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疫战争专题(五):上海问题是政治站位问题
云阿云智库•生物战争•上海抗疫战争专题
编者按:上海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是上海在政治站位方面出现了大问题。自从新冠病毒出现以来,防疫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或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政治问题,中国防疫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方案,这套方案的核心是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政治宗旨,所有偏离这一政治宗旨的做法都是没有与中央保持一致,都是政治站位出现了大问题。全文3.5万余字。
上海防疫的关键是要解决政治站位问题!
原创 李光满2022-04-07云阿云智库•上海抗疫战争专题
今天写个短文,谈谈上海的防疫问题。
今天公布的上海感染病毒的人数接近两万,累计感染超过10万人,全面破防。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孙副总理赴上海采取有力措施,不是从全国各地调集3.8万名支援力量,不是解放军赶赴上海支援,不是江苏等地提供大量供上海感染者和密接者隔离的场所,上海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这里我们不拿美国、英国、欧盟各国、日本、韩国的数据对比,仅以香港第五波疫情至今的数据对比。香港700多万人口,已累计超过116万人感染,累计死亡8136人。上海人口大约2500万,如果按香港一样破防躺平,会有多少人感染、多少人死亡,我想大家都能算清。
上海这波疫情不仅在本地爆发,而且由于没有及时封城造成了对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疫情输出,如果不是各省市及时严密防控,很可能会随着上海的躺平而形成全国躺平的状态,新冠疫情在全国的大破防将不可避免,中国也将不得不像西方一样放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疫宗旨,被迫选择躺平和放开,一场十分可怕的场景也将随之出现,即将取得抗疫重大胜利的中国也不得不像美国一样全面放弃防控,让病毒夺去无数鲜活的生命。
现在对感染新冠病毒的后遗症仍缺乏深入研究,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哪怕是转阴了痊愈了,也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在对感染新冠者的后遗症有更多研究之前,贸然躺平放开,让无数国人感染,是一种对人民极不负责的行为。
上海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是上海在政治站位方面出现了大问题。自从新冠病毒出现以来,防疫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或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政治问题,中国防疫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方案,这套方案的核心是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政治宗旨,所有偏离这一政治宗旨的做法都是没有与中央保持一致,都是政治站位出现了大问题。
这里的核心是,全国防疫是一盘棋,是一个大局,无论是上海还是其他地方都是这个大局的局部,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地方必须服从中央,这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如何研判病毒的毒性、采取什么样的防控策略和方式、需不需要开放、如何开放、什么时候开放,其决策权在中央,而不在地方。
很长时间以来,上海就有一种舆论声音,宣传新冠变异病毒是大号流感、死亡率很低很低、在全世界都开放以后中国将被孤立、中国承受不起关闭国门带来的经济损失等等论调,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观点与中央精神严重不一致的文章能网上大行其道,甚至在中央官媒的网站上转发,给人一种其人其观点代表了中央精神的印象。
大量事实表明,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疫情,从病毒的出现到传播,到从美国引进所谓的特效药,都充满诸多诡异之处。最近俄罗斯从乌克兰搜集到大量美国在全球各地建立生物实验室、大量研制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各种致命性生物病毒、以乌克兰人作生物病毒活体试验的证据,而美国一直企图嫁祸于中国,要对中国进行病毒溯源并对中国提出巨额索赔。
很显然这是一场具有生物战性质的战争,也是一场企图通过对中国传播病毒以达到毒杀中国人生命、搞垮中国经济、搞乱中国社会的政治战争。如何应对这场疫情,显然不仅仅是科学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因此我认为上海在这场疫情的防控问题上出现了政治站位问题,一是没有跟中央在疫情防控这一政治问题上保持一致,二是放弃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正是因为政治站位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上海在防疫策略、防疫方式、防疫手段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才最终导致上海疫情破防。
对上海来说,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政治站位问题不解决,虽然短期防控在中央强力指挥下可以出现好转,但长期看仍会出问题。
只要政治站位问题解决了,只要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凭上海的经济实力和医疗实力,凭上海人民的素质,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并再次向中央和全国及上海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看到上海仍然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情怀的国际大都市。
思想打折是本轮疫情的真正根源!
原创 徐吉军2022-04-07 云阿云智库•上海抗疫战争专题
作者:徐吉军 公众号:汉唐光辉
近日,由上海溢出的疫情已经波及到全国各地,多个省市因为上海核酸阳性人员抵达后不遵守防疫规定,被迫全城停摆,进行核酸筛查。
4月6日,从上海抵达杭州的一对母女,彻底扰乱了杭州防疫部署。
这对母女行程不合常理,动机极为可疑,有关部门不能简单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进行惩处,而是有必要深挖背后有没有黑手!
我们不妨看一下事件过程:
4月5日早4时从上海出发,在人工窗口购买车票。两人声称手机丢失,无健康码、行程码,借用上海南站核酸检测人员的手机取得了绿码,顺利上车。
抵达杭州后,这对母女依然声称手机丢失,没有健康码与行程码,在杭州站填写了承诺书就顺利出站了。
监控视频显示,这对母女一离开车站安检点,核酸阳性的女儿立即摘了口罩。然后两个人就一直在马不停蹄的尽可能多的去杭州人多的地方。
7时31分进入城站广场平价超市,
7时37分进入城站广场世纪华联超市,
10时09分进入1号线城站地铁站,经近江地铁站转4号线至江锦路地铁站,于11时12分出站,
11时17分进入杭州万象城(上城区富春路),
11时40分-21时在杭州来福士中心(上城区新业路)。
杭州医护耗费了一天的时间,找到了这对母女。阳性的女儿依然戴口罩,一脸笑意,显得非常开心。
杭州事件之前,福建省莆田市曾某,3月15日前往上海市,3月25日开始咳嗽、流涕;3月27日在上海某医院核酸检测初筛阳性;3月28日上午接到上海相关单位通知核酸复查;但他拒不配合,在明知可能已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下,于28日上午购票乘D3205次动车离开上海到达莆田动车站,后乘坐网约车回家。
关于上海核酸阳性人员抵达各重要城市后,有意前往商场、景区等人多场合的报道已经多次见诸报端。有舆论认为,不排除其中有人被收买后有意传毒,或者有人就是报复社会。
这种扭曲行为并不鲜见,在香港疫情中舆论已经披露多起,乱港分子鼓动阳性人员主动传毒。
令人费解的是,3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发布通告,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遵循“非必要不来沪、非必要不离沪,离沪时需持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的原则。
既然一周前刚刚公布了如此严格的措施,那诸多阳性人员是如何在确诊阳性后顺利上车离开的呢?没有行程码健康码更谈不上核酸检测报告,照样顺利离开,可见防疫规定在执行层面形同虚设!
这些事件,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公愤,也不仅让人质疑:上海防疫措施到底是如何落实的?
客观评估,上海疫情的爆发和溢出,其实最根本的问题不是缺乏防疫能力和防疫手段,而是思想上打了折扣,对防疫心存侥幸,甚至颇有抵触之意。
从2020年开始,诸多媒体沉醉于包装张网红,不断向外散步“共存论”,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上海市民的思维,大幅度降低了人们对病毒的防范意识。
关于这一点,在张网红嘴里美其名曰:降低对病毒的恐惧心理。
有些人心理上对病毒毫无畏惧,自然就不愿采取防疫措施,不愿遵守防疫规定,甚至看到别人遵守防疫规定还心存不满。至今依然有人心存侥幸,与中央“动态清零”的决策唱对台戏,继续试图倒逼整个中国与病毒共存。这些人完全缺乏战争意识,满脑子和平幻想,根本看不到美英与病毒共存之后的严重后果。
事实已经证明,坚持动态清零,坚持中国式防疫,就是实现经济发展最好的保障。两年半以来,世界主要强国因为新冠疫情防控不力,正在逐渐改变实力对比。面对美英防疫带来的重大损失和一团乱局,中国在新冠疫情以来,总体上占据优势。
但是,在网红专家的蛊惑下,从2020年疫情防控一开始,就有人质疑中国的防疫措施影响经济发展,抵制隔离封锁切断病毒传播链的措施。
正是舆论战线对于此类言论没有抱有足够的警惕,反而是以言论自由的名义任其发展,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一大批干部群众,主观上不愿配合防疫措施。
舆论战线的松动,带来思想战线的动摇,引发防疫战线的漏洞。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逻辑链条。
事实上,奥密克戎虽然传播力超强,但绝不是无法防范。
汉唐的切身体会是,健康人员防范新冠病毒最有效的办法是出门戴口罩!只要坚持戴口罩,基本可以防止绝大部分感染。这是北京成功防疫的最重要经验。目前来看,戴口罩这个规定,北京执行的最坚决,落实的最到位。
与北京相反,上海在执行防疫规定时,长期流于形式。从2021年下半年,汉唐就陆续听到消息,上海进出自由,根本不查验行程码健康码,很多人在公共场合不戴口罩。当时汉唐就曾断言,上海这样防疫是要出大事的!
目前全国各地积极驰援上海,捍卫中华,但上海本地防疫的主观能动性有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多方面的信息来源证实不容乐观!
