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三战风云:俄乌战争之北约峰会与俄乌谈判专题

三战风云:俄乌战争之北约峰会与俄乌谈判专题

云阿云智库• 三战风云•北约峰会与俄乌谈判专题

核心观点:

1. 通过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乌克兰,北约实际上对于这场俄乌冲突的爆发与难以化解负有直接和深层次责任。此外,北约加强军事部署的行动更表明,北约将不会在对俄罗斯关系处理中作出任何妥协。

2.声明中关于尊重乌克兰加入北约权利的表述,意味着北约和美国是不接受所谓“乌克兰中立”这种俄乌目前谈判的这种选项的,该表述透彻展示出美国和北约对乌克兰未来在欧洲安全架构中地位的清晰界定。

3.我们必须指出来一个非常冷酷的现实,俄乌谈判的结局如何,不是取决于俄乌两方如何互动,而是根本取决于俄罗斯与北约和美国的关系本质和互动状况。

4.从北约峰会声明的这三个要求可以看得出来,北约和美国绝对不会对俄罗斯有任何的妥协空间,这就意味着北约峰会将会使俄乌谈判陷入泥潭,谈判花的时间越长,费的精力越多,受到的挫折感越重。

5.美国和北约对俄的政策立场已经非常清晰,那就是不妥协。我们可以说北约峰会实际上将俄乌谈判顺利展开的任何空间和积极前景给窒息掉了,这是一个各方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可悲的是已经发生了。

6.长期看,北约峰会的声明意味着俄乌冲突不可能短期结束,接下来的冲突有可能久拖不决,而且很大可能会更加尖锐,其对世界局势的危害性将会更为严重。

7.未来随着俄乌冲突和危机的加剧,美国和北约是否在其认为合适的时机直接与俄罗斯产生军事冲突,我们对此要保持警觉,毕竟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这也是美国和北约当前紧急制定出台应对爆发生化战乃至核战可能性举措的关键原因之所在。

8.这次北约峰会,美国的目的是多方面的,第一个目的是要让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大国的物质基础、声望基础、合法性基础彻底消失,把俄罗斯当作“弃儿”而排挤出欧洲。

第二个目的,使欧洲更加牢固地绑在北约和美国战车上,通过美国的主导地位,以一种制造更高强度的危机乃至战争的方式,迫使欧洲国家站队美国和北约,达到控制持久欧洲的目的。

第三个目的是美国再次向欧洲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表明,欧洲安全离开美国将会处于一种难以保证的局面,美国想用俄乌冲突来达成牢固确立美国的欧洲国家身份和以欧洲国家身份参与主导欧洲事务的目标。

简言之,美国利用现有的俄乌冲突试图达成的目标,与冷战初期北约第一任秘书长伊斯梅对北约功能的界定高度一致,即:“赶走俄国人,请来美国人,压制德国人”

9.增兵4万人的行动表明:北约不仅在舆论上对俄强硬,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做好了根本不打算与俄罗斯妥协的最坏准备。这向外界传递出北约是一个真正具有强大行动能力的军事组织,不会像欧安组织那样在真正危机出现时解决不了问题。

此外,北约组织还增加了4个战斗群,让那些靠近俄罗斯的东欧国家更坚定地追随美国和北约,从而使俄乌冲突以及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冲突更加难以化解,这些军事部署和行动不会使俄乌冲突降温,反而会使冲突步步升级。通过对乌克兰大量的军事情报舆论等各种援助,以及对俄罗斯实施的系统性全方位严厉制裁,北约和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俄乌冲突中的参加方。

10.如果是以成建制的北约军队和美国军队是否在乌克兰境内出现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北约和美国确实没有参与俄乌冲突,但是如果以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情报援助、舆论援助,以及全方位对俄舆论攻击和制裁的标准来衡量,毫无疑问北约和美国已是俄乌冲突中的重要参与方,它们已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了俄乌冲突之中。

李海东:北约峰会的声明意味着俄乌冲突不可能短期结束

李海东2022-03-31云阿云智库•北约峰会与俄乌谈判专题

美国和北约对俄的政策立场已经非常清晰,那就是不妥协。我们可以说北约峰会实际上将俄乌谈判顺利展开的任何空间和积极前景给窒息掉了,这是一个各方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可悲的是已经发生了。长期看,北约峰会的声明意味着俄乌冲突不可能短期结束,接下来的冲突有可能久拖不决,而且很大可能会更加尖锐,其对世界局势的危害性将会更为严重。

李海东 |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导读】 被华盛顿称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美国总统拜登的欧洲之行结束了。有媒体评价“拜登欧洲之行惹恼了俄罗斯,让乌克兰失望,让欧洲担忧”。

此次北约峰会、G7峰会和欧洲峰会的主要核心议题是俄乌冲突。北约峰会发布了联合声明,其中提到北约将继续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和东欧地区的军事部署,北约成员国也将继续加大军费开支。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海东教授认为,无论美国承认与否,北约已经实质性地参与了俄乌冲突,美国和北约对俄的强硬态度也预示了俄乌冲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以下为采访全文。

1

北约已经参与俄乌冲突

观察者网:北约峰会声明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和军事部署,声明没有要求或督促俄乌通过谈判解决冲突,表述尊重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权利,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对俄乌新一轮的谈判将产生哪些影响?长期看对俄乌冲突带来哪些变数?美国继续怂恿乌克兰成为对抗俄罗斯的“马前卒”,目的是什么?

李海东:这个信号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一是表明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军事冲突中,北约支持乌克兰,它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现实最直接,清晰地表明了北约在这次冲突中的态度。

现在看起来,北约是直接参与了俄乌冲突,当然参与的方式不是很多人设想的那种北约军队直接卷入,但是北约军事、情报等各方面的援助表明北约客观上成为俄乌冲突的参与方,不能说它是置身于这场冲突之外的中立者。通过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乌克兰,北约实际上对于这场俄乌冲突的爆发与难以化解负有直接和深层次责任。此外,北约加强军事部署的行动更表明,北约将不会在对俄罗斯关系处理中作出任何妥协。

对当前的俄乌冲突和数年来的乌克兰危机而言,北约对于冲突和危机化解本身并不感兴趣,它对冲突和危机的最终结局感兴趣,这意味着北约将会以更强硬的方式与俄罗斯展开更高强度的对抗。

声明中关于尊重乌克兰加入北约权利的表述,意味着北约和美国是不接受所谓“乌克兰中立”这种俄乌目前谈判的这种选项的,该表述透彻展示出美国和北约对乌克兰未来在欧洲安全架构中地位的清晰界定。

这对俄乌新一轮谈判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俄乌目前正在进行第五轮谈判,关于乌克兰是否中立、东部顿巴斯地区等关键议题,谈判显示出一些双方试图缓和关系的迹象,但是我们必须指出来一个非常冷酷的现实,俄乌谈判的结局如何,不是取决于俄乌两方如何互动,而是根本取决于俄罗斯与北约和美国的关系本质和互动状况。

如果俄罗斯与北约和美国在涉及欧洲安全架构是否真正容纳俄罗斯这一根本问题,以及乌克兰未来安全归属的定位问题上的深刻矛盾难以化解,反而更为尖锐,并毫无任何妥协空间,那就意味着俄乌之间的谈判不会有任何建设性结果。

从北约峰会声明的这三个要求可以看得出来,北约和美国绝对不会对俄罗斯有任何的妥协空间,这就意味着北约峰会将会使俄乌谈判陷入泥潭,谈判花的时间越长,费的精力越多,受到的挫折感越重。

俄乌谈判过程中乌方的立场和节奏毫无疑问并非由乌克兰一方决定,它需要与美国和北约协调,美国和北约对俄的政策立场已经非常清晰,那就是不妥协。我们可以说北约峰会实际上将俄乌谈判顺利展开的任何空间和积极前景给窒息掉了,这是一个各方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可悲的是已经发生了。判断俄乌谈判进程与结局需要将俄罗斯与北约和美国之间的互动或未来可能出现的谈判挂钩,如果不挂钩的话,我们就很难准确把握当前俄乌谈判的节奏和未来结局。

客观而言,美国和北约并不愿看到俄乌谈判最终化解危机和冲突,相反,美国和北约还是希望通过不断给予军事援助和其他各方面支持的方式让乌克兰成为一个给俄罗斯造成持久致命性消耗的棋子。

俄乌谈判前景十分不乐观,实际上,美国和北约对乌克兰的安全和主权的关注很有限,但其对利用乌克兰削弱俄罗斯的功能则尤其热衷,这不能不说是乌克兰的悲剧,更是俄罗斯和整个欧洲的悲剧。

