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专题:革命的英雄儿女万岁!!!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专题:革命的英雄儿女万岁!!!

云阿云智库•红星少年•“六一”专题

编者按:革命的英雄儿女万岁!向一切污浊的反人类的反革命进攻,铲除汉奸买办党!是这个“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最好庆祝!“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是牛马”的状况又复现了,不同阶层出生的孩子们还能在一起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愉快玩耍吗?人们为什么“怀旧”,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不就是资产阶级反动分子和汉奸买办党的猖狂进攻造成的吗?

永远和孩子们站在一起,向一切污浊进攻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原创 欧洲金靴2022-06-01 云阿云智库•红星少年•“六一”专题

文 / 欧洲金靴

1

1925年8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十四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呼吁世界各国设立“儿童节”。

1931年3月7日,中华慈幼协会向上海市社会局呈请提案并转呈南京政府当局,建议将每年的4月4日设为儿童节。

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宋庆龄、黄炎培、陶行知等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同与支持。

8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了这一提案,正式决定于1932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4日正式定为儿童节。

一天后,上海《申报》、北平《世界日报》等各大报刊迅即刊发了这一官方通告。

在媒体的宣传下,旧中国的城市群众逐渐知晓了“四四儿童节”。

但是在当时的广大农村地区是没有儿童节这个概念的。

1932年4月4日,中国第一个儿童节悄然来临,此时的国家已经在蒋记国府的治下支离破碎,日本人的爪牙已经伸进了东北。

当时上海媒体的文字是这样的:

从现在我们眼前的事实上看,儿童所受的压迫,是最为深重,而又最为我们所忽视;

至于我国的儿童所受的压迫与苦痛,更较任何一国尤为深重。由于政治的黑暗与大多数人民生计的穷蹙,成千成万的儿童,都随着他们的父兄在饥饿之下;

婴儿的死亡率为千分之五百四十,儿童教育更是谈不到,全国四千三百万学龄儿童,得享受读书权利的,仅六百五十万。被剥夺读书权利的,竟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现在中国的儿童,实在不幸的很,国家社会不注意他们,且不必论。就是儿童自己的父母,也是不很注意;

希望他们从今天起,好好的注意一下失学儿童的补救问题……

热河抗战失败后,张学良在蒋介石的遥控指挥下一败再败,东北军溃不成军,日军先后占领了热察两省,铁蹄进逼平津。

1933年5月31日,日本帝国主义迫使国民党当局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协定》,之后又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上海、南京、徐州、武汉、南昌等大城市同样先后陷落。

一心反共、无心抗战、一路向西的蒋介石国民政府当然是压根就没心情照顾中国的千万儿童——反而是毛主席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尽管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却竟然在各级党组织的保障下有力推动了“四四儿童节”的庆祝与纪念活动,为敌后根据地的解放工作推进和抗战热忱唤醒,注入了民族血性。

在抗战期间,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儿童节可谓别开生面、风景独好,这主要就是得益于毛主席本人格外重视儿童教育工作,始终将中国革命与新中国建设的未来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2

1938年6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创办的《边区儿童》小报上,毛主席亲笔题词道:“儿童们,起来!学习做一个自由解放的中国国民,学习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争取自由解放的方法,把自己变成新时代的主人翁。”

同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又为抗日根据地儿童特设了延安保育院,毛主席为其题词两幅:“好好的保育儿童”、“为教育后代而努力”。

而后,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根据地创造了很多《儿童团歌曲》,主题多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解放农民。

1940年4月4日儿童节,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天天向上”题词,发表在当年4月12日延安《新中华报》上。

1941年的儿童节,主席又写道“好生保育儿童”,于当年4月13日发表在《新中华报》上。

1942年的儿童节,他又题写了“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发表在节日当天的《解放日报》上。

五年后,抗战早已胜利,解放全国的号角成为主旋律,在1947年儿童节前夕,哈尔滨筹办儿童团成立大会,以毛主席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为口号,号召解放区的儿童树立主人翁意识,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当时驻哈尔滨的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在4月4日儿童节当天发行《四四儿童节》纪念邮票一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推翻三座大山,翻身做了主人——这其中自然包括祖国的花朵。

1949年11月,苏联在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上建议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中国代表对此积极响应,提案终获通过。