疫情爆发以来的乱象证明,上海不仅执行防疫规定流于形式,而且对于疫情爆发基本没有准备预案,人员物资流程机制几乎都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一点,与其号称中国第一城市的地位非常不相称。上海防疫的种种乱象,与深圳市一周停摆就控制住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上海从开始就坚持认真落实防疫措施,从开始就对核酸阳性人员做好隔离管理,疫情绝对不会走到今天,更不会蔓延到全国各地。
思想上打折扣,是本轮疫情的真正根源。
行动步调缺乏看齐意识,就会犯错误。
关键时候掉链子,就是对党不忠诚;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执行不彻底,就是彻底不执行!
这些话,有些人该好好体会体会了!
十五年前,沪上219天
原创 欧洲金靴2022-04-07 云阿云智库•政界
导读:特别是在今天回望十五年前那「七个月」的“铸魂之旅”,更加让人在当下望闻沪上抗疫的混乱时尤为唏嘘。2007年3月22日,他来到上海,这是他从政履历中第三个「坐镇主政」的省级地方(福建、浙江、上海)。但沪上,显然不同寻常。用时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朱纪华的话则是:“他是受命于上海的危难之际啊。”
文 / 欧洲金靴
这段时间,谈上海谈了许多,人们惊异于上海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与全国在某些维度、某些层面、某些领域产生了“脱钩”和“节奏倒灌”,不论是历史性的还是阶段性的,这种现象都颇为遗憾。
但其实,上海曾经在十五年前打下过坚实的政治基础,像一针强心剂,曾向上海改革开放历程注入了迟来的政治能量。
而后人如何消化与延续,则恐怕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历史话题。
特别是在今天回望十五年前那「七个月」的“铸魂之旅”,更加让人在当下望闻沪上抗疫的混乱时尤为唏嘘。
1
2007年3月22日,他来到上海,这是他从政履历中第三个「坐镇主政」的省级地方(福建、浙江、上海)。
但沪上,显然不同寻常。
官方后来对这段履历的概述是:“他是在特殊时期担任上海市委主要领导的,搞调研、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谋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工作举措,为上海发展明确目标、指引方向,迅速扭转了当时上海的被动局面,充分展示了高超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突出的政治驾驭能力。”
用时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朱纪华的话则是:“他是受命于上海的危难之际啊。”
2006年夏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
对于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而言,一把手出了问题,引起的政治震动是不言而喻的。
2006年底至2007年初,上海市上百名干部协助调查、配合谈话,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选择了他来到上海任职。
2007年3月22日,受组织委派,时任上海市委组织部长沈红光同志去往到杭州迎接。
那一天,当上海一行人来到浙江省委大院,远远得就看到院子里里外外围着很多人,都是专程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的干部群众。
一些群众甚至眼含热泪,不舍这位五年来为了浙江付尽心血的省委书记。
上车后,他一路上问着红光同志关于上海的情况,方方面面让红光同志感受到他功课做得充足、资料准备得完善。
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工作,从赴任途中的这辆车上就已然开始了。
那个阶段上海的情况确实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外界有人形容上海这座“码头”的“水”很深,“初来乍到”、“毫无上海根基”的他能否在这个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国际大都市站稳脚跟,非常令国内外侧目……
陈良宇案的发生对上海市委的权威和干部思想冲击实在过大,且案件彼时还在进一步调查和审理中,原计划当年5月要召开市第九次党代会便更显得时间紧、任务重。
然而,第一次在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的他,其讲话就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迅速打消了部分同志的疑虑。
一是为人谦和。虽是首次亮相讲话,但非常朴实:“中央调我到上海来工作,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
二是沉稳笃定。他在讲话中表示:“到上海来工作就是要当好公仆,尽力为上海人民多办实事、好事。”
履新不到一周,3月30日下午,他就带领着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的韩正同志等市领导班子,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二大会址,且要求“如要报道,用‘瞻仰’,而非‘参观’。”
2
履新一地便去往当地的红色遗址进行瞻仰、自我洗礼,这是他从政生涯的习惯。
从主政正定时去了西柏坡,这种习惯就一直延续。
1982年在正定为政时,他甚至还带领班子千里迢迢去到江西井冈山,告诫领导班子不要忘记党的革命历史。
而此番来到上海也是在七个月里几乎跑遍了上海市的所有红色场馆,尤其是在虹口区调研时坚持抽空瞻仰中共四大会址,其时格外令人称道。
3月30日赴任上海后的那次首次瞻仰一大会址,他又在馆里留下了诸多警句:
这里是工人阶级的发祥地,是革命传统的起点。
要秉公用权、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这是上海的骄傲;我们有幸在上海工作,既感到十分光荣,更倍感责任重大。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
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判断标准,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要大兴学习之风,要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
在董必武“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的题词前面,他驻足思考良久。
根据时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王战同志的回忆,他曾有一次和王战等市委同志们感慨:“我工作过的地方都有革命根据地或纪念地,陕西有延安,河北有西柏坡,福建有闽西苏区,浙江有嘉兴南湖,上海有一大会址,还是二大、四大召开地………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是党最重要的执政基础,回到党的诞生地重温辉煌历史的起点,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能对脚下的路更加敬畏。
正是基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考虑,十年后,2017年党的十九大一俟闭幕,他又带领着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
回望来时路,是为了坚定前行路。
3
2007年5月24日,上海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在那份他亲力亲为参与完成的报告中,他庄重向上海各界指出:“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注重郊区农村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在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上走在前列。”
事实上,当时上海市在统筹发展三农问题、帮扶农村贫困人口的工作上,给他这个“外来汉”、也是一位“老农人”造成的阻力非常大。
这里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第三产业最发达的地域,遍布着盘根错节的“网络”,完全不同于年轻时他在陕西梁家河插队、带领老乡们浩浩荡荡耕田凿池的“垂直”景观。
在市委内部,他和组织部的同志经过研究,认为上海完全有条件搞城乡结对帮扶、用党建促进新农村建设。
于是他首先找到市农委商量,农委表示愿意和组织部联手做这个利农惠农的事情。
那时候上海全市年均可支配收入在三十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一共有358个,他就带领发动市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心城区结对帮扶这些经济薄弱村。
可是,有些同志并不赞成他的观念,觉得“这应该是政府的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名不正言不顺。”
这种思维实质就是“党政分离”的另一个变种,所谓“政府工作得到放权,党委无需伸手过长”。
但是在他近三十年的从政经历中,“党领导一切”从来都是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尤其是帮扶贫困这样的生计大事,党组织必须参与领导,否则就是空壳工程。
其时,上海市委研究室内参《上海党建要报》刊发了开展结对帮扶的文章,他在读了以后,于2007年7月1日正式作出批示:“各级党组织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意义深远且初见成效。需要进一步努力,按照'以城促乡、以工补农、以企哺村’的方针,把工作做实做细,努力抓出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这个批示堪称一锤定音,强力革除了阻碍,使工作得到了有力推动,最终结果则是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7年8月9日,他在南汇区调研时指出:“破除二元结构,就是要把农村抓好,新农村建设这个战略任务一定要在上海得到体现,不能说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就轻农,就忽视农业,忽视‘三农’”、“投入上向‘三农’的倾斜力度要更加大一点,公共财政支出向‘三农’多拨一些。”
一个多月后的9月27日,他在上海市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只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坚强有力,农村的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中央和市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才能在农村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各级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才能不断增强。”
从2007年起到现在,上海市的城乡结对帮扶工作就再也没有停过。
4
围绕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如何处理三个产业关系问题,他在上海主政期间专门召开过全市产业发展专题会。
从历史看,上海的产业结构曾经历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大调整,在他上任之前又刚刚提出“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而在专题会上,他在会议总结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三个产业要共同发展、融合发展。”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突破,以现实而论,作出这样的判断是非常超前和具有重要意义的。
事实证明,上海既不能放弃第二产业,也不能过于突出第二产业,三大产业应该共同发展、融合发展。
在以后的几次调研中,他同样十分关注上海第一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农业发展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发展精细化、现代化农业。”
对市政府分管这一工作的领导,他也不厌其烦地具体阐述自己的若干想法,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一是要建设一百个美丽乡村,二是要治理一百条农村河道,同时要求有关方面还要根据发展变化适时提出新的目标,不断向前推进。
重视三农工作,这是他一贯的底色。
由此,关注大都市底层深处隐藏的那些农民工群体的生活,同样深入他的内心。
赴任上海的第一个月,他就到基层社区去了解上海普通百姓的生活:向正在就医的居民询问“药费贵不贵”,走进智障人士工作的“阳光工厂”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来到偏远的崇明县与三峡移民交谈,在视察上海世博会园区时更是表示:“不仅要注重国计,更要关注民生,要让广大民众感受到世博带来的实惠。”
2007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时,上海市委宣传部计划请他到各个学校去看看,地点由他自己定。
上海市遍布着全国数量最多的中外合资学校、外侨学校、“贵族学校”,每一个校方背后都是一座微型的码头,也都在当时市委某些同志们的建议名册上。
然而,经过精挑细选,他最终选择的两个看望地都是困难群体的地方:一个是去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一个是到农民工子弟学校看望农民工的孩子们。
市儿童福利院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福利院,那时候生活着七百多名孤残儿童。
六一节那天,他走进低龄儿童护理室、儿童活动室、电脑图书室,详细询问孤残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或俯身抱起孩子,或耐心地看孩子们画画、表演唱歌跳舞、打乒乓球。
临别时,他与护理人员、老师们一一握手:“养育这些孤残孩子,要花费很多心血,你们辛苦了,我特别要向你们表示慰问。”
第二站在青浦区徐泾民主村民工子弟学校。
孩子们在操场上把他团团围住,他弯下腰询问:“你们到上海几年了?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来这里读书方不方便?成绩好不好?”