长期看,北约峰会的声明意味着俄乌冲突不可能短期结束,接下来的冲突有可能久拖不决,而且很大可能会更加尖锐,其对世界局势的危害性将会更为严重。

当人们期待俄乌双方可以在谈判过程中获得一个建设性结局之时,他们会发现北约峰会实则将俄乌谈判达成积极成果的预期和空间基本消除殆尽了。

如果俄乌冲突久拖不绝,而乌克兰本身又未达成实质性持久消耗俄罗斯的目标,不排除北约或美国在某种特定场合下与俄罗斯产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尽管北约和美国目前一直竭力否认这样的设想。

未来随着俄乌冲突和危机的加剧,美国和北约是否在其认为合适的时机直接与俄罗斯产生军事冲突,我们对此要保持警觉,毕竟这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这也是美国和北约当前紧急制定出台应对爆发生化战乃至核战可能性举措的关键原因之所在。

这次北约峰会,美国的目的是多方面的,第一个目的是要让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大国的物质基础、声望基础、合法性基础彻底消失,把俄罗斯当作“弃儿”而排挤出欧洲。

第二个目的,使欧洲更加牢固地绑在北约和美国战车上,通过美国的主导地位,以一种制造更高强度的危机乃至战争的方式,迫使欧洲国家站队美国和北约,达到控制持久欧洲的目的。

第三个目的是美国再次向欧洲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表明,欧洲安全离开美国将会处于一种难以保证的局面,美国想用俄乌冲突来达成牢固确立美国的欧洲国家身份和以欧洲国家身份参与主导欧洲事务的目标。

简言之,美国利用现有的俄乌冲突试图达成的目标,与冷战初期北约第一任秘书长伊斯梅对北约功能的界定高度一致,即:“赶走俄国人,请来美国人,压制德国人”(Keep the Russians out, the Americans in, the Germans down)。实际上,北约70余年中的核心功能始终没有改变,依然是这三个,可见北约确实是集团政治和冷战理念的体现,带来的往往是对抗和分裂。

观察者网:北约在东欧边境和巴尔干地区增兵4万人,这项军事行动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北约向乌方提供军事援助和情报,更不必说舆论战的协助,是否“间接参与”了俄乌冲突?

李海东:增兵4万人的行动表明:北约不仅在舆论上对俄强硬,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做好了根本不打算与俄罗斯妥协的最坏准备。这向外界传递出北约是一个真正具有强大行动能力的军事组织,不会像欧安组织那样在真正危机出现时解决不了问题。

此外,北约组织还增加了4个战斗群,让那些靠近俄罗斯的东欧国家更坚定地追随美国和北约,从而使俄乌冲突以及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冲突更加难以化解,这些军事部署和行动不会使俄乌冲突降温,反而会使冲突步步升级。通过对乌克兰大量的军事情报舆论等各种援助,以及对俄罗斯实施的系统性全方位严厉制裁,北约和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俄乌冲突中的参加方。

如果是以成建制的北约军队和美国军队是否在乌克兰境内出现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北约和美国确实没有参与俄乌冲突,但是如果以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情报援助、舆论援助,以及全方位对俄舆论攻击和制裁的标准来衡量,毫无疑问北约和美国已是俄乌冲突中的重要参与方,它们已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了俄乌冲突之中。

2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分歧和变化

观察者网:峰会声明也包括北约成员国增加北约的军费,这是否会带来全球进一步军备重整?北约作为军事防御组织再次加强,这是否会影响欧洲进一步放弃战略自主?

李海东:这毫无疑问会导致全球军备竞赛的加剧,而且伴随着北约成员国军费普遍的增加,全球更多国家在军费的投入会相应增多,再加上新战争形态的出现,全球军事装备花费都将会呈现比以往更快速的方式增加。

你提到北约作为军事集体防御组织,应该说“防御”一词是美国和北约对该组织初建之时的性质定位,但冷战后北约那种“防御”性质已经变了,相反“进攻”的性质越来越确立起来。冷战后北约一直处于很强的进攻态势,而俄乌冲突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北约的军事能力,也使得欧洲国家认识到战略自主努力的必要性。

它们认识到把自己和北约捆绑的话,最终的结局很大程度上会产生一个被美国主导或被美国操控的欧洲,这实际上并不合乎欧洲国家的安全利益诉求。

这场危机的确使北约的军事行动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同时提升了欧洲的军事能力,但同时增强了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加强战略自主的紧迫性,推动欧洲更多的国家着眼于加强战略自主的努力。

观察者网:有观点认为拜登此行拉着盟友“秀团结”,以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不可持续,比如北约内部和华盛顿出现了分歧;也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使得欧洲在能源经济和军事上更靠近美国。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存在哪些分歧?后续的发展取决于哪些因素?

李海东: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实际上有个特点,就是始终伴随内部纷争而推进发展。从历史上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内部始终存在着纷争,但是这种纷争没有导致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破裂,反而使其极具韧性和灵活性,这是跨大西洋关系很重要的特点,吵归吵,但最后还是需要一起过。

这些纷争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是安全问题,刚才我们说的欧洲是战略自主还是战略依赖,战略自主就是欧洲安全欧洲来负责,战略依赖就是欧洲的安全美国来解决或保障。这种分歧在冷战后变得非常明显。

欧洲对于美国的安全依赖,往往是通过实际危机的应对中欧洲能力跟不上而呈现出的,比如上世纪90年代巴尔干危机出现的时候,欧洲人说欧洲的危机由欧洲人处理,但现实结果是欧洲不具备解决危机的实际能力,最后美国和北约通过武力的方式破坏性地“解决”了危机,使欧洲不得不在现实安全问题上依赖美国。

现在这种危机也是如此,欧洲要战略自主,但是发觉欧洲的战略自主前期努力基础不牢,力量不够,根本无法对俄罗斯形成制衡,最后又不得不依赖美国。

美欧关于欧洲战略依赖还是战略自主的分歧始终是存在的,每一次危机来临的时候,欧洲国家一方面战略自主的意识被唤醒,另一方面在危机中最终又不得不接受离不开美国和北约的现实。这是跨大西洋关系中一个很尴尬的特点,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实力因素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俄罗斯在欧洲的地位问题。欧洲国家愿意接受俄罗斯在欧洲安全中有适当的空间,但是美国则截然相反,它认为欧洲的安全空间中没有俄罗斯的位置。换言之,欧洲国家认为欧洲安全离不开与俄罗斯的合作。而从美国角度而言,其在欧洲安全的主导性和不可或缺性是以持久驱逐俄罗斯来体现的,美欧这方面的分歧是相当严重但又难以解决的。

美欧之间这种解决不了的分歧,必然导致双方在对俄关系处理中出现撕裂。我们看得很清楚,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后,德法领导人一直不间断地与俄罗斯及相关各方展开密集外交斡旋,但是美国领导人则是始终不断地谴责俄罗斯。

德法希望欧洲持久稳定,让俄罗斯在欧洲有个适当的空间和位置,但是美国的态度就是迫使俄罗斯彻底离开欧洲,这导致俄罗斯在欧洲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现在美国和北约又在张扬其在欧洲安全中的所谓主导地位,欧洲的战略自主一定程度上遭受压制,俄罗斯的在欧洲的战略处境非常不乐观。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后续发展取决于哪些因素?第一个因素取决于欧洲战略自主的努力是否有成效,尽管过去数十年相关成效有限。

第二个因素取决于俄罗斯是否能够持续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俄罗斯自身发展的状况,对跨大西洋关系何去何从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对此不能忽视。

第三个因素是美国国内政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特朗普认为联盟是负担,民主党认为联盟是资源,拜登现在是在加强稳定北大西洋联盟。如果2024年特朗普再次参选并获得成功,那么美国对北约承诺是不是还会一以贯之?这都需要持续观察。

观察者网:联合声明中提到了中国,声明中敦促中国不以任何方式支持俄罗斯,拜登在会后威胁确保中国了解这一举动的“后果”。有观点认为这是华盛顿决定同时对付中俄, 您如何看待?