1950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出通告:正式确定6月1日为儿童节,同时废止原有的“四四儿童节”。

4月1日,由宋庆龄倡办的《儿童时代》半月刊正式创刊,宋庆龄满怀深情地写道:“过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许多小朋友得不到温暖的保护,充分的营养和文化教育,他们在悲惨的黑暗的环境中流浪与挣扎。而现在,全国大陆基本上已获得解放,太阳光已照耀到每个人身上,民主的新鲜空气,充满在每个角落,使小朋友们自由地、活泼地创造新的时代。”

3

1950年6月1日,尽管新中国百废待兴,条件艰苦,但为了筹备新中国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内十一个人民团体和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专门组成了庆祝儿童节筹备委员会。

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五千多名少年儿童和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庆祝儿童节。

当时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小朋友和他们的母亲,应邀出席了联欢会。

节日当天,全市各工厂、学校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庆祝会、游艺会、展览会、体育会、健康比赛、体格检查,并发动保卫儿童权利的签名运动。

为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同日,重庆唯一电影院还公映了由王龙基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儿童故事片《三毛流浪记》。

在当日的《人民日报》上,毛主席挥笔题词:“庆祝儿童节”。

朱老总也在会上勉励孩子们:“你们现在虽然还小,但要努力学习,学会各种科学知识,并把身体锻炼强壮,准备将来参加建设新中国的工作,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有高度文化的强大工业基础的中国。”

1951年6月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八一学校学生左太北、宋勤等七名少先队员代表,接受了优秀作业献礼。

主席深情地勉励小朋友:“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革命的下一代。”

1952年“六一”前夕,为了让这个儿童节过得更有意义,育英学校校长韩作黎找到当时也在育英读书的李讷,交给她一个“任务”:请毛主席为学校题词。

星期六的下午,李讷回到了中南海家里,她深知父亲工作繁忙,没敢打扰他,一直到了星期日下午,李讷才来到父亲办公室门外转来转去,犹豫不决。

进去吧,怕影响父亲办公;不进去吧,怕完不成任务……

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她轻轻地敲开门,走进父亲的办公室,见父亲正聚精会神地批阅文件,她便没出声。

主席抬头时,发现李讷站在旁边,便问:“你来有什么事情吗?”李讷把韩校长请父亲题词的事说了,毛主席爽快地说:“好!”

主席随手从办公桌上拿了一张十六开的白宣纸,用毛笔在纸的右边写了四个字“好好学习”。

写完后,似乎觉得不太满意,接着在这张纸的左侧偏下处又写了一遍“好好学习”。

李讷看着父亲的题词,高兴得用纸把题词裹好,小心翼翼地带到学校交给了韩校长。

从那以后,“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便成了育英学校的校训。

4

1966年8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社论:《向我们的红卫兵致敬》,文中以“英雄的红卫兵万岁”的口号,提出了“把红卫兵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青少年革命队伍”的目标。

就在那半年前,主席曾感慨:“我们都老了,下一代能否顶住修正主义思潮,很难说。文化革命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我这一辈子完不成,必须进行到底。”

平均每十二天接见一次,毛主席就像初升的太阳一般,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迎接着保卫新中国政权、保卫亿万工农阶级利益的红卫兵。

“这个运动规模很大,确实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对全国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义。”

八次接见红卫兵,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和红卫兵一千余万人有幸与毛主席一同捍卫着共和国的青春。

“我不怕累,我就是要想让更多的孩子见到我,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希望。将来,我不在了,有人要搞修正主义,就是现在在广场上见到我的孩子们当中,会有人记着我对他们的希望,记着我说的要反对修正主义,要敢于实行‘对修正主义造反有理’。”

“我多见一群孩子,多站一会,就多一份希望,这是很有意义的。”

“我有这样的经验。当年,搞国共合作,开代表大会,我到会了,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孙先生对我很器重,让我担负了重要的工作,还让我在大会上作报告,而那时我很年轻。孙先生这样器重我,我一辈子都没有忘记。孙先生不在了,但他讲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时时刻刻记在心里,记了一辈子,要把革命进行到底。”

“我今天见见孩子们,也是希望他们记着要继续革命,要把革命进行到底。所以,这是一件大事。”

这首歌是1950年4月时由郭沫若亲自为中国少年儿童队的队歌作词、马思聪谱曲而做出的一首旋律优美而昂扬、意义清晰而振奋的歌曲:《中国少年儿童队歌》。

这首队歌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学习毛泽东》: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

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

黑暗势力已从全中国扫荡

红旗招展前途无限量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

我们要拥护青年团

准备着参加青年团

我们全体要努力学习和锻炼

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战斗在世界革命最前线!