一连串的问题,孩子们争先回答,叽叽喳喳一片。
他对孩子们说:“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我十分惦记你们。你们要记住:你们的父母都是上海城市的建设者,为上海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你们的父母从家乡来到上海,工作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希望你们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不辜负国家的期望,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多作贡献,报答党和国家的关怀,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一节的看望之行结束后,他语重心长地对随行的市委同志说:“农民工为上海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我们这座城市要有宽广的胸怀、远见和爱心,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保证他们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现实层面看,上海市当时其实是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局面。
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公办学校接纳所有农民工子弟必然教育资源不够;而一些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又相对较差。
而在那次调研中,他给上海开出了方子:“今后农民工子弟在上海受教育,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为主。”
同时他还提出:“要加大市政府的投入,支持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一番话,制定了原则也回应了争论。
2007年之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上海市接受义务教育,踏上了社会主义的列车。
在陕北梁家河,在河北正定,他都是与最基层的农民、工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这一点我们向来不难感知。
一年后,他已是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在京城盛会筹备过程中,彼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豪华的场馆和城市翻新进程,他却两次前往鸟巢看望农民工队伍(2008年2月15日那次更是临时执意)。
在鸟巢,他留下了这样的话:“奥运场馆工程建设造就了一支思想和技术双过硬的工人队伍,参与奥运工程建设的五万多名工人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这是与场馆建设同样重要的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
十四年之后,北京冬奥会,又让河北保定阜平县的农村孩子们两次出场、代表中国演唱《奥林匹克圣歌》……
他从来没有变过。
5
谈及举办体育盛会,不得不提2007年的上海特奥会。
特奥会,即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专门为智能低下、言语不清的神经和精神障碍患者乃至生活不能自理的儿童和成人所举办的国际性体育运动竞赛活动,2007年由中国上海承办,被认为是北京奥运的预演。
对于他个人而言,更是大型世界盛会筹办能力的一次锤炼。
2007年6月7日,他第一次召开特奥会筹办专题会,并去了开幕式举办地上海体育场、闭幕式举办地江湾体育中心考察。
那晚,他还到了上海市残疾人阳光康复中心看望特殊群体,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
他要求:“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领导、整合各方资源,突出重点、细化各项工作预案,精心组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个月后,他再一次召开市委专题会议,听取开闭幕式准备情况汇报。
当时开幕式由中央电视台承办,央视节目部主任向他汇报开幕式方案。
在大家发表意见后,他作了讲话,首先肯定了方案:“这个方案好,好在符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体现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关心特殊人群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还说:“开幕式的设计有东方色彩,运用武术、红灯笼等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国文化理念。”
随后还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对于筹办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他指出:“参加特奥会的都是残障人士,必须每个人要配备一名志愿者来保障安全。而这样一来,安检的时间也势必要延长,所有的调试工作不能犯低级错误,从音响到灯光都要做到万无一失。”
最后他又嘱咐:“开幕式时间那么长,好几个小时,领导人们都可以到后台休息,但是观众怎么办?运动员怎么办?有人生病了怎么办?救护怎么办?尤其啊,有那么多的残障人士!一定要以人为本,多加考虑。”
可以说,此后北京举办的两届奥运盛会,几乎都能在这里看到「事无巨细」影子。
在听取了特奥会闭幕式方案的汇报时,他主张闭幕式和开幕式不能一样,要有闭幕式的特点:“我去过江湾体育中心,是个保护建筑,非常有特色,闭幕式一定要把场地的特色体现出来。”
他还特意提醒大家:“这是个老场地,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注意不要出问题。”
7月16日,他又召开专题会议,系统地听取特奥会筹办情况汇报,包括开闭幕式、安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志愿者工作等。
彩排时,他也亲自到现场察看,审查每一个环节。
根据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殷一璀的回忆,彩排时,他在台阶上来来回回地走动,从不同视角看演出效果,还要求再增加一些元素,比如气球、红领巾,这些都代表年轻运动员的朝气与希望,以及少先队员的精神面貌……
十五年后的北京,又是一场“特殊奥运会”,又是全世界残疾人士的体育大会,中国再次给予了世界满分答卷。
从北京,我们依稀能够看到十五年前上海的温度。
6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上海在中国仿佛是一座“特殊城市”的存在。
如开篇所言,诸多乱象在2022年的抗疫行动中毫无保留地撕下了过去华丽光鲜的外衣。
我在这里可以再放一个冷知识:在2007年之前,上海东方卫视作为上海地方官台,是不在晚上7点转播央视《新闻联播》的………
这种让人失语的闹剧,直到他2007年春天上任、整饬上海新闻舆论界之后,才得以扭转。
当时他在知道上海台的“独断专行”后,专门把市委宣传部领导找来,很认真地了解有关情况,当场提出要求:“东方卫视必须转!”
在此后的一次专题会上,他又非常严肃地再次强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不是代表中央电视台,而是代表中央的声音,东方卫视必须按时转播。”
从2007年开始,上海东方卫视每天晚上7点同步转播《新闻联播》,不再独立播放新闻节目。
2007年5月17日那天,他又专门去了上海的各新闻单位进行调研。
每到一家新闻单位都是一路走、一路听取汇报,详细察看展板上的特色报道,认真听取负责人的介绍。
他先走访了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和新华社上海分社,强调:“公开的新闻报道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同时也要做好内参工作,向中央充分反映上海的一些经验和情况,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
随后去看了上海的主流媒体——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新报业集团、东方网、文化广播新闻传媒集团,随后主持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他提出:“宣传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历来是各种思想交汇、各种文化激荡之地,上海宣传舆论工作备受瞩目、至关重要。”
并且,还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做假报道、不能说假话,同时应该认识到对于真实的事件也有积极与消极、善与恶、美与丑之分,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客观真实的报道中积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代表的正确价值取向,真正起到激浊扬清、匡正祛邪的作用。
他还提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需要处理好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一方面,我们的干部不要不喜欢听到批评,不要回避批评,要闻过则喜;另一方面,媒体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弘扬主旋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通过正面报道、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有效引导。”
在上海的宣传口,他留下了至今回闻都铿锵有力的声音:“一定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把上海的工作放在全局思考,确保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心系大众,善于宣传群众。”
只不过当他拂袖而去后,此后经年的光景则任由历史螺旋回转了。
7
全国人民都感叹于2012年十八大后党中央掀起的反腐狂潮,其力度、深度、广度沦为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但其实,早在他2007年主政上海期间,就曾经于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提出过一个极为现实的观点:“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们反腐败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一片净土,任何一名领导干部都没有天然的免疫力。”
这样一种在当时颇为惊人的辛辣论断,实质是点破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长久无法根治的“政治生态问题”,也揭示了“继续革命”的理论正确性。
在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听到“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誓言,但是在十五年前的旧日氛围下,他的许多判断是绝对“超前”甚至略显“不合群”的。
十五年前的上海,在干部管理中曾存在一些很不规范的任职问题,比如有的干部身兼两个身份,既保留党政干部身份,又是某个国企的高层;拿的是企业的高工资,退休时又回到公务员队伍——两边的好处都占了。
这种方法一度成为上海体制编制内安排干部的首选,许多兄弟省份竟然还来上海“取经”……
而他在调研中听到一些反映后,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明确要求干部管理不能“一干两制”、“权钱兼收”。
他直接指出:“要挣钱就不要想当官,要当党政领导干部就不要考虑挣钱。”
随后,上海市委组织部立即给全市干部发通知,要么留在企业,要么回归公务员队伍,二选一,必须作出选择。这个现象也得到了有效制止。
2007年4月17日在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上,他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什么是公仆、什么是权力、什么是考验,切实做到‘六个始终不能忘记’:一是始终不能忘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二是始终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始终不能忘记“两个务必”的要求,四是始终不能忘记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五是始终不能忘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六是始终不能忘记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品行和操守。”
根据时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冯小敏的回忆,他常对市委的同志们说,自己在浙江工作时跑遍了所有的县,也走遍了省委省政府所有部门,还拿从前毛主席时期的五七干校为例,认为有的机关部门干部就应该坚持往下走,应该到基层第一线去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
当时,他在上海推行的一个具体举措就是实行“三访三服务”工作。
“三访”,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党组织定期下访基层群众、基层党组织主动走访联系身边群众、党代表固定时间地点接访基层党员群众,如每月15日到党员服务中心接待来访;
“三服务”,就是领导干部牵头协调协同服务、街镇窗口接待服务、基层组织自助互助服务,并形成工作机制。
8
先抓反腐,再抓党建,这是那七个月里他重塑上海政治生态、净化上海政治空气的“两手抓”。
2007年4月17日下午,大雨,他去往静安区调研,第一站是江宁路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
看到他乘坐的面包车停下来,服务中心的同志立刻举着伞迎了上去,心想“这么大的雨,可别把书记淋着了”。
没想到他一下车,马上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伞:“我自己来,不忙不忙的…”
走进江宁路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他详细察看了党员活动室,问服务中心的负责同志:“有没有最近发展的新党员?一共发展了多少名?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的经费是否有保障?居委会的工作经费是否有保障?”