李海东:北约峰会声明中,刻意提到中国是非常不礼貌、非常不合适、非常不得体的。乌克兰危机的是非曲直和发展脉络十分清楚,北约在美国主导下,没有真正尊重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在欧洲拥有一席之地和发挥作用的合理愿望,这导致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直接纷争不断,以及当前俄乌冲突的出现。

现有乌克兰危机和俄乌冲突以及俄美/北之间的对立都不是中国导致的,跟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北约和美国一直是生拉硬扯地推中国涉入其中,试图将中国拉到一个由美国和北约制造的欧洲巨大安全泥潭之中,要将导致欧洲现有分裂对抗及危机的责任部分的推给中国,这是一种非常不体面的政治操作。

美国在乌克兰危机和俄乌冲突恶化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跟中国搞战略竞争的盘算,试图利用现有危机和冲突诋毁贬损削弱中国的形象和影响力,可以说美国的“小算盘”拨拉的有些太过头。

美国的决策精英笃信美国能够同时在欧洲危机中对抗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对抗中国。客观而言,美国为与中俄搞战略竞争,不惜制造更多和更大的危机,这的确反映出美国政客们的傲慢和不理性。

实际上,过去20年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美国都没有打赢,这种惨痛的教训并没有使美国产生真正的反思,他们这种刻意制造危机和对抗的思维注定将会导致国际局势的更多动荡。

观察者网:拜登此次欧洲之行去了波兰发表演讲,拜登称普京不能再继续掌权,而拜登讲话不久后,白宫官员又出面否认。您如何分析拜登的波兰之行和波兰讲话对于战争的影响和象征意义?

李海东:拜登这个年龄的人能够做近半小时如此有力的演讲,非常不容易,拜登精气神的确很饱满。他在波兰的演讲,给世人和美国人展示出来“危机中总统” 的形象。今年是美国的中期选举,拜登的演讲的确在西方世界得到不错的反响,甚至有人认为他堪称是当代的丘吉尔和小罗斯福。

必须说拜登演讲本身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拜登精力充沛,语言清晰有力,形式上说得过去,但是实质内容则差强人意。拜登试图将自己打造为一个危机中的总统,为自己在美国国内的选举中拉抬声势。在2020年总统选举的时候,他也是把自己描述为疫情危机中的总统而获成功的。

美国中期选举即将到来,拜登和民主党的民调不高,他大概试图旧戏新作,把一场本来不是美国危机的乌克兰问题和俄乌冲突,硬生生地描绘为是美国的危机。

这样的操作的确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但是拜登试图展现他是危机中领导国家捍卫国家利益的最理想的人物。他在波兰演讲,表面上在说着民主专制、谴责俄罗斯领导人、提议西方团结,实际上是喊给美国民众听的。

第二,他试图利用演讲制造出欧洲总体危机的氛围,通过这种氛围来强化北约在欧洲的主导性和美国的领导力的不可或缺性。

还有一点,拜登说俄罗斯现领导人不能在克里姆林宫执政,后续白宫急忙辩驳澄清了这句话。很有趣,拜登演讲中不小心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这确实是他真实的想法,拜登作为总统的这句话的确有代表性,虽然白宫后来对他的话进行了否认,但这掩盖不了美国外交中始终没有放弃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权变更的老毛病这一客观事实。

观察者网:北约峰会上北约展现了强硬的态度,而泽连斯基现在也发表一些新的妥协,这两件事情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李海东:泽连斯基现在没有任何选择,俄罗斯与乌克兰目前看都拒绝任何妥协性的协议。在克里米亚归属和乌克兰东部地区的独立地位问题上,俄罗斯满足不了乌克兰。

泽连斯基说要全民公投决定是否接受谈判中达成的任何条款,但乌全民公投不可能会产生一个满足俄罗斯要求的结果,而且美国和北约从持续削弱俄罗斯的目标出发,也不愿意看到俄乌之间短时间内达成任何形式的协议。泽连斯基现在追求局势缓和的努力,实际上反映出他的尴尬被动的位置。

一方面他希望北约和美国继续提供武器,继续抵抗俄罗斯,另一方面他又清楚意识到北约和美国的支持是有保留的,乌克兰目前加入不了北约,所以他又表达出要与俄妥协的意愿。

整个乌克兰危机与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是最弱的一方,乌克兰的意愿决定不了整个冲突的形势和未来走向,真正决定俄乌冲突走向的是美国、北约和俄罗斯。

所以泽连斯基没有多少可选择的空间,他想外交谈判,但是和平谈判的基础是不存在的,俄罗斯不可能退出克里米亚,也不可能在顿巴斯地位问题上让步。

美国也不会愿意看到一个与俄罗斯建立持久稳定关系的乌克兰,所以北约的强硬完全是可以预期的。泽连斯基的做法与其说是灵活,实际上是一种软弱和无奈。

拜登参加三大峰会暗藏诡计,想拉中国下水被狠狠打脸

戎评 2022-03-28云阿云智库•大国博弈

导读:北约峰会、G7峰会、欧盟峰会其实成为了拜登和泽连斯基的秀场。拜登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拉着美国做陪绑,名义上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实际上是掩盖家族丑事,保住自己在乌克兰的利益,以防乌克兰落入俄罗斯之手。泽连斯基则极尽演员之能事,煽动反俄情绪和民粹主义,拿乌克兰民众做人肉盾牌,欺诈西方雇佣兵……最终目的是保住自己的政权,继续为美国主子办事。

在俄乌战争爆发一个月之际,美国总统拜登跑到欧洲一口气参加了三个峰会:北约峰会、G7峰会和欧盟峰会。虽然三个峰会各有侧重,但核心议题基本上都是如何制裁俄罗斯以及支持乌克兰。

拜登去欧洲可不是当什么“和事佬”,而是继续把水搅浑,怂恿欧盟跟进对俄制裁,反正板子不会打到自己身上,至于盟友有多痛他可不管。

在峰会之外,拜登还先后对普京、特朗普和中国喊话——

应将俄罗斯逐出二十国集团(G20);

(参选2024年总统)如果还是与特朗普竞争,那自己会“非常幸运”;

不希望中国援助俄罗斯……相较于俄罗斯,中国的经济未来将与西方联系得更加紧密。

这三个表态囊括了拜登参加峰会的主要目的:制裁俄罗斯、打压特朗普、制衡中国。

拜登此行去欧洲看上去是“秀团结”,其实夹带了许多“私货”。

一是高调参加北约峰会,目的是为了打压特朗普,提升支持率。

尽管拜登对乌克兰问题一顿操作猛如虎,成功“拱火”了俄乌冲突,但他的民意支持率仍降至40%的新低。而在“若参选2024年美国总统将支持谁”这个问题上,45%的人把票投给了特朗普,高于拜登的42%。

特朗普执政期间曾计划从北约“退群”,现在拜登借俄乌战争强化北约存在的必要性,凸显美国的领导力,为争取民意加分。虽然特朗普还没有明确表示参选,但拜登已经把他当成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并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谓老谋深算。

二是持续不断给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援的背后,其实是为了维护其家族利益。

拜登的儿子亨特可是乌克兰的“土皇帝”,近期被曝出亨特的基金会参与了美军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项目。现在俄罗斯宣布对拜登和其儿子实施制裁,将亨特在乌克兰的丑事给抖落出来。

为什么拜登对乌克兰支持力度很大?除了给钱给武器,还想把俄罗斯拖入长期战争。其实拜登也是为他自己,拜登怕他儿子在乌克兰的内幕“鼓包”,不如把乌克兰搞乱。

三是,将反俄情绪转化为武器支援,转移国内矛盾。

不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在西方媒体和舆论的引导下,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定义为入侵乌克兰,各国反俄情绪集聚,直接转化为美欧对乌克兰的“兵力”和武器援助,这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能源危机对各国民众的现实考验。

但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俄罗斯控制能源出口以应对制裁,推高了全球原油价格,使得各国生活成本飙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面临高通胀的威胁,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这个时候没有很好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只有通过继续挑动反俄情绪,团结各国一致对俄制裁,来转移国内矛盾和危机,使社会更关注反战和民粹等问题。

拜登的低支持率主要是美国民众认为其经济没搞好,拜登只有通过较为频繁的外交和军事活动达到转移矛盾,提升民意支持率的目的。

为了将戏演足,拜登除了参加三连峰会,还访问了波兰,选择在离乌克兰边境80公里的城市热舒夫与波兰总统杜达以及美驻军会面。要知道就在13日,俄罗斯的导弹炸毁了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最大的军事训练基地(离波兰边境仅70公里),将西方来的180余名雇佣兵精准击杀。就在26日,利沃夫再次遭到导弹袭击,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

拜登选择此地,一是为了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壮胆”,二是向波兰总统施压,要求波兰向乌克兰转运武器。此前美国和波兰因为运送战机的问题而有不快,拜登此去正是为了化解这个矛盾。也是做给北约各盟国看,老大没有抛弃他们,还一直罩着他们。其中,在东欧加强兵力部署就是北约峰会达成的共识之一。

