题,基本就是伊朗重返核谈判前的要价,和美国曾经拒不答应的底线,而现在,美国的底线都给突破。
美国既然肯让步,谈判的阻碍基本就没有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技术问题,比如制裁取消多少、怎么取消之类的,按照欧洲代表的说法,最终文本基本已经准备好了,已经摆到台面上来了。
然而,这一轮谈判结束的时间是3月4日,到了3月8日,一再坚持不启动对俄能源制裁的拜登,终于顶不住压力,开始对俄罗斯能源下手了。
影响咱们前面讲过,在全球油价和通胀双高企的背景下,拜登现在面临的,是拿谁来填这个700万桶/日的大坑的问题。
但是明显没有国家愿意出头。
欧佩克仅仅花了13分钟就集体表决不增产,沙特、阿联酋两个地区盟友连电话都不接,拜登好容易做通了阿联酋的思想工作,结果穆罕默德王储估计是看到风向不对,马上又拿欧佩克出来搪塞,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指望上。
现在有希望填坑的,就剩一个委内瑞拉,一个伊朗。
委内瑞拉被制裁多年之后产能拉胯,恢复需要时间,所以现在能解围的,主要还是伊朗。
而要伊朗的原油和天然气来救急,首先就得签了伊核协议,把对伊朗能源出口的制裁给解除了。
那么这个时候,伊核协议就不止是伊核协议了,它更是美国在能源市场上开启“去俄罗斯化”的一个必要前提。
但问题是,伊朗和俄罗斯那是什么关系,用俄罗斯的伙伴来填俄罗斯的坑,顺便把俄罗斯埋了,人俄罗斯能坐以待毙?
俄罗斯的反击非常角度巧妙——
西方对俄罗斯5000多项的制裁,从各个方面把俄罗斯给限住了,好,其他的方面没问题,但其中和伊朗相关的呢?对俄罗斯的制裁,会不会影响到俄伊在现在的协议框架内的军事、经济合作?
要知道,西方施加给俄罗斯的制裁,很多都是对俄罗斯和全球各国的合作有普遍性限制的,那么自然对俄伊合作有限制了。
有限制?好,那俄罗斯就不能答应!
而根据伊核谈判的机制,美中俄法英德和伊朗各方都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只要一方不履约,协议就不能生效,也就是说,只要俄罗斯不点头,谈下来的伊核协议就是废纸了。
其实老实说,对俄制裁、伊核谈判确实是两回事,但鉴于俄罗斯在谈判中的地位,非要说是一回事儿你能怎么着?
有意思的是,布林肯还试图和俄罗斯“讲道理”——确保伊朗不具备核武器“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且无论俄罗斯是否“入侵”乌克兰,无论美俄关系如何,这种“利益”都是存在的。
如果在正常状态下,美国也许还能逼着普京“讲道理”,俄罗斯也确实会考虑,但现在是啥情况,俄罗斯都选择开战了,这时候还会跟你讲道理?
这事儿其实在伊朗国内也有争议。
很多温和派、改革派都将伊核谈判看成是伊朗解除制裁、发展经济的重要契机,但现在协议好容易达成了,而且美国又作出了难得的让步,偏偏在可以签字的时候,又给俄罗斯搅黄了。
作为强硬派的总统莱希,本来也想借着这份成果满满的协议提升自己的威望,以打败国内的竞争者,顺势成为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继承人,现在达成的协议被俄罗斯拦住了,徒增了许多变数。
而从伊朗国家层面来说,其实并不想真正拥核,伊朗现在还在搞铀浓缩,浓缩出武器级原料和真正造出核武之间,还需要进行大量实验,一旦开始这些实验,伊朗必然会成为人类公敌,美国只能往死了制裁,到时甚至中俄都不会出手,而现在伊朗离造出武器级核原料只有几周时间了,正是借坡下驴的最佳时机,如果再拖下去,伊朗自己都两难了。
所以在俄罗斯表态当天,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第一时间就出来表示反对:伊朗不会“允许外部因素”在会谈中影响自己的国家利益。
这意思就是,我要和俄罗斯拉开距离了,拒绝将伊核协议与对俄制裁进行捆绑。
随后,俄罗斯谈判代表说了句话:“由于俄中伊联手协调立场,伊朗在核谈判中得到了比我想象中还要多的东西”。
这话的前半句是在点伊朗,不要只看着一份协议,要把格局打开,从中俄伊合作的层面看问题,只有这种合作模式继续下去,未来中俄伊才能联手从西方的压制中争取到更多“比想象中还要多的东西”。
退一步说,哪怕现在伊朗坚持签了,未来如果没有中俄这样的大国制约美国,这个协议有什么意义?美国人还不是说撕就撕,说制裁就制裁?