工作人员都一一作答。他说:“居委会的工作是我们党的基础工作,潜力很大,要做得更好。”
他还来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所在的淮安里居民区,走进居委会慰问工作人员,大家没想到市委书记竟然会来到这么个小街道来看望大家,都很激动。
他也一点大领导的架子都没有,和遇到的每个人握手,一边握还一边问大家待遇怎么样,工作压力大不大。
有一位姓徐的老阿姨领着他参观活动室,里面有编织组、象棋组、电脑组,许多社区居民在那里开展活动。
徐阿姨随手从桌上拿起一只棕色的编织牛,对他说:“书记,这个送给您留个纪念吧!”
他接过来对她说:“哦!我知道了,你是要我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
卢湾区(旧区名,2011年与黄浦区合并成立新的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当时是上海第一家提供“一口受理”服务的中心,他对这个点也很关注,曾先后三次专程考察调研。
有一次,他在1号柜台后台仔细查看了低保受理的二十四种情况,勉励大家要不断提高窗口服务水平,还特别关注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希望基层党组织抓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做得更好一些,使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比今天上海市在抗疫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反映出基层党建不力、党的领导不够深入的境况,实在让人扼腕。
后来,五里桥街道根据他的要求,在基层党建方面不断探索建立一系列新的机制与做法。
5月的党代会后,他主持起草了新一届上海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和加强自身建设意见,之后又带头起草了新一届市委工作规则。
时任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处处长的周蔚中回忆说,一般来讲,市委换届后,都要制订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和市委工作规则,但当时他特别提出要制订加强自身建设意见,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9
2007年8月3日,他到闸北区(旧区名,已与原静安区合并成新静安区)调研,计划去看中共中央局机关旧址。
当时闸北区发展相对落后,历史欠账比较多,闸北区个别群众得知市委书记要来,事先写了一封信,在路边等着递送。
待看到他来了,立刻就冲了上前去想把信交给他……
当时负责警卫的同志惊恐万分,奋力把群众挡在了外面,没有让他直接递交。
他转过头发现这个情况后非常生气:“你们干嘛?干嘛要这样?他是要送一封信给我,你们让他把信交给我!”
皱着眉头,他当场就把信收下,还对上访的群众说:“信我收到了,你放心,回去我会认真看的。”
上车以后,他严肃批评了工作人员:“群众知道我们来,要递一封信给我,这是非常正常的!难道要他们作假、夹道欢迎吗?我们应当把这种信收下来。这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以后对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引起注意。”
根据前文提到的朱纪华同志(还曾担任过市委督查室主任)的回忆,他到上海工作后,对督查工作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对工作要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定要充分发挥督查工作作用,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还把党组织关系放在市委督查室党支部,并定期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
2007年8月20日,他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市委督查室党支部组织生活,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同时和与会同志交流探讨。
在组织生活会上,他用生动的语言把督查工作的重点、方法、要求,讲得非常全面、清晰,并要求督查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抓好督促落实。
为了做到督查工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相关负责同志会每月向他汇报督查工作情况,并以市委办公厅《督查专报》和《批示落实情况》为载体,定期向他反馈。
仅以一个时段为例:2007年6月下旬至8月2日,市委办公厅收到他的批示37件,至8月2日,已反馈落实22件,正在办理15件,正在办理的批示件也在一个月内全部办结。
他对督查反馈的内容都看得很仔细,分别用红笔、黑笔作区分标记,有的时候还作出批示。
除了作批示,他非常关注具体落实情况,经常了解各项工作落实得怎么样。
按照他的要求,上海市委办公厅把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分解到具体责任部门,明确推进节点,按季度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围绕工作落实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督查调研,了解不能落实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供市委领导决策的参考建议,积极发挥督导作用。
从这些,我们都能看到日后十八大乃至十九大之后从中央铺散向地方/基层的督导制度的影子。
在那年5月的上海党代会报告中,他对报告的结构做了一些重要调整,最显著的就是将原来放在“文化建设”后面的“民主政治建设”摆到了前面。
同时,他还在报告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几大建设之后,又专门增加了“党的建设”,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重要观点。
这充分说明他一直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10
在今年的上海抗疫大业中,我们不时有感叹上海市与全国其他省市的“脱节”,甚至存在某种排外主义和地方主义……
但十五年前时,他在上海其实曾给这座依托于全国资源(政策、人力、物资、能源)而强大的“排头兵城市”以精确的「城市精神」。
在2007年之前,关于定义上海城市精神的阐述,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而他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最后形成的是:“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原来的两句话“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更多的是对上海城市现有文化的一种历史性描述和提炼。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是国际大都市,所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确实是这个城市内在的精神——但他在后面加的这两句,更富深意。
就像他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表述的那样,要塑造“新形象”就要与时俱进地发掘城市精神的内涵。
上海的城市精神不应该仅仅是对现状的描述,还要在未来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这就是“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他在设计时曾有这样的理解:“上海必须拿出大气谦和的态度,不仅要积极参与竞争,还要在竞争中取众人之长,而不是盲目以‘老大’自居。”
根据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殷一璀同志的回忆,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发展一直比较靠前,但并不应该有“优越感”,面向未来必须“大气谦和”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新城市精神出炉之后,全市上下形成强烈共鸣。
来到上海主持工作,他始终站在上海发展的大局上着手解决问题,始终强调上海要从国家大局出发,服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不能搞独立运动似的发展。
浦东乃至整个上海的成功离不开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各兄弟地区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服从大局、听党指挥、共同助力,这充分体现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与政治号召能力,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执政能力。
正如时任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高宏同志在回忆他主政上海时所言:“讲浦东的历史,不能脱离上海的发展史。上海的发展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开始的,作为一个自由港,上海短时间内就接纳了大量资本和人才,金融业十分繁荣,成为远东国际大都市。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布局下,上海成为工业基地,重化工、制造业、加工业兴旺壮大,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上海成为新中国的工业标兵,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6,只要讲到工业产品,‘上海’就是时髦的代名词,如上海包、上海手表、上海收音机等——但这是由国家调拨原材料,由上海加工,是通过计划手段整合资源的结果。”
跋
我们今天已很熟悉他在2014年5月23日视察中国商飞公司时发表的讲话:“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的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
但其实在2007年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进入总装最关键阶段时,他就以上海市委书记的身份对国产飞机投去了注目。
十五年前,彼时报纸上形容中国制造民用飞机,用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悲壮说法。
为了确保2008年ARJ21顺利首飞,2007年9月20日,中航工业组织了ARJ21总装“百日会战”誓师大会。
上飞厂党委成立了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时任上海飞机制造厂副厂长的陈明德担任队长。
誓师会上,陈明德举起写着“突击队”字样的大旗,高喊“奋勇拼搏、决战决胜”的口号,带队绕主席台跑了一圈。
誓师结束,陈明德接到通知,说市委书记特地请党员突击队队长一同合影——陈明德被安排在了他的右手边。
陈明德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我有些紧张,没注意镜头,结果照片里,我正做着手势与书记说话,而他则微笑着认真倾听。”
在这次誓师大会上,他说:“新支线飞机项目承载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载着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这番话让新支线飞机项目团队倍感振奋。
此后,中国的民机事业从“屡战屡败”的挫折中走了出来。
2013年,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成功,他“笑傲蓝天、展翅飞翔”的期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一项工程的落地与腾飞,背后反映的实质是「党的领导」在各领域是否足够深入、是否足够扎实的体现。
这也是他十五年前对上海进行为期七个月的主政调研后,对这座看似经济发达的都市最为揪心的地方。
2007年10月,他即将离任。
在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全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会议上,他留下了最后一段话:“七个月,弹指一挥间,但有些经历是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它的意义的。”
10月27日,离开市委组织部的那一天,他走到大门口,一只脚已经踩上了汽车踏板,却又回转身,对组织部的干部们说:“上海的党建要成为中央的一个点。”
到2007年9月底,上海基本完成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党组织覆盖任务,组织覆盖率达98.5%;到10月底他离开上海前夕,上海市的基层党建的全覆盖布局已基本完成,覆盖率达90%以上。
在谈到基层党建下一步目标时,他在上海强调最多的就是:“要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战斗力。”
219天,白驹过隙。
219天,今日之上海,我们依旧需要消化。
张宏良:相信上海市委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资本家的店小二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22-04-07来源:民族复兴网