除此之外,拜登还做起了生意——

美国和欧盟宣布达成一项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美国将在2022年底前为欧盟提供至少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这一数字可能在未来增加。

此举暴露了美国撺掇俄乌冲突的重要目的,那就是抢俄罗斯能源的生意,向欧洲兜售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美国在此之前就早有准备。

在能源危机期间,欧洲从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呈指数级增长。2021年,跨大西洋的液化天然气输送量约为220亿立方米。仅在2022年1月,输送量就达44亿立方米。

对于拜登而言,将乌克兰战争拖入持久战,不仅对美国军工和能源输出有利,而且能达到自己的私心,既借机打压特朗普,为连任铺路,又能保证自己家族在乌克兰的利益。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基本上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坐收渔利。

但是欧洲不同,尽管有美国天然气和其他来源的能源支持,但是由于需求量巨大,而且从美国等地输送油气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可能会造成欧洲能源仍然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且成本很难降下来。如果俄罗斯掐断对欧洲的能源供应,其后果难以想象,欧洲各国可能面临社会动荡的风险。

所以,虽然拜登急不可耐地鼓动欧盟跟进对俄罗斯的能源禁运等制裁措施,但是德、法、荷兰等国有很大的顾虑,并没有像当初全面实施对俄SWIFT制裁时那么坚决,而是搪塞和拖延。整体来看,拜登此行去欧洲,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除了军事方面能够达成一定的共识,继续重拳制裁俄罗斯的可能性比较小。

现在俄罗斯对欧美制裁予以强力反击,其中要求“不友好国家”购买俄罗斯天然气时使用卢布结算。这等于是打到了欧盟的软肋,因为在卢布大幅贬值背景下,欧盟不可能拥有太多的卢布储备,而要继续购买俄天然气,只能用欧元或者美元去换取卢布,这样就等于SWIFT制裁失去了一部分效用。如果欧盟继续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不排除普京会出台更具杀伤力的反制措施,比如能源断供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拜登参加三连峰会的过程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没闲着,在导演的眼皮底下不停地给自己加戏。

在北约峰会举行前,他向30个北约盟国领导人请求额外的军事援助;在G7峰会举行前,他提醒七国领导人注意俄乌冲突会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继北约峰会、七国集团(G7)峰会后,泽连斯基当日又在欧洲理事会发表视频讲话,再次呼吁欧盟各国同意乌克兰“火线入欧”。

虽然泽连斯基卖命演出,但是只博得了欧盟各国领导人的同情,他们称无法给出新的保证。等于是再次拒绝了泽连斯基的入欧申请。在25日发布的新闻稿中,欧洲理事会再次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要求俄罗斯立即无条件撤军。但对于乌克兰的“火线入欧”请求,新闻稿中重复了此前一贯立场:走程序。

更离谱的是,据《纽约时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奥斯卡金像奖主办方)协商,以便在27日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播放一段演讲视频。这个时候还有闲心利用奥斯卡的影响力为自己服务,真是演员当上瘾了!

北约峰会、G7峰会、欧盟峰会其实成为了拜登和泽连斯基的秀场。拜登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拉着美国做陪绑,名义上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实际上是掩盖家族丑事,保住自己在乌克兰的利益,以防乌克兰落入俄罗斯之手。泽连斯基则极尽演员之能事,煽动反俄情绪和民粹主义,拿乌克兰民众做人肉盾牌,欺诈西方雇佣兵……最终目的是保住自己的政权,继续为美国主子办事。

拜登则对泽连斯基进一步“提携”,他在峰会之余表示,俄罗斯应该被排除在二十国集团(G20)之外,除非允许乌克兰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的G20会议。

俄罗斯G20成员国身份被美国及其盟国“盯上”,本月中旬开始有越来越多的G20成员讨论要将俄罗斯踢出该组织。波兰甚至在此时恬不知耻的表示:如果将俄罗斯踢出该组织,自己也可以取而代之。不过由于中国、沙特和印度这些成员对此事采取中立态度,也让美西方国家的愿望难以实现。

对于拜登要求将俄罗斯逐出G20的事,不仅他自己底气不足,表示还需要各成员国的同意,而且受到中国的强烈反对。中国表示,俄罗斯是G20的重要成员,任何成员都没有权利开除其他国家的成员资格。

按理说G20作为经济组织不应该跟国际政治形势有太多牵连,但是波兰却提出俄罗斯现在采取的军事行动已经违反了国际合作原则,所以从经济上考虑,也应该将俄罗斯踢出此组织,随后美国也积极发声响应,表态将会认真考虑此决定,认为俄罗斯不应该希望他们还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一切如故。

总的来看在G20成员中,在西方国家占据更多席位,中立国家相比较少一些。不过就在他们对此事进行激烈讨论时,作为事件主角和焦点的俄罗斯在此时也做出重要决定。克里姆林宫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将考虑亲自参加即将在印尼举行的 G20峰会。

G20与G7不同,它不是一个政治联盟,拜登高调炒作将俄罗斯从G20除名,其实就是打算将G20政治化,要求各成员国选边站,并可能对不同意制裁俄罗斯的国家予以打击报复。

作为G20峰会的举办国,印尼表示每个国家都有权对当下俄乌冲突等相关问题表达关切,但印尼仍然强调 G20属于多边经济合作机制,他们并不打算将俄乌冲突纳入G20峰会议程中,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就是印尼并不打算剥夺俄罗斯参加G20峰会的权利。

G20是一个经济合作机制,不应该被战争影响,更不允许存在任何政治操纵。中国大力支持印度尼西亚政府的决定。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表示,G20不是讨论政治安全问题的场所,中方将坚决支持印度尼西亚推动的G20合作。

不仅继续围堵俄罗斯,拜登还在欧洲三连峰会上扯上中国。

北约在声明中单独点名中国,声称“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确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维护国际秩序。不以任何方式支持俄罗斯的战争努力,并避免采取任何有助于俄罗斯规避制裁的行动。”声明还称,对中国官员近期的公开评论“感到担忧”。

另一边,拜登在北约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他在上周举行的中美元首视频通话中明确表示不希望中国援助俄罗斯,但强调这不是“威胁”,只是确保中方了解这一举动的“后果”。拜登称,相较于俄罗斯,中国的经济未来将与西方联系得更加紧密。

中国当然不会按照拜登划定的步调走,对于乌克兰问题,中方始终本着客观公正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25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对北约特别峰会声明涉华内容进行了回应,要求北约应反躬自省,彻底摒弃冷战思维,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通过对话谈判寻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现在来看,美国依然没有放弃以俄制华的策略,以前特朗普时期是准备“联俄制华”,这对现在的美国而言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俄乌战争爆发后,利用乌克兰问题频繁炒作,污蔑和甩锅中国,已成为拜登政府的家常便饭,“以俄制华”(以俄罗斯问题遏制中国)成为美国的新策略。企图通过划分两个阵营,逼迫中国选边站,进一步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虽然中美贸易战趋于缓和,美方解除了对中兴的制裁,豁免了352项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但这只是美国面对国内高通胀形势的无奈之举,并非是主动与中国修复关系。在俄乌战争之后,中美将面临在新的国际秩序中继续竞争甚至对抗的风险,这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中美两国的经济竞争力量对比决定的。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拜登此行去欧洲,其实有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之意,在达成继续制裁俄罗斯的同盟之外,更是想通过强化美国在全球特别是欧洲的领导地位,来转移国内矛盾,提升自己的民意支持率,并且借机打压特朗普。尽管特朗普并没有正式宣布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但拜登似乎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重塑北约就是其手段之一。

另外,拜登和泽连斯基在三连峰会上的一唱一和,其实是在利用西方仍广泛存在的反俄情绪,转换为对乌克兰的武器支援,为自己的私欲做嫁衣,维护拜登家族在乌克兰的利益,以及稳住泽连斯基政权继续为利益输送提供保障。他们把国际组织当成了私欲“变现”的舞台,所谓的国际正义、国家安全、人道主义不过是制约对手的工具罢了!