当时,为纪念王二小、雨来、刘胡兰等少年革命烈士,并培养具有正确认识的接班人、教育我少年儿童不忘历史铭记先烈,1949年10月13日成立了具有鲜明的政治教育方向的“中国少年儿童队”,作为党、共青团的后备力量。

1954年的6月1日儿童节,又把少年儿童队更名为少年先锋队。

然而,这首铿锵有力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在1978年10月27日的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上通过《关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决定》之后,被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的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所取代,完全堕入了史海……

再四十年后,象征着少先队员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政治重量的红领巾,被上海市某制售壮阳药的保健品企业用于商演、戴到了日本某著名女优的脖子上:

又有北京某体育公司公然P图、将红领巾戴到了受资本召唤的外籍雇佣兵、国足无血缘归化球员巴西人埃尔克森的脖子上:

红领巾,它是我少年先锋队的象征、是无产阶级工农联盟少年代表的象征,是先人用鲜血铸成的信仰,在今天却成了某些商业机构和资本组织用来抖机灵、蹭热度的玩物。

就像儿童节这个原本雄姿英发的政治节日,在今天也早已沦为消费主义肆虐下的靡靡浪音……

七十五年前,因为杀死向阎锡山军阀输送物资的反动村长石佩怀、而被阎军七十二师二五一团逮捕,不足15岁的刘胡兰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被她视为珍宝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从容赴义。

当时被阎军抓捕的还有六人:民兵石六儿、退伍军人张年成、地下交通员石三槐、干部家属陈树荣、石世辉、刘树山。

敌人当着不过是一个小姑娘的刘胡兰的面,残忍地用闸刀把这六个人一个个地斩杀,并扭住刘胡兰的脑袋,勒令她亲眼看到…

这是恐吓,也是精神镇压。

但是15岁的刘胡兰只留下了两句话:“我咋个死法?!”“怕死不当共产党!”

除了刘胡兰,董存瑞牺牲时年仅19岁,池越忠牺牲时15岁,赖宁牺牲时15岁,刘文学牺牲时14岁,王慧民牺牲时13岁,“小萝卜头”宋振中牺牲时8岁……

他们这样的人,他们这些人——这些孩子!流血牺牲是为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又是为了告别、再也不见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不该有疑问。

“我现在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和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我这个人没有私心,我不想为我的子女谋求什么,我只想中国的老百姓不要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 

“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永远革命着,一生是青年。

永远和孩子们站在一起,向一切污浊进攻。

“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也谈教材之乱:向历史深处叩问

欧洲金靴2022-05-27 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文 / 欧洲金靴

简单总结这件事情的原委:一个日伪汉奸后代的“画手”,职业生涯饱受国际机构和境外NGO组织的赞誉褒奖,并凭借无工商注册的空壳虚体、在近乎于“零竞标”的情况下顺利拿到人教社的课本插画订单,继而大肆创作以媚美亲日、反华、种族歧视、恋童癖、性骚扰等笔触语言为核心主题的作品,最后嵌入教材送入了中国孩子们的课堂,直至近日被网友曝光。

事件的过程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事件背后的根因溯源则没有那么明快。

正如此前我在批判《中文已死》的文章中所言,还是那个我一直都在强调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群像,一定脱胎于孕育它的社会氛围与政治土壤,不论是创作灵感还是发表勇气,其背后凸显的都是时代世风。

因此,剖析这类种族沙文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和逆向民族主义,既不能拘泥于如乌合麒麟那般的“从经济角度分析”,更不能作为单纯的学术话题探究,甚至不仅是某一个衙门内部的腐败孤例——而必须树立为严肃的政治问题,向历史深处进行叩问。

1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北京爆发“庚子之乱”,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弃都而逃。