上海市委这封《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写得很好,灾难面前就应该率先看到共产党员,如果能够写上为2500万上海人民而奋斗那就更好了。只是我们希望上海不要像有些地方那样,灾难来了想起共产党员,灾难过去又服务于富人老板,又去为资本家当“店小二”。我们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解放穷人,解放全人类而组织起来的,不是为了给资本家当“店小二”组织起来的。
此前,我们看到全国各地有那么多官员都在高喊要“为企业家(资本家)服务”,政府和官员应该充当“企业家(资本家)的店小二”,甘肃一位省部级官员更是咬牙切齿地宣布:“谁和企业家(资本家)过不去,我们就和谁过不去”,山东一位地市级官员更是声嘶力竭地在会议上高喊:谁不为企业家(资本家)服务,谁就是“丧尽天良”!现在甘肃那位省部级官员已经因为与企业家(资本家)进行权钱交换而被法办,但是山东那位地市级官员仍然在十分滋润地为资本家当店小二,不知道这位共产党的市委书记能够把“为资本家服务”的宗旨坚持到什么时候。
当时看到视频中山东那位地市级官员在会议上声嘶力竭地高喊不为企业家(资本家)服务就是“丧尽天良”!完全被惊呆了。敢于在公开场合喊出如此反动邪恶的口号,别说是我们共产党的官员,就是国民党的官员恐怕都没有人敢于公开喊出来,尽管国民党的的确确是为地主资本家服务的,但是很少听到有国民党官员在大会上讲“我们就是要为地主资本家服务”,“谁不为地主资本家服务谁就是丧尽天良”。可以说喊出这类口号的政府官员无论经济上有无腐败行为,其政治腐败的罪恶作用都远远超过了经济腐败行为。
经济腐败造成的是老百姓的不满,而政治腐败造成的是老百姓的绝望。一旦官员公开走上了政治腐败的道路,那么经济反腐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无论抓多少贪官也无法改变老百姓对整个政府的绝望。只要公开号召政治腐败的官员还在台上做报告,还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被一步一步推向灭亡,而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没有哪个官员敢于公开宣称“我们就是为地主老板执政,就是要当地主老板的店小二”。只有当今中国官员敢于公开这样讲。
这些官员该清理了,如果连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腐朽最黑暗的统治集团都不敢公开喊出的反动口号,他们都敢公开喊出来,这些人如果继续留在我们党里政府里,那么我们国家还有什么希望,人民还有什么希望,还有哪个国家不敢欺负我们?能够喊出这类口号的官员,不仅仅已经丧失了共产党员的基本党性,甚至已经丧失了一个人的基本人性。
好在我们没有听说上海市委这样讲过,没有听说上海市的干部这样讲过,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上海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上海市委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站在世界政治文明的前列,2019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上海新春音乐会,就是上海市委站在世界政治文明前列的标志,就是2500万上海人民的心声。历史和人民一定会记住上海人民和上海市委在扭转中华民族根本命运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
所以,我们也和上海市委、上海人民同样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住、压不垮英雄的上海人民,胜利一定属于这座光荣的城市。”祝上海人民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重显大上海的繁华风貌。
2022-04-07
关联阅读:
中共上海市委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
2022-04-06来源:“上海发布”公众号
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
全市广大共产党员: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的形势严峻复杂,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守护上海城市的安全有序,已经到了最紧要的时刻。能不能打赢这场大仗硬仗,是对我们现实而重大的考验,唯有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此时此刻,全市广大共产党员,要紧急行动起来,尽锐出战、持续奋战,全力投身到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中去。我们的党员同志要亮身份、见行动,以毫不退缩的战斗姿态,冲在抗疫的第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最吃紧,哪里就要有共产党员的担当;我们的党员同志要披坚执锐、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对疫情防控的难点、堵点,要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抢进度,千方百计拿出解决问题的硬招、实招;我们的党员同志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同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基层最急需的力量组织好,把社区最紧缺的资源调配好;我们的党员同志要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对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要坚决贯彻、主动宣传,对群众的关心关切要积极回应,对抗疫斗争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要广为弘扬,对干扰和破坏抗疫大局的各种行为要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各种噪音、杂音特别是谣言要主动发声、澄清是非,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一代代共产党人,从未畏惧任何风险挑战。今天,我们身在上海的共产党人更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和“我先上”“跟我上”的实际行动,让党旗在抗疫斗争一线高高飘扬。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有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任何困难都难不住、压不垮英雄的上海人民,胜利一定属于这座光荣的城市。
中共上海市委
2022年4月6日
张宏良微信号:zhanghongliang201
张宏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l010
张宏良:如果上海富人隔离区的情况属实,亡国大难将不可避免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22-04-07来源:民族复兴网
看到上海疫情隔离期间那些富豪享有的帝王般的生活待遇,不仅由上海顶级饭店食府专门将菜肴送到富豪家中,甚至连这些富豪的狗都有专人拉出去遛弯儿。此情此景与那些住在烂尾楼里的穷人相比较,可以说是天堂地狱般的差别。
看着同一个城市这种天堂和地狱般的差别,不由得在想,如果明天战争爆发,美国军舰开进吴淞口,中国人有谁会站出来抗战?显然这些享受帝王般生活的人肯定不会,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富豪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而那些住烂尾楼的穷人恐怕也不会,因为他们不愿意保卫这种住在烂尾楼里面猪狗不如的生活方式。
结果就有可能像北宋南宋、明末晚清以及民国那样,富人穷人全都袖手旁观,无人抗战,最终无论拥有多么庞大的经济实力,拥有多么先进的武器,都会不可阻挡地走向灭亡。或者像北洋水师那样被歼灭在港口内,或者像南洋水师那样一枪没放就被彻底消灭,甚至会像当年河南黄泛区的老百姓那样,帮着日军漫山遍野抓国民党兵。一个国家内部阶级对立超出一定限度,对立双方就都会抛弃国家。
目前我们不了解上海隔离区的真实情况如何,如果真的出现了如同这些自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富人隔离区在物资供应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富人还享有慈禧太后那样极端奢侈的饭菜待遇,并且还在危机期间炫耀这种帝王般的生活,特别是还为富人隔离区遛狗,那就不是一般的贫富差别问题,而是政府行为了,因为隔离期间只有政府管理的防疫人员才能够进出隔离区,为富人去遛狗。
希望上海各级政府能够重视此类事情,倘若属实必须坚决制止,因为这类事情对中国的摧毁作用,不亚于原子弹氢弹。平时中国贫富两极分化对社会的杀伤力已经够大了,如果在疫情隔离期间贫富两极分化不仅没有缩小,不仅没有形成富人穷人共度难关,反而形成更加极端的贫富两极分化,那么这就等于是一种国家自杀行为。
1840年这种国家自杀行为导致4000英军就打败了中国,如果报道中上海隔离区的情况属实,那么很可能400英军、美军或日军就会打败中国。一个国家的战斗力与这个国家的贫富两极分化程度永远成反比。当贫富两极分化已经引起绝大多数人愤怒时,这个国家的战斗力就会趋向于零;当各种灾害期间富人仍然用帝王般的奢侈生活去刺激穷人时,那么这个国家的战斗力就会成为负数。
为了避免中国的战斗力成为负数或成为零,我们必须要管住疫情期间富人隔离区的极端奢侈生活,特别是要管住这些富人在那些极端困难的穷人面前炫耀这种奢侈生活。必要的时候就要像当年的曹操借人头和现在的普京抓替罪羊那样,抓几个富人隔离区的极度张扬者投入监狱,以此来告诉民众,政府是站在民众一边,以维持民众对明天的希望。只要民众对明天拥有希望,再大的困难也不会造成动乱。
上海的问题该认真管一管了。现在看来上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防疫失当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将要失控的问题,是一个富人和穷人将会从两个方面同时抛弃国家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中国将会内忧外患,血流成河。或许有人正在等着那一天尽快到来,到时候好把中国变成名副其实的“中美国”。
2022年4月6日
张宏良微信号:zhanghongliang201
张宏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l010
关联阅读:
上海富人隔离期奢侈生活曝光,
可我更关心那个住烂尾楼的女人……
秋语禾
01
如果买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地段?交通?学区?周边环境?
这些都是必然考虑的问题。
以上条件要实现,有一个大前提,得顺利交房。
然而,有些人掏空几个口袋,搭上大半辈子的积蓄,背几十年房贷,却连入住,都成了奢望。
烂尾楼,成了他们幸福家园的唯一代称。
房子烂尾后,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在B站UP主@环华十年的视频里,我看到了最残酷的现实。
视频拍摄于西安某楼盘,业主们买了期房,却因开发商破产,10年交不了。
300多户业主,被逼无奈,搬进了没水没电没电梯的烂尾楼。
一夕之间,视频播放量数百万,堪称现实版《活着》。
楼道堆满建筑垃圾,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稍有不慎,就被绊倒。
72岁的大爷,住在16楼,打水、上厕所,每天只能爬上爬下。
有人买了当婚房,孩子都6岁了,还没住上。
年轻的爸爸戏谑地对孩子说道:来给叔叔哭一个。
有人腿脚不便,却住在高楼,睡觉连衣服都不敢脱。
有人贷款10年,还差一年多贷款就还清了,可房子的进度,却停留在10年前。
最让人泪目的,是那个住在13楼的大姐。
她说,最起码房子能挡点风雨。
可是,没有水没有电,不能洗澡,徒手提着水桶和煤气罐上13楼的苦,又有谁懂?
她没有选择,更不敢离开,因为她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在外面租了十几年房了,实在给人家掏不起房费了,现在还欠着几万的房费。”
“没办法了,不然谁愿意住这烂烂楼。”
当年,她用大半生攒下的钱,加上找亲戚朋友借的,买了这个100多平的房。
她只不过是想,让家人住得更舒服一点。
这些年,为了还债和房贷,她去包子店做过工,在食堂洗过碗,一个月,也不过2800元。
这份工作,要从晚上7点,干到凌晨5点,全是夜班。
回来之后,她依然不能睡个踏实觉,因为还有孩子要照料。
工作很难吗?当然难。可是她无奈地说,好活儿也不会让她干,自己不识字。
房贷一月不落地要还,可畅想中温馨的生活,遥遥无期。
买房的时候,儿子才1岁,现在儿子13岁了,依然只能在村里读书。
上下楼太辛苦了,上厕所只能买个桶解决,或者去楼下的公厕。
对着镜头,大姐只是说:这三年的疫情,确实没有经济收入了。要是这个房子没有了,这辈子也住不上新房了。
她用最平和的语气,阐述这一切,却让人心情沉重。
上大学的大女儿,年幼的儿子,微薄的工资,不敢断供的房贷,像山一样压在心头。
以为买了房,就有了家。
可房子烂尾后,她的生活,也被拖进了深渊。
窗台买的花,贴在玻璃上的喜气对联和福字,是在贫穷的状态下,她能做到的最大仪式感。
可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显得格外刺眼。
什么时候是个头?没人知道。
和大姐一样,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用了大半生的积蓄,买下了房子。
烂尾后,他们依然面临着“房贷+房租”的开销。
如果不是逼到没办法,谁愿意吃这个苦,住什么都没有的烂尾楼?