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在俄乌战争之后已经不能代表最新的国际秩序,中俄势必要在新的国际秩序中取得更多的话语权,而围绕旧秩序建立的国际政经组织面临改革的需要。

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欧洲安全需要,特别是美国主导的北约大大挤压了欧洲的战略自主安全的空间,俄罗斯和欧盟国家需要重新划定和建立新的欧洲安全秩序,正如中国所倡议的那样,美国和北约也应该同俄罗斯开展对话,解开乌克兰危机的背后症结,化解俄乌双方的安全忧虑。

对于G20,虽然是纯粹的经济组织,但是在新旧国际秩序更迭的不稳定时期,显然20个成员国的数量以及面对国际问题的不同立场对比,已经不能满足疫情和俄乌战争后国际新秩序的需要。G20势必面临扩员和力量的重新平衡。

所以,为了继续取得新的国际秩序的领导权,美国必然会纠结一切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力量来对付中俄,包括强化北约同盟、加强印太战略、维护昂撒联盟等等。在接下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都将面临美国或直接或间接的打压和遏制,我们唯有主动出击,方能在美国的战略围堵下蹚出一片天地!

解析俄乌战争三大因素,中国出手对冲美欧三大峰会!

原创 徐吉军 汉唐光辉 2022-03-28云阿云智库•大国博弈

作者:徐吉军 公众号:汉唐光辉

俄乌战争开战一个月以来,俄罗斯比外界普遍预期的进展要慢。

这是客观现象。

不过,目前来看基辅依然处于俄军包围之中,乌克兰没有力量击退俄军,乌克兰海空军被全歼,陆军主要作战力量被围困在东部各个城市,失去了机动能力,只能困守等待俄军围歼。

这也是客观现象。

一、局势评估

站在纯粹军事角度来看,作为攻势发起方,俄军目前已经达到的战略态势绝不算失败。

如果把为期一个月的进攻称为第一次战役,那么显然达到了军事目的。要知道如何定义战役的成功,要看发起战役的意图。如果实现了目标,那就算成功。如果没有实现目标,那就是夹生饭。

外行评论一场战役的胜负,往往喜欢对比伤亡数字,不看战略态势也不看双方的战略意图。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所以不仅看伤亡情况,还要看要实现的目标。

讨论目标,不仅需要区分战略目标和战役目标,更需要区分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

按照俄罗斯官方的表态,我们能够揣测到俄罗斯发起这场战争的最低战略目标:消灭乌克兰的新纳粹武装力量;解除乌克兰的军事能力;完全解放顿巴斯地区的两个共和国,并帮助两个共和国拓展控制区域,实现与克里米亚的连通;占领乌克兰黑海沿岸地区,使乌克兰成为内陆国。

按照俄罗斯的军事布局,我们能够揣测俄罗斯发动这场战争的最高战略目标:推翻泽连斯基政府,占领基辅,控制东乌克兰地区,推动东乌克兰公投独立最终加入俄罗斯。

显然,俄罗斯遇到的情况比预期要复杂,严峻,遭到的抵抗也非常激烈,军事领域没有摧枯拉朽导致未能实现最高战略目标。但是,俄罗斯的实力优势,稳扎稳打,又实现了最低战略目标。

这种局面,既不令人欣喜,也不令人失望。

对于乌克兰人民而言,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对于欧盟各国而言,是战争最大的利益受损方。

要谈战争的目标,就不能不提乌克兰。

早在2020年泽连斯基政府已经预判到加入北约会引发与俄罗斯的战争。对于乌克兰的泽连斯基政权而言,成功的将俄罗斯拖入到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之中,已经实现了诱发战争的初始目标。

但是,作为战争失败方,谈战略目标有些荒唐。

战争爆发后,乌克兰加入北约已经没有可能,乌克兰人只能沦为牺牲品。弱国面对大国,成功避免引发战争才是最大的胜利,被痛殴一番之后,原地打滚到处求援,四处碰壁骂骂咧咧,这样的局面显然是预期之外的失败。

第一阶段的局面,双方都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但下一阶段,俄罗斯必将加大力度,围歼东部地区的乌克兰陆军。

乌克兰期待北约军事援助,坦克飞机?做梦吧。如果北约援助乌克兰坦克飞机,谁来驾驶谁来战斗?这些军事装备和单兵武器根本不同,可不是拿过来就能用,需要学习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乌克兰军队很难快速掌握北约的军事装备,难道让北约出人出武器参战吗?显然又是痴人说梦。

俄罗斯已经反复表达如果面对北约30国围攻,一定会使用核武器自卫。

这个表态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只许你北约30国围攻一个国家,不许它全力反击?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二、阶段性复盘

俄罗斯在军事行动中遇到的抵抗超出预期,其中有三个因素是造成目前局面的关键。

第一个因素,美国英国等北约军事力量早在五年前就开始进入乌克兰参与对乌克兰军事力量的训练和指挥。

这个消息是英国国防部长被冒牌的乌克兰总理进行视频通话时泄露的。因为这次尴尬的通话,目前这位国防部长正在被英国网民围攻,要求他抓紧辞职。北约参与乌克兰的军事系统在战争爆发前达到高峰,俄罗斯方面披露有12000北约军事人员参与战争。

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主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新型武器,以马斯克太空科技公司的“星链”卫星系统为监控和通讯平台,以察打一体无人机和单兵发射防空导弹以及反坦克导弹为主,在北约提供的数据链系统指挥下,对俄罗斯造成了严重的单点杀伤。

在2021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几个月的冲突中,察打一体无人机对地面部队的压制和杀伤能力非常惊人,算是开启了无人机直接参与战争的序幕。

这种新型战争形式,适合分散作战,精准杀伤,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新型高科技游击战争的雏形。

第二个因素,俄罗斯方面低估了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也就是新纳粹武装的残忍。

我们常见的战争形式,通常是军队为了保卫本国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安全而战斗,军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国家人民,,这是正常状态。但是,乌克兰新纳粹武装,只为自己的信仰而战斗,根本不在意乌克兰的领土和民众的生命,他们甚至故意睡在幼儿园里,或者躲在居民楼里,来胁迫俄罗斯。

绑架本国民众,要挟外国军队,这种操作,或许只能在这种曾经的兄弟之间展开吧。

这种状况,让汉唐想起楚汉争霸时的故事。

刘邦项羽在广武对峙。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在两军阵前,对着刘邦大喊道:“今天你不出战,再缩在城里,我就把你爹给烹了。”

面对项羽的威胁,刘邦说:“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意思就是咱俩是拜把子的干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煮了你爹,记得分给我一碗汤!

面对坐守城市的乌克兰武装力量,俄罗斯要想实现目标,只能等待平民离开之后发动城市攻坚战。

现在的城市建筑普遍都是混凝土结构,比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筑垒地区更加难啃。在所有的战争形式中,城市攻坚战是最难打的一种。

不过,即便如此,要说俄罗斯打不动也不可能。

因为2014年俄罗斯在叙利亚参战后,在多个地区打击反政府武装时,都遇到了城市攻坚战。俄罗斯将大口径火炮运进市区,向建筑物平射,每场战争打完,当地城市都沦为废墟。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动用过仅次于核武器的云爆弹,一次使用,方圆几百米以内的人员全部窒息,对有生力量的杀伤非常惊人。

所以说,根本不存在俄罗斯打不下来的问题,也不存在不会打的问题。关键就是攻坚战肯定要等平民撤离,开打后耗时长,损失大,战后建设难度大。

其实建设的问题根本不用担忧,东方大国做后盾,基建狂魔不是吹的。给我们两年的时间,还你一座崭新的城市!没钱没关系,有石油天然气,有粮食,有军事装备呢。

第三个因素,俄罗斯经济所限,对于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和导弹还是有些拘谨。

美国五角大楼估计,至今为止,俄罗斯已经向乌克兰发射了1200多枚导弹,主要是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这种精确制导武器价格昂贵,而且俄罗斯可能正面临数量短缺的窘境。

目前,俄罗斯依然试图加大对常规弹药,比如火炮和火箭弹的使用规模,来进行下一步的战争。

真正的杀手锏,不能浪费在乌克兰武装力量身上,得给北约留着。

三、那边打仗,这边挖墙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明确拒绝参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这种立场,是基于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担当,也是立足于中国国家利益的判断。

冷战结束以来,美欧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没有停止过遏制中国发展的恶行,没有取消过对中国科技领域的封锁限制,没有真正尊重过中国作为一个世界顶级大国的合理诉求。

北约远在北大西洋,最近两年时不时公开提出要把中国作为战略目标。这种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

与此同时,美欧北约也从未真正尊重过主动放下武器谈友谊的俄罗斯。一步一步将俄罗斯挤到了墙角。

或许在美欧各国眼中,俄罗斯是被拔掉了牙齿的垂死赖熊。但是,他们真的低估了一个从基辅公国时期到现在一直战斗了七百年的民族的意志。在北极熊的尖牙和利爪面前,美欧再次可耻的畏缩了。

在中俄背靠背的关系中,目前的状态俄罗斯就是铁血尖刀。俄罗斯在叙利亚打了八年奠定了胜局,美国中东战略倒退回二十年前。如今,俄罗斯在欧洲西线为本国的生存而战,中国的角色就是做好世界和平发展走向繁荣的经济发动机。

如果看不懂中俄在世界格局中扮演的角色,就不可能看懂世界大博弈的精彩纷呈。

就在3月23日,拜登飞到欧洲参加北约峰会,并出席七国集团峰会,美国应邀参加欧盟峰会。美欧三大峰会基本上没干什么好事,依然是把俄罗斯丑化为面目可憎的敌人,同时北约峰会声明中还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猜忌。

可笑的北约政客们,还把乌克兰鼓吹为自由的标志,言必称自由和上帝。同样是乌克兰,在2014年发生颜色革命之前,就被美欧敌视,只因为当时的亚努科维奇政府亲近俄罗斯。

所以,能不能被誉为自由的旗帜,关键看愿不愿意做美欧的走狗。

美欧沉迷于自己的实力地位一直不可自拔,这种迷梦不知何时才能清醒。

俄罗斯在西线战斗,中国当然不会闲着坐等战争结局。

3月21日到25日的5天时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5天访问3国参加了15场会谈!