一年后,李鸿章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

这就是庚子赔款。

但是在《辛丑条约》和庚子索赔之后,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表现与其他列强不太一样。

这个国家相当的克制,甚至愿意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退给了中国,用作“留学生派遣经费”和“对华安置费”。

这个国家,就是美帝国主义。

1905年,美国颁布《限制来美华工条约》,引发了国人的强烈不满,全国各地爆发了抵制美货、焚烧美货、杀死美国传教士的行动。

这次的事件给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给罗斯福写信,主张在对华关系上要有“新的手段”,要以柔克刚,有长远打算。

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也给老罗斯福写信,称“每年赴日留学的中国人约有六千人,而赴美的才几百人。哪国能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就能在商业和精神上获取最大回报。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1906年,美国国会像往年对清政府的庚子赔款进行核对,此时的美国正在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中美关系也正处于“相对缓和”的阶段。

从长远利益考虑,美国政府在众多民间人士的建议下决定将这笔钱用作专项的教育资金,培养日后亲美的中国留学生和政府官员,并创办以美国大学为模板的中国大学。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相关决议,“庚子兴学”一事由此拉开了帷幕。

在当时并非没有明人看穿,如章太炎就指出“美国此举实际上是鼓铸汉奸之长策”,但这样的声音已经不再庙堂之上。

按照规定,清政府需每年派出一百名学生前往美国学习,其中的80%学习农业、机械工程、工业、商业等实用科目,剩余的学生则学习法政史哲等学科。

为了让留学生能够更加有准备的赴美留学,中美双方决定成立游美学务处以对留学生进行必备的培养,而这所机构也成为日后清华大学的前身。

这也是今天人们戏称清华北大为“留美预备学校”的由来。

1910年的第二次招考中,在四百余人中选拔出七十人进入游美学务处,这一批留学生中更是涌现出众多日后的著名学者,比如那个鼎鼎有名的“祖师爷”、民国亲美学阀代表,胡适先生。

对于美国和中美关系,这位买办文化精英的胡适先生曾用孟子的“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来比喻,即美国和中国之间应当是父子关系,儿子不可以得罪老子、不可以不听老子指挥……

还是本文开篇所语,单纯的批判一个胡适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问题是赴美留学,是那个诞生了胡适的晚清/民国时代。

随着游美学务处逐渐改造为留美预备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截止1924年,中国已派赴美留学生一千余人。

1924年,那正是中国时局混乱之际,为使庚子退款能够不被执政者用作战争军费,美国又在中国设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用作对其剩余千万美元退款的专项管理,而这些资金也被用作清华大学的建设资金与培养留美学生,使得中国的留美运动没有因为时局的动荡而停止下来。

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成立后,庚子留美运动继续展开,1933年新一轮的学生赴美留学继续………

1949年8月30日,毛主席曾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有被殖民记忆的国家,直接点明过:

“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

“我国许多有名的学校如燕京、协和、汇文、圣约翰、金陵、东吴、之江、湘雅、华西、岭南等,都是美国人设立的。”

“司徒雷登就是从事这些事业出了名,因而做了驻华大使的。艾奇逊们心中有数,所谓‘那些在宗教、慈善事业和文化方面团结中美两国人民的纽带,一直在加深着美国对中国的友谊’,是有来历的。”

“从一八四四年订约时算起,美国在这些事业上处心积虑地经营了一百零五年,据说都是为了‘加深友谊’。”

毛主席提到的协和,就是鼎鼎有名的洛克菲勒财团在中国的手笔。

1909年,洛克菲勒第一次派出所谓“东方教育考察队”对包括医学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机构作精细调查。

四年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其在《远东的教育及其他需求》中表态:对于远东的中国教育,将采取行动,包括医学教育和建好医学院。

1914年,洛克菲勒团队第二次派遣队伍前往中国考察,考察范围锁定中国的医学教育。前后花费四个月时间,访问中国十几个城市的医学院和八十八家医院,最终总结成一份名为《中国的医学》的报告,其中包括中国卫生现状、中国本土医院和手术等十个章节。

再一年后,洛克菲勒团队第三次前往中国,6月达成协议:用二十万美元购买早前由英国伦敦会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的“北京协和医学堂”的全部资产。