明明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生活,却没有被生活善待。
疫情、失业、烂尾、养老、教育……当这些都向普通人砸来,我看到了一个最残酷的世界。
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又或许,同样的事降临到有钱人头上,不过擦伤。
可对普通人来说,是厄运,是山崩地裂的大事。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一掷千金,不受大环境影响。
就有人拼了命地努力,还要为下一餐发愁。
有人有很多试错机会。
就有人,明明每一步都谨小慎微,依然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一出人间悲喜剧,你我皆是剧中人。
02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只是,普通人被这座山压得喘不过气,而有钱人,轻松站上山顶,俯瞰山脚。
就在西安那个住烂尾楼的女人在网上刷屏的同时,上海隔离区的富人们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参差。
一位用户在社交网站分享了自己的隔离日常。
LV变着花样,送来各式各样精致的餐食。
建行、宝格丽不重样地送上美食。
卡地亚送来点心、精美的小蛋糕。
还有直接发来菜单的。
在普通人为抢菜定好几个闹钟时,有钱人完全没受到影响。
他不用抢,甚至不用亲手做,就有各大奢侈品牌轮番发力,将做好的美食送到他手中。
为什么?
因为他是VIP用户,品牌当然要服务好他,争取更多的生意。
还有网传的上海高档小区“翠湖天地”,疫情防控期间,为业主遛宠物狗。
连通知都是中英文各发一遍。
精美点心小吃送上门。
新鲜蔬菜买好放楼下随便拿。
这就是疫情下,上海的众生相。
看到一个评论很扎心,有钱的叫居家生活,没钱的叫隔离生存。
有钱和没钱的生活,真的很不一样。
即使疫情造成这么多不便利,有钱人也不会受影响。
有人为下一顿吃什么,心焦如火;有人只需坐在家中,岁月静好。
有钱的,享受各种服务。
没钱的,为一点口粮拼得双眼血红。
即使在生存面前,依然如此。
我知道会有人反驳:有钱人的钱,也是靠努力靠积累来的。
我当然承认,可依然觉得很无力。
现实的鸿沟,太难跨越。
绝大部分人,付出努力,拼命追赶,好不容易超越父辈,在城市站稳脚跟。
以为终于能够站上那些有钱同学的起跑线,以为生活从此平顺。
然后呢?
一场灾难袭来,所有的努力,就如大厦倾覆,荡然无存。
普通人和有钱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抗风险能力的强弱。
对有钱人来说,疫情风控只是暂时的生活不便利。
可另一些人,连安身立命的根基,都被动摇。
03
疫情三年,我身边太多人都遭遇重创。
教培行业的,待业在家了。
旅游行业的,放起了长假。
做餐饮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收入不稳定,可房贷、教育费用、生活支出一样不少,大家不再说“有空聚聚”,而是寻找各种搞钱的机会。
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太难了。
确实很难,对普通人来说,这三年,就是一次重创。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疫情和洪水的冲击下,郑州法拍房半年增长近一倍。
这背后,又是多少普通人,多年的努力,被连根拔起?
他们明明都拼尽了全力去活着,去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了。
去年,郑州一位餐饮店老板,在店内烧炭自杀,年仅42岁。
生命最后一刻,他将仅有的几百元转给女儿。
他踌躇满志地创业,却经历了门前修路、疫情、暴雨,生意做不了,开支却照常。
他咬咬牙,硬着头皮撑过这一切,以为终于能迎来峰回路转,直到疫情再次反复。
这一次,他终于撑不下去。
他留下了最后一个视频,是环顾凝聚自己所有心血的店铺,定格在一堆黑炭上。
最后的画面,他把镜头对准自己,一声长叹,眼角泛泪。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又有多少普通人,和他一样,在压力和痛苦中挣扎?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这世间,有人生来就站在金字塔尖,有人拼尽全力也赶不上别人的起点。
我不想说公平与否,也给不了解决的方案。
在大时代下,个体的命运,显得那么渺小。
可我依然想说,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吧。
也许你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愤懑。
也许你也无数次考虑过:为什么是我遭遇这些。
这世上的很多事,就是没有道理可讲。你遇到了,就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去解决。
不去考虑公不公平,活着的每一天,就好好活下去。
纵然生活艰难,可坚持走下去,你会看见曙光。
张宏良:中国又轮回到了上海滩时代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22-04-05来源:民族复兴网
看了下面上海这两个贫富极端悬殊的视频,就会明白为什么99%的中国人民会怀念毛泽东,会认为“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视频中这对老年父母就解决不了儿子人到中年仍然娶不起媳妇的问题,只有毛主席的路线才能解决这个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才能解决这个家庭一年收入加起来也买不起富人超市一瓶酒的问题。
上海富人区超市中远远超过纽约和东京的食品价格令人晕眩,上海穷人的极端贫困更是令人不堪目睹。一家4口挤在19平米的小房间里,两个人过中年的儿子因买不起房而只能挤在家中。这一家四口人有三个在工作,本应该颐养天年的六七十岁老人还同时在打三份工,按道理来讲负担并不重,为什么会穷到这个程度,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买不起?相比之下,武大郎一个半残废只打一份工,都能够拥有一座带前庭后院的两层小楼?他们一家三个人工作,并且老爹一人打三份工,比武大郎创造的财富大多了,他们创造的财富哪里去了?
上海富人区超市:89888元1瓶完胜茅台的是啥酒?牛肉海参贵的离谱 视频链接:http://v.qq.com/x/page/k3218b3713v.html
现代社会越发展,一个劳动力创造的财富就越是大于一个劳动力消费的财富,越是富裕地区这个差额就越大,劳动者就应该越富裕。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劳动力的财富差额最大,劳动者应该最富有,至少应该超过武大郎。可现实却是一家4口三个劳动力老人还打三份工,却买不起一套最简陋的住房,这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说不过去,何况是号称“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中国最富有的上海。
马克思曾经指出,工人的工资由三个部分所组成,第一是能够养活自己的费用,第二是能够养活家庭的费用,第三是用来学习和提高自己知识和技能的费用。这三个部分就是劳动力的买卖价格,就是工资能够达到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这一家三个劳动力的任何一个人的工资都包含购买一套房子的费用。而如今这三个人的工资加起来都买不起一套房子,可见中国劳动者拿到的工资连他实际工资的1/10都不到,否则不可能三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买不起一套房子。
那么中国劳动者绝大部分工资都哪去了?请问他们创造的财富哪里去了?上海富人区超市中超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食品价格,准确回答了人们这个问题。中国劳动者绝大部分应得的收入,都被1%的富人通过权钱结合的方式强行夺走了。正是由于这些富人的财富是白白夺来的,而不是凭借个人能力无论是经营能力还是演艺等特殊能力挣来的,所以他们才会花成百上千倍乃至上万倍的价格,去买普通商店里就能买到的一件普通商品。是古今中外包括当今世界西方富豪中绝无仅有的现象。比尔盖茨、巴菲特不会干这种事情,西门庆也不会干这种事情,否则他们永远不会成为富豪,而只有当今中国富豪会干这种事情。就是因为他们的财富不是像比尔盖茨、巴菲特和西门庆那样,是通过正常经营剥削来的,而是白白掠夺老百姓财产的结果。
北大那位依靠“权钱学”相结合而成为亿万富豪的教授总是说什么“中国人仇富”。其实这位富豪学者完全是跟着他的主子学坏了,把做学问变成了编造谎言。实际上中国人并不仇富而是仇穷,并且极端地仇穷,几乎把所有贬义词都送给了穷人,诸如穷鬼、穷寇、穷酸、穷凶极恶、人穷志短等等,总之,凡是和穷字相联系的词语,几乎都是用来骂人的贬义词。相反,中国老百姓对富人却是全世界最宽容的,总是把富人和官人看成是好人,古往今来所有的文艺作品都在歌颂富人和官人,连唯一描写穷人造反的《水浒传》,都把富人歌颂为是最有本事最讲道义的人。
可是中国穷人对富人的宽容,并没有换来富人对穷人的仁慈,而是造成了中国富人对穷人越来越没有底线的极端剥削和压迫。就是因为毛主席领导穷人闹革命让穷人仅仅过了三十年好日子,富人就用尽了千百年来最强烈的仇恨和最残暴的迫害来报复穷人,把穷人逼到了在生活上牛马不如,在人格上猪狗不如的极端地步。可以说今天中国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和压迫,超过了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富人对穷人的残暴程度,城市的“996”和农村的“铁链女”,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每经过一场革命,富人就会对穷人好一些,社会就会进步一些,就像格瓦拉所说的那样:“我们走后,他们会来给你们建学校建医院,这不是因为他们变得慈善了,而是因为我们来过。”而唯独中国革命来过之后,精英阶级不仅没有对人民大众做出让步,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报复?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其它所有国家的革命都是暴力革命,暴力清算,让精英阶级尝到了暴力轮回的苦头,为了避免下一次暴力轮回更加惨烈,所以才会在革命之后做出让步,对老百姓比以往要好一些。
而中国革命由于毛主席在进行思想革命的崭新探索,要用文化革命取代暴力革命成为未来革命的主要形式,所以中国革命便采取了和平手段,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通过和平改造完成的,文化大革命更是转变思想的和平改造,根本就没有进行过暴力清算,精英集团也没有形成对暴力轮回的历史恐惧感,所以才会没有顾忌,没有底线,把该拿走的和不该拿走的全都拿走了。这就是中国穷人最根本的历史教训。
2022年4月5日
上海不该是今天的模样
作者:宁可抗日死 发布时间:2022-04-07来源:民族复兴网
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4月5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6766例。3月以来, 上海这波疫情总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7.3万例。
上海搞所谓“精准防控”,无视国家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疫情外溢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给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给社会造成巨大的麻烦,给全国造成巨大的伤害。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上海原本应该比全国其它省市区做的更好,但是没有。
全世界应对疫情,中国无疑是最成功的。美国和欧洲国家“与病毒共存”,结果疫情泛滥,仅美国死人就已经过百万。可是上海却有人偏偏要放弃国家成功的抗役经验,想学着美国西方搞“与病毒共存”,有道理吗?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畅通,同时还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这些将成为上海抗疫后一阶段的重点”“每次突破一点点,终有一天会发现原来已经做到了完全开放。”上海复旦大学副院长教授吴凡则称,“上海封上三五天,封一个星期不行吗?不行,因为上海不只是上海人的上海,上海在我国的经济当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上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上海现在封城了,东海上就会漂浮着很多的国际货轮。”
这些话看似冠冕堂皇,其实怎么听怎么都有点别扭,怎么听怎么都有点阴阳怪气,怎么听怎么都多多少少透着一种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甚至独立王国的味道。
国家明确要求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难道上海可以自以为是,搞独立王国不成?