所以伊朗在当下这个时间,保持和俄罗斯的沟通并统一立场才是理智的做法。
俄罗斯这话的后半句,是说给美国的中东盟友还有华盛顿那帮拜登的反对派听的。
在这份协议中,伊朗得到了“比我想象中还要多的东西”,反过来,不就是拜登出卖了盟友、出卖了美国的利益吗?不就是拜登向中俄伊联盟屈服了吗?
这怎么可以!
所以,虽然不知道拜登为了达成当前的伊核协议,在政治上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但经过俄罗斯这么一闹,拜登这一年的努力很多都将白费,稳定伊朗、安抚盟友、抽身中东的政策也将大受打击。
而中东越不稳定、越牵扯美国的精力,俄罗斯方面的压力无疑就会小一些。
俄罗斯的话,伊朗显然是听进去了。
3月7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与拉夫罗夫通话时表示,伊朗反对制裁俄罗斯,伊朗与包括俄罗斯在内任何国家的合作不应受到制裁氛围的影响。
言下之意,伊核协议和对俄制裁就是绑定的,大哥,我都听您安排,您可以开价了。
3月13日,伊朗这12枚导弹就朝着伊拉克境内的、美国使馆和军事基地附近的、以色列的“战略中心”去了。
这12枚导弹释放了好几重信号——
其一,绝了国内妥协派的念想,明白告诉俄罗斯大哥:伊朗选择对兄弟讲义气,要燃烧国家利益为兄弟两肋插刀;
其二,和俄罗斯保持战略默契,明白告诉美国:中东还没有稳定,矛盾还很多,只要我大哥安排了,你可能就要面临两线的压力;
其三,发射导弹前一天,伊朗外交部特意出来提醒,伊核协议至少还有一两个“关键问题”没有达成共识,包括解除制裁的程度和方式,所以这个时候打一打,也是为了促谈,在伊朗占据有利位置的时候,给美国加压;
其四,警告伊核谈判期间各种捣乱的以色列,再惹事伊朗是敢于下狠手还击的;
其五,前面说过,从本子偷袭珍珠港之后,除了恐怖分子之外,伊朗是仅有的敢打着擦边球攻击美国使馆和军事基地的国家,在美国全球收缩、聚焦欧洲的时候,伊朗无疑也是第一个敢以这种方式公然挑战美国实力的国家,这对于保持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威慑力大有好处。
13日打完,14日伊朗方面就宣布,伊朗外长15日将在莫斯科举行有关伊核协议的谈判。
说直白点,也就是伊朗在用导弹表态之后,要去莫斯科,听取大哥关于伊核协议的具体指示了。
这个“指示”果然也没白听,15日的会晤后,伊朗外长当天就说了两句很重要的话。
第一句:确信俄罗斯仍支持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伊核谈判达成最终协议。
第二句:为成功完成伊核谈判,美国应作出必要回应,“球”在美国一方。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俄罗斯可以放行伊核协议,但前提是,美国得作出让步(回应)。
这个让步是什么?
目前还不知道,不过现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策略是边打边谈,战场上优势正在慢慢显现,谈判桌上也到了关键的时候,此时美国的任何让步,对于美国来说,都将是艰难的,对于俄罗斯,都是意义重大的。
偏偏对于拜登来说,解决中东问题的最佳时机还就是在俄乌战争期间,这个时候抽身而退,对盟友、对华盛顿,拜登都能做得名正言顺。
而且俄乌战争之后,美国的首要战略目标本来就从中国分散到了中俄两国,以美国的国力,稳定伊朗、避免三线开战,也是美国必然的选择。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俄罗斯只是在一个关键节点上施加了一点巧劲儿,就成功按住了拜登的中东政策,打破了美国单线作战的企图,让美国保持了对俄罗斯的“需要”,也让俄罗斯凭空多出一块讨价还价的大筹码。
而且俄罗斯显然还留有余地。
再往极端了说,在中东、北非的穆斯林世界反美武装多如牛毛,一旦俄罗斯觉得北约越界了,会不会有样学样,给那边送批武器过去?中东大乱你美国要不要出面?难民潮爆发你欧洲要不要出面?那么乌克兰这里还管得过来吗?