巴基斯坦刚刚收到在中国购买的歼10C战机,先进性能足以与印度购买的法国阵风匹敌。在巴基斯坦举行的阅兵式上,出现了多种中国装备。中巴关系牢固可见一斑。

俄乌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死敌,竟然因为都支持俄罗斯而惺惺相惜。

中阿会谈中,阿塔表示向中国保证,会解决中国的“所有关切”。

2021年8月,美国狼狈败走阿富汗。原本预计阿塔要两年才能统一全国,实际上阿塔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建国大业。足见美国在阿富汗不得民心。更可耻的是,阿富汗前政府存在美国的140亿美元,被美国冻结,冻结后如今又公开抢走了70亿美元,理由是赔偿911受难者。

2011年美国入侵叙利亚之后,几乎每天都在掠夺叙利亚的粮食、石油、矿产等资源。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美国在叙东北部地区大肆盗采石油,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美军护送运输车辆将石油送至伊拉克库尔德,通过中介以每桶35到40美元的价格在黑市出售,每月销量高达300万桶。这些钱都被美军瓜分了。

多年以来,美国的强盗行径已经赤裸裸不再掩饰。关键就是因为美国军事强大,美元霸权,世界各国敢怒而不敢言。

尼泊尔前不久因为和美国的协议引起国内民众抗议,也引起中国舆论的不满。

2月27日,尼泊尔议会批准了与美国签署的极具争议的“千年挑战计划”协议(MCC)。由于多个政党质疑这些条款侵犯尼泊尔主权,因此该协议此前一直没有得到议会批准。尼泊尔社会深恐被美国拉入军事性联盟,因此对该协议表示强烈反对。尼政府对美国MCC理事会提交“解释性声明”,宣称该协议不会损害尼泊尔主权。

本次中尼会谈,肯定在相当程度上会稳住尼泊尔,避免成为美国利用的工具。事实上,哪个国家被美国利用,基本上都离内乱和倒台不远了。

中印自从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双方关系一直处于拧巴状态之中。实际上,印度就是犯下了重大的战略错误,才跟着美国一起反华。

对于中国而言,印度根本不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印度这个国家,人多,超脱生死,恒河水随便喝,期待来生去极乐世界。中国与印度对耗,毫无战略收益。即便在一场战争中击败印度,印度就算是投降甚至请求中国统治,中国恐怕也不愿背上十四亿印度人的包袱。

其实,不只是中国,包括英国这个印度曾经的宗主国,也不可能接受印度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人太多了,乌央乌央,到哪个国家都是巨大的冲击和灾难。如果英美统治印度,第一要求就是要把印度人口降低到一亿人。

同样的假设,放在中国身上和印度一样!那些一天到晚做梦美国统治的傻白甜们,恐怕不知道自己在人家眼里就是化肥!

既然如此,能利用俄罗斯安抚住印度,不给中国添乱,就是最佳状态了。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确实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排斥。

在冬奥会开幕式时,普京访华,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发布了联合声明。当时美国刚刚在哈萨克斯坦推动了一场失败的颜色革命。

中俄两国联合声明中,除了对彼此核心利益核心利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维护态度,还有一个新的动向。

中俄明确表态:反对外部势力破坏两国共同周边地区安全和稳定,反对外部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反对“颜色革命”,将加强在上述领域的协作。

不仅是反对外部势力在中俄周边干坏事,而且要加强协作,共同应对!

对于美国来说,必须不停地在亚欧大陆中间的不稳定弧地带,制造战争和冲突,使亚欧大陆在物理空间上永远处于割裂和混乱状态。

这样有利于发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离岸平衡战略,也有利于扮演好搅屎棍的角色。

因此,中俄联手,稳定中亚各国,稳定阿富汗局势,有利于周边所有国家的和平稳定。

在这个合理的诉求下,印度的立场将成为关键。

中俄表态反对在亚太地区构建封闭的结盟体系、制造阵营对抗,高度警惕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对本地区和平稳定造成的消极影响。

如果印度能够在俄罗斯的说服下改弦易辙,不再跟着美国摇旗呐喊掣肘中国,那中国将可以全力应对太平洋方向上的战略威胁。

四、中俄伊印巴阿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一直奉行软硬两手战略。

硬就是军事打击,对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等没有抵抗能力的国家直接出兵攻击或者占领。

软,就是制裁和颜色革命。制裁和颜色革命往往是一体两面,共同发动,通过制裁引发对手国内矛盾,然后利用内应策动颜色革命。如果无法策动颜色革命,那就通过制裁持续削弱敌人,最终实现绝对的军事优势,再次将战争作为第一选项列入计划。

面对美国的绑架和荼毒,面对俄罗斯的断然反击,欧盟束手无策!

欧洲目前的状态,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同时还呈现了明显的肌无力症状。

欧洲已经习惯了享受美国的绑架和庇护,习惯了高福利养尊处优的生活,很难再披荆斩棘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肌无力症状的根本原因。

面对美国的压力,伊朗亟需中俄这样的强国提供军事保护和技术支持,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伊拉克灭国的命运!

2021年3月27日,中国和伊朗正式签署一项为期25年的协议,其中包括政治、战略和经济合作。合作规模高达4000亿美元!包括购买石油、油田开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安全领域的合作。

中国和伊朗的合作将使用人民币和它货币,不使用美元。

俄罗斯对于伊朗的合作主要是军事领域。

在反对美国霸权的立场上,中俄伊立场惊人的一致。

在中国力量向西发展,俄罗斯向南发展,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连成一片。如今,印度幡然悔悟,或许也会加入其中。

原本世界各国畏惧美国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军事上会被美国欺凌;二是经济上离不开美国和西方的市场和援助。

俄乌战争对于美欧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冲击,不仅是现实层面的动荡,还有世界各国思想上的冲击。

许多国家发现,冷战结束后,美国为所欲为的三十年已经结束了。如今,俄罗斯的军事出击,中国的经济带动,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反霸的阵营中来了。

全球战略博弈,东方反霸阵营高歌猛进,前路一片光明!

太阳在东方升起,世界曙光已现。

俄乌战争不会很快结束,和平谈判都只是普京障眼法

原创 云石2022-03-30云阿云智库•三战风云•俄乌战争

导读:总而言之,俄罗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给欧洲大放血——不管是俄罗斯自己出手放,还是创造条件给美国人放,甚至让中国人浑水摸鱼放,反正谁都可以占便宜,但欧洲必须大出血才行——毕竟美国多年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操控太厉害,除非让欧洲人感到切肤之痛,否则不可能觉醒。

参加俄乌新一轮谈判的俄国防部副部长福明在3月29日对媒体说,有关准备乌克兰中立和无核地位的协议以及向乌提供安全保障的谈判正在付诸实践,考虑到今天谈判中讨论的原则,为增加互信并为进一步谈判和实现最终目标创造必要条件,俄国防部决定大幅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活动。

这则消息被外界视作和平曙光,欧洲股市也因此大涨。但俄乌战争,真的快结束了吗?