这两年张文宏在网上已经受到了许多批评,然而他却当上了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上海此次疫情,与用人,与放任错误言论没有关系吗?
如果前年武汉疫情首先出现在上海,上海出现今天的局面,人们也许可以理解,毕竟没有经验嘛。然而有武汉抗役和随后全国各地抗役的成功经验,上海却偏偏搞成了今天的模样,难道不该有人担责吗?
为了扑灭上海疫情,已经有解放军和全国15省份3.8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感谢人民解放军,感谢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希望上海能够尽早扑灭此次疫情。
2022.4.6
累计感染者11万例,上海暂未划定高风险区,只设封控区
2022-04-07来源:健康时报客户端
【导读】 上海市卫健委4月7日通报:2022年4月6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其中15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2例确诊病例和1902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4月5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6766例。健康时报记者据此前官方发布数据统计发现,3月以来,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数量已超9万例,其中确诊病例3245例,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为87586例。
国家卫健委官网疫情风险等级查询页面显示,截至4月6日17时,上海市共有13个中风险地区,分布在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崇明区以及黄浦区,全域无高风险区。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落实分区分级管控要求,尽快公布当前本省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县(市、区、旗)名单,并将动态调整的风险地区名单作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日报告内容及时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多地公布的对于中、高风险区域的具体划分标准不一,以北京为例,14天内新增2起及以上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超过5例本地确诊病例,为高风险地区;湖南、四川等多地则以14天内出现超过10例确诊病例或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作为高风险区判定标准;上海并未公布疫情区域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9万例的上海,为什么没有高风险区?“按照国家规定,风险等级是否调整的依据是确诊病例数量以及聚集疫情情况而不是感染者数量,结合人口规模、密度等实际,是否调整风险等级要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评估才能确定。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区域不划定中高风险。”4月6日,上海市某区疾控工作人员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据上海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梳理发现,目前上海已有的确诊病例轨迹遍布16个行政区域,其中浦东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1000例,其余闵行区、徐汇区、黄浦区等15个行政区累计确诊病例在16-400不等。不过,具体病例所在小区详情并未公布。
目前上海是怎么划分风险区域的?据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上海依据核酸筛查结果,实行分区分类、网格化管理,进行阶梯式管控,划分封控、管控、防范三个区。报告有阳性感染者所涉及的居民小区(单位、场所)所在网格化的单元及毗邻网格化单元为封控区;有封控小区(单位、场所)所在街镇其他区域是管控区;浦东、浦南以及毗邻区除了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为防范区。
封控区实施“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基本上要待在家里。感染者所涉及的楼栋实行14天的封闭管理措施(从3月28日开始计算);封控区内的其他区域,也就是整个小区,实行“7天封闭管理+7天社区健康管理”(从3月28日开始计算),当中要开展一定频次的检测,封闭管理期间要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
“这样的划分主要是想能够分类管控,遏制疫情在社区的扩散和蔓延,尽量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同时也希望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于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动态调整,如果在管控区、防范区发现感染者,所在区域就要提升管理等级,同时落实相应管控措施。”邬惊雷表示。
据上海市卫健委4月6日消息,4月6日在全市范围内再开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在本次检测全部完成前,全市继续实行分区管控,除因病就医等外,严格落实“足不出户”。
上海本土感染接连破万,风险人群阳性占比下降说明了什么?
2022-04-07来源:第一财经
上海本土感染接连破万风险人群阳性占比下降说明了什么?
近日上海新增本土感染病例不断上升。4月4日和4月5日,上海连续两日新增感染人数破万,疫情仍在高位运行。
但是从感染者来源来看,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的感染者比例持续下降。第一财经记者统计4月2日至4月5日数据发现,相关风险人群中所筛查出的阳性感染者在总感染人数中的占比由4月2日的17.5%,接连四天下降,4月4日和4月5日的占比分别为5.8%和4.7%。
从4月5日的最新数据来看,目前上海的新增感染者中,有超过95%的感染者是在隔离管控人员当中被发现。第一财经记者从权威消息源方面了解到,目前所有定点隔离人员以及居家实施“足不出户”的人员都属于“隔离管控人员”。
一位国际知名病毒研究所的传染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看到风险筛查人群中的比例明显地下降了,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说明更多的传染源都已经被隔离管控起来了。”
关于相关风险人群的定义,一位参与目前新冠疫情防控指挥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相关风险人群是指,与相关人员有时空交际,或者在同一地点逗留过的人员。”但这一定义并未明确目前社会面的相关风险人群有哪几类。
尽管风险人群筛查出的阳性感染者比例在不断下降,但是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新冠确诊病例中,风险人群感染者的比例近日一直维持高位。
在4月5日的311例确诊病例中,仅4例是在隔离管控人群中发现,另有40例为无症状转归,也就是说有267例确诊病例为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占比接近86%。在4月4日的268例确诊病例中,风险人群筛查的确诊占比更是高达93%。
针对风险人群中筛查出的阳性确诊病例比例较高的现象,上述传染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风险人群中有不少是处于风险较大的特殊岗位,暴露于病毒的风险更高,感染的病毒载量也可能更高,因此也更有可能出现症状。”
另外在本轮疫情中,尚不清楚医护人员以及核酸采样人员的感染情况。
一位上海卫健委方面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医护和外卖人员的风险较高,但是现在针对这部分人群也都已经进行严格管控和定期筛查。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在4月6日的上海防疫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外卖人员每天开展一次核酸和抗原检测,阴性才能上岗;同时通过场所码做好人员健康码管理,一旦出现检测异常人员,及时组织运转。”
苏浙正为上海筹措6万间隔离房,用于接收新冠密接人员
2022-04-07来源:澎湃新闻
4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地区组获悉,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4月初,江苏、浙江将紧急为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相关隔离人员提供房源,总量为6万间。其中,江苏、浙江各3万间。目前,江苏已筹措并提供1.6万间,分别位于无锡市2000间、扬州市3300间、常州市2200间、苏州市980间、镇江市960间、泰州市1000间、盐城市2300间、南京市3200间;浙江已筹措并提供2.1万间,分别位于杭州市5200间、宁波市6200间、台州市2000间、绍兴市3000间、金华市3000间、湖州市2000间。剩余房源将于近日筹措完成。
江苏、浙江两地所提供房源,均为符合国家疫情防控规范的酒店等居住场所。两地所有已筹措并提供的房源,均已按隔离点管理标准,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并按要求配备医护、保洁及相关工作人员,确保管理和服务到位。
此次江浙所提供的隔离房源,用于上海已确诊的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人员。
江苏和浙江两省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部署,并第一时间与上海各区对接落实,紧急驰援上海防疫,为上海集中隔离密接人员转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为精细化做好疫情防控,上海明确所有跨省转运人员(包括待转运密接人员、驾驶员、随车工作人员等),出发前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其中,对8类人员,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孕产妇、行动不便的、患有基础性疾病、精神病等不适宜跨省转运集中隔离的特殊对象,不在跨省转运名单之内,上海本地妥善落实集中隔离场所,所有跨省转运人员,须集中隔离14天。隔离期间所有食宿费用,由财政统一负责,不向个人收取费用。
各区与转运江浙对接的市、县逐一确定转运人员信息后,将分批次将符合条件的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转运车辆实行全程闭环管理,原则上中途车辆不停靠、付费无接触、人员不下车。车上人员全程按照转运市县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第一批人员自4月4日转运以来,至目前,全市16个区已陆续开展转运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转运对接。下一步,上海各区将进一步加大运输资源调配力度,根据上海密接隔离人员日结日清的工作要求,充分使用好江浙支援房源。
上海昨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322例,无症状19660例
2022-04-07源: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
据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7日消息,上海市卫健委今早(7日)通报:2022年4月6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其中15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2例确诊病例和1902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阳性感染者居住地信息按区划分进行统计,您可关注所在区的官方微信,第一时间了解本区阳性感染者的居住信息,稍后小布也将汇总各区信息。
本土病例情况
2022年4月6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含1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32例。
病例1—病例4,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5、病例6,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7,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8,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9—病例11,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12,居住于松江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13—病例151,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152—病例158,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159—病例174,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175—病例204,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205—病例229,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230—病例255,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256,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257—病例265,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266—病例285,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286—病例294,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295—病例299,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300—病例302,居住于金山区,
病例303,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304—病例307,居住于青浦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08—病例315,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316—病例318,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319,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320,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321,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322,居住于嘉定区,
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目前,已追踪到以上病例在本市的密切接触者865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对病例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4月6日0—24时,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