真到那一步,你说拜登能怎么办?
这也就是为什么,伊朗都用导弹挑衅美国了,美国人还得故意装瞎。
惹不起啊!
和这件事儿极为相似的,还有最近俄罗斯空袭了位于乌克兰西部的亚沃洛夫军事训练场。
俄罗斯空袭之后,乌克兰国防部长亲自说,当时训练场内“有外国教官工作”。
外国教官里,可就数美国派的最多。
但是稍后不久,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就出来把自己的领导给否了:没有外国人。
美国的表态也很及时:此次遇袭的训练场里,没有美国人,美国也不会在乌设禁飞区。
看到没,两次事件都是一个调子:没有美国人伤亡,所以我们管不了。
各位,你们看到了什么?
从前霸道的美国是什么样的,给大家举个深刻的例子对比下。
1999年,美国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时候,它有多嚣张?
面对中国人民的怒火,美国完全没有反思,就是克林顿以“私人身份”出来“道歉”,说的也是要谴责就该谴责塞尔维亚族领导人米洛舍维奇这样的话!
眼见这个“道歉”的态度中国人民不认,抗议还是没有平息下去,美国人就开始生气了,指责中国为什么不接受美国道歉,骂中国是煽动民意的“集权主义国家”,还威胁这个事件再发酵下去会“影响中美关系”。
憋不憋屈?
以至于当时有美国人给我们大使馆写信,说自己都被震惊了,明明是美国轰炸了中国大使馆,最后中国还得被他们理直气壮地指责!
看看从前那个打人都占理的美国,再看看今天这个挨打都不做声的美国,你就知道伊朗打得有恃无恐,俄罗斯打得霸气外漏,美国被打得偃旗息鼓,代表着什么了!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毛主席曾经提出过一个“绞索论”:美国在全球过度扩张,看着威风,其实是用绞索把自己套在了全球各地,每个地方一有变化,它就得陷入被动,疲于奔命。
不得不说,伟人是超越世纪的,几十年前的理论,竟然精准预见了今天美国的命运。
直到前几年,美国还可以靠着霸权的赫赫余威镇住场子,但是在经历了阿富汗撤军和乌克兰危机之后,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的虚弱,也看到了美国政治内卷下的短视。
这个时候,套在美国脖子上的“绞索”就开始收紧了。
在俄乌冲突正激烈的时候,胡塞武装突然袭击阿联酋,你要不要管?
在伊朗和以色列互射导弹的时候,中国要开冬奥会了,你要不要管?
在因为贸易议题和中国激烈博弈的时候,泽连斯基在欧洲被打得那哇哇哭,你要不要管?
在中俄伊之外,拉美大国左翼力量涌动,甚至阿根廷彻底倒向社会主义中国,要不要干涉?
印度公然站在俄罗斯一边、对抗中国三心二意、铁了心要买俄制S-400,要不要制裁?
土耳其趁机打起了作为美国盟友的叙利亚库尔德人武装,和俄罗斯眉来眼去,野心越来越难制约,要不要敲打?
......
现在已经不是美国举起拳头猛揍一个,而其他国家乖乖坐着祈祷不要揍我的时代了。
不光中俄起而逐鹿,伊朗、土耳其、印度这种二三线国家,现在都在抓住机会攻城略地,主动塑造地区秩序。
而美国敢打谁?谁都不敢打!
所以“装瞎”已经成了美国政客的一项本事,只要假装看不到,就不用下场打架,就不会暴露霸主已经虚弱无力的事实。
但是全世界人民眼睛可都雪亮,当美国“装瞎”成了无可奈何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会起来试探,挂在美国脖子上的绞索也会越收越紧。
帝国主义的纸老虎,要被撕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