我觉得未必。在我看来,俄乌战争,现在还远未达到可以结束的条件,所谓的谈判,不过是普京的障眼法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们从战争本身来分析。

这场战争,普京针对乌克兰的诉求是很明确的:就是中立化、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以及承认克里米亚归俄,以及顿巴斯地区独立。

中立化,这个乌克兰政府答应问题不大——就现在这局面,想进北约也进不去;但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这个现在看来乌克兰政府还是有难度的——无论是新纳粹,还是乌军方,都不是现在的泽连斯基能够完全驾驭得了的。

而且,就算泽连斯基最后选择答应这两条,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问题,他也是万万不能签字点头的。这一个多月泽连斯基不停的夸张演戏,形象树的这么高,行情拉的那么满,不仅在乌克兰民众那里被视作国家民族守护者,在西方那里也普遍被当成抗俄英雄。这要是最后签字放弃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那简直就是一个大逆转,人设顷刻崩塌。

现在不光乌克兰,西方也是民粹泛滥,反俄情绪高涨——而这里面泽连斯基的骚操作和精彩表演功不可没,如果闹到最后泽连斯基人设崩了,那不仅乌克兰民众将其视为小人,连西方那里他也混不下去。到时候泽连斯基哪怕逃到西方,也未必能够安生——何况到时候西方也未必接受他的逃亡。而如果继续留在乌克兰,别说总统位置了,命都保不住——剩下的极端纳粹分子和民众肯定会将其视为叛徒,除之而后快。

所以泽连斯基根本不可能签这个字。而普京方面,他为这场战争都赌上了国运,如果连乌东和克里米亚的归属这种最基本的东西,都不能以法理的形式加以确定,他怎么可能就同意停战收手?

所以这就是个死结。现阶段根本无解。除非俄罗斯现在把新纳粹彻底清除干净,同时乌克兰的民心发生变化,都倾向于认同俄罗斯条件,否则泽连斯基绝对不敢签这个字。至于全民公投什么的,且不说有没有现实可操作性,就是现在的国情,在乌克兰民众普遍认为自己被俄罗斯入侵的大环境下,也肯定投不出俄罗斯想要的结果。

这是从乌克兰角度来说的。而从俄罗斯角度来说,它更不可能现在就结束战争:

这可以从俄乌战争本身,以及其与西方的博弈两个层面来说。

俄乌战争,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诉求是什么:中立、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现有地位被乌克兰承认。这些诉求要实现,归根结底还是要乌克兰民众认识到跟俄对抗的严重后果,脑筋转过这个弯来,不再盲从西方舆论的蛊惑——毕竟俄罗斯现在根本无力承担长期占领乌克兰的成本,所以只有逼他们自己转变认知,自己才能够达到这场行动的目的。

如果这些前提条件不实现,那就算普京逼泽连斯基签了字,又能有什么用?等俄军一撤走,不服气的民众,还有残余的纳粹势力,再加上美国,分分钟就把协议给撕毁,难不成俄军到时候再来一次特别军事行动?

而现在,这些条件实现了吗?明显还没有!民众的反俄情绪和所谓爱国主义情怀依然还在高潮;乌克兰的纳粹影响力也没有完全清楚,军队主力也还没投降,泽连斯基和西方还在不停的给他们打鸡血。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乌克兰国情,明显还不具备实现俄罗斯战略目的的基础!

所以只有继续耗。反正战场是在乌克兰又不是在俄罗斯。继续打下去,乌克兰经济越来越崩溃,粮食越来越短缺,民众渡过了最初的精神亢奋,被绵绵不休的战争拖的麻木,拖的精疲力竭陷,情绪被没有尽头的恐慌和窘迫所主导,这种情况下,他们才能冷静下来,理性的思考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能理性的看待俄罗斯这个曾经的同胞兄弟。届时俄罗斯再进一步释放善意,比如发点粮食,帮他们恢复下生产什么的,施点小恩小惠,就能获得他们的好感,最终心态转变,真心的想跟俄罗斯和睦共处。

到那时候,结束战争的条件才真正成熟。完成了思想涅槃和认知转变的乌克兰民众,会主动要求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如果泽连斯基到时候还不敢签的话,那俄罗斯再把2014年被颜色革命推翻的亚努科维奇派回来组建临时政府,或者组织全民公投,也能获得民众认可。这时候签的协议,才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长期巩固,才能避免俄军一走,乌克兰又故态复萌的情况出现。

对乌克兰是如此;对西方,其实也是同样的逻辑也是差不多的。

这次俄罗斯挑起战争,算是赌上了自己的国运,也彻底跟西方撕破了脸,招致西方最疯狂的制裁。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普京求的,肯定不只是乌克兰中立这么简单。而是要以此为契,打破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围堵和慢性剿杀。

而现在结束战争,普京能达到这个目的吗?当然不能,不仅不能,反而会损失惨重。且不说西方不会因为战争本身的结束,就放弃对俄的全方位制裁。就算真放弃了又怎么样?俄罗斯这么一闹,欧洲恐俄情绪大增,不仅被迫寻求美国保护,进而被美国控制的更深;而且连欧俄唯一的战略合作纽带——能源,也会因此而彻底完蛋。接下来欧洲肯定会拼命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光伏、核电、美国液化天然气甚至煤炭发电等等,以前觉得贵、不环保、技术不成熟、风险大什么的,在现在这个恐俄大环境下都不再是问题,咬着牙也得上。这样最多再过五六年,欧俄战略缓和的最后纽带和抓手就将不复存在,而普京那时候也进入了暮年,俄罗斯再无强人接班,面对美欧疯狂剿杀,俄罗斯二次解体就真的很难避免了。

所以普京不可能现在就结束战争。在之前的文章中,云石君已经说过了,欧洲是这次普京打破西方围剿的突破口,他要通过给欧洲疯狂放血,让欧洲感到彻骨的痛,用这种无法承受的痛苦,逼他们醒悟过来,摆脱美国一直以来的政治渗透和意识形态操控。

跟俄罗斯敌对,其实明显不符合欧洲利益,对欧洲自身来说也没有必要——现在的俄罗斯,其实根本就没有威胁欧洲的能力和欲望。只不过以前欧洲被美国捆绑,沦为美国的棋子,所以才把自己和俄罗斯都逼到了墙角。一旦欧洲摆脱美国控制,能够以自身利益出发做决策,那所以双方战略缓和就可以实现。而失去了欧洲这个抓手,美国再想围堵封锁俄罗斯,就基本上不可能了。

总而言之,俄罗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给欧洲大放血——不管是俄罗斯自己出手放,还是创造条件给美国人放,甚至让中国人浑水摸鱼放,反正谁都可以占便宜,但欧洲必须大出血才行——毕竟美国多年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操控太厉害,除非让欧洲人感到切肤之痛,否则不可能觉醒。

而乌克兰战争,就是放欧洲血的最好抓手:随便一打,欧洲股市就要崩,民众就要恐慌、资本就要外流——这是金融危机;打的热闹点,难民就要往欧洲跑——这是难民危机;打的乌克兰这个大粮仓,以及俄罗斯自身没法向欧洲供粮——这又是粮食危机;打的双方互相制裁,俄罗斯不供气供油——这又是能源危机。反正只要乌克兰这个抓手在,欧洲的血管子就被俄罗斯捏在手里,想啥时候放,就啥时候放,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当然,放血也是有讲究的。毕竟欧洲对俄罗斯心理歧视惯了,所以一开始放,他们不仅不会屈服,还会因此增加对俄罗斯的反感和愤怒,并在美国的绑架下,对俄罗斯举起制裁大棒;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他们发现制裁不能逼俄罗斯屈服,反而让自己陷入越来越大的困境,这时候他们如果不想坐以待毙,持续失血至死,就必然会寻求跟俄罗斯妥协。

但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前面说了——俄罗斯这次赌上了国运,跟西方也彻底闹掰。如果这次不把欧洲从美国手上剥离出来,未来后患无穷。所以俄罗斯但凡还能撑得下去,肯定会逼欧洲跟美国闹掰——只有欧洲跟美国闹掰,摆脱美国钳制,接下来的欧俄缓和才具有长期稳固性;否则阶段性的妥协,反而会成为增强欧洲对俄恐惧,加强欧美捆绑,推动欧洲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的缓兵之计。

只要俄罗斯打这个主意,那欧洲就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逼俄罗斯屈服,要么跟美国闹掰。只要俄罗斯能挺住,那欧洲最后如果还想混下去,就只能选择跟美国闹掰。

当然,这条路不容易。毕竟欧洲被美国渗透的如此之深,就算要逼它跟美国闹掰,也不可能这么快——现在还处在欧洲追随美国,想逼俄罗斯妥协的阶段。俄罗斯必须要继续给欧洲放血,让欧洲受不了,内部矛盾大爆发,这样才能逼欧洲本土势力与亲美政治买办摊牌;逼欧洲民众因为物质窘迫而认知觉醒,摆脱美国的意识形态控制,逼欧洲人彻底转过这个弯——就像俄罗斯试图在乌克兰做的那样。

这种情况下,如果就此停战,放弃乌克兰这个给欧洲放血的重要抓手,那普京岂不是半途而废,自毁长城?没有伤筋动骨,认识也没有转过弯的欧洲一旦逃过此劫,不仅不会跟俄罗斯真心和解,反而会因为心有余悸,而加深与美国捆绑,加速与俄罗斯的能源脱钩,那普京就彻底弄巧成拙!