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7955,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7956—无症状感染者8951,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8952—无症状感染者10010,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10011—无症状感染者10315,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10316—无症状感染者10816,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10817—无症状感染者11806,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11807—无症状感染者12419,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12420—无症状感染者13017,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3018—无症状感染者15371,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15372—无症状感染者16005,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16006—无症状感染者17380,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17381—无症状感染者17454,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17455—无症状感染者18229,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18230—无症状感染者18693,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8694—无症状感染者18965,居住于奉贤区,
无症状感染者18966—无症状感染者19027,居住于崇明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9028—无症状感染者19378,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19379—无症状感染者19417,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9418—无症状感染者19446,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19447—无症状感染者19460,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19461—无症状感染者19477,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19478—无症状感染者19493,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19494—无症状感染者19547,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19548—无症状感染者19567,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9568—无症状感染者19601,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02—无症状感染者19618,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19—无症状感染者19645,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46、无症状感染者19647,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48—无症状感染者19651,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52、无症状感染者19653,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54—无症状感染者19659,居住于奉贤区,
无症状感染者19660,居住于崇明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已追踪到以上无症状感染者在本市的密切接触者1879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对无症状感染者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境外输入病例情况
2022年4月6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7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15例,其中来自巴西3例,来自中国香港3例,来自英国2例,来自美国2例,来自荷兰1例,来自台湾地区1例,来自韩国1例,来自日本1例,来自瑞士1例。
病例1为中国籍,在英国探亲,自英国出发,于2022年3月2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籍,在阿联酋工作,自阿联酋出发,于2022年3月28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中国籍,在台湾地区生活,自台湾地区出发,于2022年3月1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3月2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5为中国籍,在新西兰工作,自新西兰出发,于2022年3月2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6为中国籍,在巴西工作,自巴西出发,经德国转机,于2022年3月2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7为中国籍,在赞比亚工作,自赞比亚出发,经埃塞俄比亚转机,于2022年3月2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7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26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4月6日0—24时,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1例。
该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国籍,在香港就学,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4月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该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18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截至2022年4月6日24时,累计本土确诊3961例,治愈出院742例,在院治疗3212例,死亡7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2022年4月6日24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4545例,出院4471例,在院治疗74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19例。
截至2022年4月6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101135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1116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19例。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84例 、无症状21711例
2022-04-07来源:观察者网
4月7日,国家卫健委官网通报:4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23例。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9例(福建15例,四川11例,上海7例,北京1例,辽宁1例,江西1例,湖南1例,广东1例,云南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9例,广东1例);
本土病例1284例:
吉林890例,其中长春市766例、吉林市112例、白城市11例、四平市1例;
上海322例,其中浦东新区150例、长宁区31例、普陀区28例、静安区27例、闵行区21例、徐汇区19例、杨浦区12例、黄浦区9例、宝山区9例、嘉定区6例、青浦区4例、金山区3例、松江区2例、虹口区1例;
浙江14例,其中嘉兴市10例、宁波市2例、温州市1例、绍兴市1例;
四川10例,其中成都市7例、乐山市2例、遂宁市1例;
黑龙江9例,其中哈尔滨市5例、牡丹江市3例、黑河市1例;
山西7例,其中太原市6例、运城市1例;
福建7例,其中泉州市5例、厦门市1例、宁德市1例;
北京4例,均在朝阳区;
山东4例,其中威海市2例、济南市1例、青岛市1例;
海南4例,均在三亚市;
河北3例,均在邯郸市;
江苏3例,其中徐州市1例、苏州市1例、镇江市1例;
江西2例,均在南昌市;
内蒙古1例,在通辽市;
辽宁1例,在沈阳市;
安徽1例,在阜阳市;
河南1例,在周口市;
贵州1例,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以上含9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吉林53例,上海15例,浙江8例,四川6例,福建5例,山东2例,海南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安徽1例,河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76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4320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0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97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19例。累计确诊病例1777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727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4月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4123例(其中重症病例8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3135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0116例,现有疑似病例19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53804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2006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1784例,
其中境外输入73例,
本土21711例:
上海19660例,其中浦东新区8296例、闵行区2387例、嘉定区1402例、徐汇区1087例、黄浦区1041例、普陀区1008例、松江区781例、虹口区669例、宝山区653例、杨浦区621例、静安区516例、青浦区465例、长宁区328例、奉贤区267例、金山区76例、崇明区63例;
吉林1546例,其中长春市1423例、吉林市122例、四平市1例;
河北139例,其中邯郸市78例、保定市59例、石家庄市1例、定州市1例;
江苏75例,其中宿迁市39例、苏州市25例、南京市4例、徐州市2例、南通市2例、镇江市2例、盐城市1例;
安徽60例,其中淮南市36例、阜阳市17例、六安市5例、合肥市2例;
浙江41例,其中嘉兴市37例、杭州市2例、宁波市1例、绍兴市1例;
河南36例,其中永城市20例、周口市16例;
江西32例,其中南昌市31例、上饶市1例;
山东26例,其中济南市9例、临沂市7例、潍坊市6例、威海市2例、枣庄市1例、菏泽市1例;
辽宁21例,其中沈阳市15例、鞍山市6例;
福建16例,均在泉州市;
黑龙江11例,其中牡丹江市5例、佳木斯市4例、哈尔滨市1例、大庆市1例;
海南9例,其中三亚市6例、陵水黎族自治县2例、海口市1例;
广西8例,其中崇左市4例、防城港市2例、百色市2例;
云南6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4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例;
天津4例,其中西青区3例、南开区1例;
湖北4例,其中随州市3例、武汉市1例;
广东4例,均在佛山市;
四川4例,其中乐山市2例、成都市1例、遂宁市1例;
新疆4例,均在乌鲁木齐市;
宁夏2例,均在吴忠市;
山西1例,在太原市;
内蒙古1例,在通辽市;
青海1例,在西宁市。
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05例(境外输入10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682例(境外输入83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32948例*(境外输入99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3211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306804例(出院53448例,死亡846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82例(出院82例),台湾地区25225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3例)。
备注:*吉林核增1例
孙春兰在沪调研:全力守护市民群众安康,确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转
2022-04-06来源:微信公号“上海发布”
据微信公号“上海发布”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4月5日至6日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出席座谈会、调度会,与上海干部共同研判形势、解决问题,并实地察看港口疫情防控和航运运行、方舱医院建设使用等情况。孙春兰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更快的速度、更硬的举措、更实的作风,不折不扣落实已部署的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全力守护市民群众安康,确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转。
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参加相关活动。
孙春兰一行来到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通过视频察看码头实时运行、工人集中居住点情况,深入了解码头防控、冷链物流、集装箱吞吐量等情况,仔细询问港口运行还存在什么困难,要求压实防疫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在有关部委指导下破解难题、打通堵点,确保港口航运体系顺畅运行。连日来,上海全力加快方舱医院改扩建力度。孙春兰来到张江医疗产业园、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处的在建方舱医院项目现场,看望慰问建设者和援沪医疗队,实地考察建设进度,了解方舱医院规模布局、管理人员配备、工地疫情防控等情况,要求进一步提高建设效率,改进方舱内部设计,合理优化管理服务人员配比,千方百计抢工期、抢进度,尽早投入使用,最大限度提升方舱医院床位总数和收治能力。
孙春兰在相关座谈会、调度会上指出,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刻不容缓。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优化单管混管配比,加快混管追阳速度,提升核酸检测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风险人员早发现、早管控。要进一步加快方舱医院和集中隔离点建设,快速转运感染者和密接者,这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要完善数据统计分析,强化隔离收治资源的统筹调配和精准匹配。要持续抓好医疗救治工作,坚持中西医结合、分类施治,配齐配强医护力量,持续提升诊疗水平。上海承载着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功能,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保障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核心功能稳定运转。要统一疫情防控标准,实施绿码和证件通用互认,切实疏通上海周边省市县物流节点,确保物流运输安全通畅快捷。有关方面要采取有力举措,缩短中间环节,提高便利化水平,提升进出口全流程效率,切实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