搞清楚了这层逻辑,我们就知道,俄罗斯现在是不可能停战的。不管是基于压服乌克兰这个小目标,还是逼欧美分家这个大目标,俄乌战争的继续,对俄罗斯来说,都是必须的。通过战争给乌克兰放血,逼乌克兰人改变认知;通过战争给欧洲放血,逼欧洲人改变认知,普京要实现的目的,都离不开战争这个抓手——而这场战争又是恃强凌弱,战场也在乌克兰,对俄罗斯直接损失并不大,这种情况下,换你是普京,你会轻易就把这个大杀器给弃掉?

当然,战争是不会停的。但谈判还是要谈的。谈不谈的拢是一回事,谈不谈是另一回事。谈判本身就是一种姿态,表明俄罗斯的态度,即他是有诚意跟乌克兰和欧洲和解的。而俄罗斯的这个姿态,就是对乌克兰和欧洲的一种诱惑。现在的乌克兰人和欧洲人,可能因为不服气,不爽等等,不愿意接受俄罗斯的条件,所以不正视俄罗斯的利益诉求;但如果后面情况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多的人受不了糟糕的现实处境,这时候这些人再看俄罗斯的谈判条件和诚意,态度和观感就会发生变化——他们会逐渐倾向于跟俄罗斯媾和,而对那些顽固反俄的亲美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分子愈发反感。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突破一个临界点,脱美和俄就会成为潮流,俄罗斯再趁机释放善意,最后达成自己战略目标的可能性,就会因此大的多。

当然,这只是基于俄罗斯战略利益而做的逻辑分析。最后能否如普京所愿,现在尚未可知。但不管最后普京是胜是败,但就目前而言,俄罗斯绝对没有停止战争的理由——毕竟,这次俄罗斯赌上了国运,普京赌上了政治生命!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泽连斯基简简单单服个软,那是绝对不可能满足普京的胃口的!

光一个乌克兰不值这个价;泽连斯基,更不值!

俄乌谈判桌上的4大关键点

原创 虚声 虚声 2022-03-30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谈判桌恰好是流血与不流血的交叉点,其优点和缺点都很鲜明。

优点就是,各方都可以宣称自己胜利,对方认怂。

缺点则是,战场上没有决出的结果,谈判桌通常也谈不出来。

俄乌这轮土耳其和谈,据说双方都已经有所妥协。

俄罗斯此前的谈判要求一共6条:

1、永不加入北约、永远保持中立;

2、将俄语列入官方语言;

3、去“纳粹化”和极端主义;

4、去军事化,完全放弃进攻型武器和军队;

5、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

6、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领土。

如果这6条全部实现,相当于让乌克兰举手投降且割地赔款。但鉴于过去一个多月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进攻并不顺利,想要实现这6条已经不可能。

同理,乌克兰也宣布主权问题不容践踏,会索要自己的全部领土。但即便有北约支持,乌克兰也很难凭武力从俄罗斯手里夺回领土。

那么这轮土耳其谈判双方如何妥协呢?

目前传出来的声音比较杂乱,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说辞。当然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俄乌战场错综复杂,而且还涉及到欧盟和北约的利益,想要一两次谈清楚也不现实。但从各方透露出的消息看,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1点,中立问题

俄罗斯透露的消息,乌克兰希望获得中立、不结盟和无核地位,拒绝生产和部署所有类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化学和细菌武器,并不在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和部署外国军队。乌克兰放弃加入任何军事联盟,但俄罗斯表示,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乌克兰方透露出的消息,中立没有问题,也可以不加入北约啥的。但是由于“加入北约”已经写入乌克兰宪法,如果要修改宪法,需要全民公投。

——从这点看,乌克兰妥协了。

但乌克兰的妥协有前提,就是“全民公投”。这个变数就很大。

首先要公投,需要先结束战争。一边与俄罗斯干仗,一边搞中立公投,显然不现实。

要结束战争就需要和俄罗斯谈妥,让俄罗斯撤军。

而俄罗斯撤军结束的前提,是要乌克兰答应“中立”。

所以乌克兰的这个妥协,也非常麻烦。

第2点,安全问题

之前俄罗斯已经表示,第一阶段战略目标达成,第二阶段的重心是顿巴斯地区。

然后这轮谈判时,俄罗斯又表示,会减少基辅方向的军事活动,也算给乌克兰一个小台阶下。当然降低军事活动频率,并不表示要撤军。

乌克兰关心的是自身安全,希望建立一个国际机制来保障国家安全,其内容“类似于北约的第五条款”。

具体实践方式就是寻找担保国对乌克兰进行安全担保。乌克兰首先将安理会五常(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俄罗斯)视为安全保障国,另外还与德国、加拿大、波兰、以色列、土耳其等国讨论此事(“油管五常”之二的东方大国印度与韩国没获得邀请,可能会感到有点受伤)。

一旦乌克兰遭到袭击,首先各担保国要进行3天的磋商,此后必须要对乌克兰给予援助,实施军事保护。

——如果这个担保国方案能成功,将影响巨大:

首先,乌克兰的国防就能省一大笔钱。

其次,其他敏感地区的国家,可以采取类似的安全方案。

比方说伊朗和美国的扯皮,也可以采取类似方案解决,然后对国际油价比较有利。

再比方说朝鲜和美国的事儿,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案,然后朝鲜可以改革开放融入国际大家庭。

第3点,领土问题

回头看俄罗斯之前提到的6点要求,其实前面4点都是障眼法,核心是最后2点,即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

现在最难的仍然是领土归属。

关于克里米亚问题,流传出一种方案:克里米亚停火15年(在此期间各方谈判,不使用军事力量解决问题)。

——其实就是暂时搁置,不讨论。

从俄罗斯角度来说,现阶段要想让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俄,只有对乌克兰完成军事占领、扶持傀儡政府才有可能达到。目前看显然不可能。

从乌克兰角度来说,现阶段除非军事上有能力干掉俄罗斯,否则很难拿回克里米亚。很显然,乌克兰也办不到。

那么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也不失为一种妥协方案。

另外就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问题。

俄乌战争就是由这两个地方引起的,要想在土耳其谈明白似乎也不可能。所以流传出来的消息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地位问题将由泽连斯基和普京亲自讨论。

从泽连斯基的角度来说,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不可能。

从普京的角度来说,让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回归也不可能。

最后的折中方案可能是东乌以加盟国的方式和乌克兰组成联盟,但俄罗斯为其提供安全担保。

第4点,未来问题

俄罗斯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因为欧盟理论上来说是经济同盟,能进去相当于加入富人俱乐部。

土耳其虽然是北约成员,但一直想加入欧盟而不得。前不久埃尔多安还在呼吁欧盟,要公平对待所有申请者。如果挨一顿揍就能加入欧盟,土耳其估计也愿意。

如果乌克兰能加入欧盟,绝对是大利好。

对俄罗斯来说,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也有利于盘活亚速海与黑海沿岸的经济带,所以俄罗斯也愿意看到乌克兰加入欧盟。

但乌克兰最终能不能加入欧盟,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现在欧盟比较同情乌克兰,但那是建立在被俄罗斯进攻的前提下。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和解了,欧盟的同情心还能剩下多少,也是未知数。

小结

回头看下乌克兰的和谈方案,愿意当中立国、国防安全有保障、加入欧盟富豪圈,非常梦幻。如果这种梦想都能实现,乌克兰被俄罗斯这一通老拳揍得非常值得。

如果这种梦想都能实现,以后地球村吃瓜界再也无人调侃乌克兰政客无能,而是会竖起大拇指。

这种梦想能实现么?并不取决于乌克兰,而是取决于美英与欧盟。

美英好不容易才把俄乌这团火点燃,会轻易让其熄灭?概率不大。美英只需要坚持和谈前提必须保证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和谈基本就搞不下去。

所以接下来的局势,大概率是俄罗斯守住东乌资源带,乌克兰时不时去骚扰,不爽时就真刀真枪干一仗,干爽了就口水战。


2022-3-31点击数/观注度 4754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