就此,新医学院定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文名PUMC(Peking UnionMedical College),成为了犹太财团在中国的第一个医学阵地。

2

留美预备高潮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两波,其一兴于20世纪初,止于1949年;其二兴于20世纪末,止于2012年。

2002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曾启动过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员合作培训尝试项目”。

当时的计划中,该项目分五年,每年由中美双方共同培训六十名中国高级官员。

美国方面要求,受训官员必须以中青年干部为主,要求参加者的基本情况是地市级或局级以上干部,本岗位至少两年工作经验,45岁以下(副省级可适当放宽),本科学历,具有相当于大学四级的英语水平。每期近三个月培训时间,入选官员先在清华大学培训一个半月,再到哈佛。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助理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丰富经济管理方面的最新知识,扩展他们的战略远见以及及时掌握管理方法,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变动中的公共政策环境。我们的课程将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应用、公关技巧、评估能力、领导艺术等方面,采取案例教学为主的方式。” 

事实上,早在80年代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里就出现了中国学员,有组织有规模是在1996年之后,其中有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

甚至,还有来自中国解放军系统的学员:2001年8月,二十五位中国大校及上校军官曾前往肯尼迪政府学院开始为期两周的进修课程。

另外,还有个别省市也与哈佛大学建立了直属培训联系,如北京市,在2002年3月时就至少有七位由北京市委组织部选拔考核的官员在哈佛大学学习。

自1998年至2001年入世起,短短三年间,北京市类似的国际交流项目就已有超过三百位官员参与。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其前身是哈佛大学的公共行政研究生院,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更名为肯尼迪政府学院。

政府学院从2000年初起设立了专门的亚洲部,管理以中国官员为主体的亚洲学生。

自9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界涌动起人员培训的春潮,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将自己辖区内的官员派到海外接受有关机构的中短期培训,甚至在各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攀比风潮,“谁赴美人数多,谁的执政姿态就更现代化”。

2001年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当时的培训热,提出了一项被外界称为是针对中国官员的最大规模的海外培训计划:中国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

恰巧,当时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院长约瑟夫·S·奈,正受聘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顾问委员。

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位负责人向媒体透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是教学机构,要进行培训,必须寻找合作伙伴。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成立才一年多,但清华的名气、哈佛与清华的良好合作关系,加上公共管理学院没有传统的思维定势,相比而言更能接受新的改变。”

当时,赛奇是哈佛最有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2002年大规模、成建制的赴美留学项目启动后,他主讲的“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课程是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中国官员学生们最爱听的课之一。

“资本主义世界最尖端的学府正在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治国之才”,这是海外媒体对该项目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赛奇教授是福特基金会——美国中情局的核心触手——的驻华首席代表。

关于福特基金会,我后文会说。

从2002年到2012年,这个项目共为中国培训了超过六百 名厅局级以上官员,其中有不少日后晋升省部级干部——这里面,也出过省部级的老虎,我就不提名了。

3

从1874年到1914年,注册的国际NGO的数量从三十二个增至千余个,其中包括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战以后,国际NGO在美国政府的领导下数量猛增,并且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显著的作用。

今天,国际NGO的数量已经超过13000个,其中有1/4是在1990年以后涌现出来的。

在1949~1978年间,中国与国际组织和NGO的合作非常少,意识形态高地也难以为帝国主义侵犯。

而改革开放以后,局面开始转变,中国逐渐广泛欢迎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支持。

197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之类的贷款机构和紧随其后的国际NGO开始在中国运作。

1988年,福特基金会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在中国特殊运营许可的国际NGO,基金会的中国项目主任彼得·盖特纳与国务院谈判,当时表示希望将其置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管辖之下。

仿效福特基金会的模式,首都北京逐渐形成了与外国机构进行项目合作的做法。

根据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的估计,在中国的国际NGO(包括注册的和未注册的)大概在1000~2000个。

1999年,福特基金会批准的项目中,涉及资产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共有2.466亿美元,其中用于社会和资源发展的有0.748亿美元,经济增长的有0.983亿万美元,人类发展和生育健康的有0.735亿万美元。

而涉及和平和社会共同公正的则有1.892亿美元,其中用于人权和国际合作的有1.074亿美元,用于治理和公民社会的有0.0818亿美元;涉及教育、媒体、艺术和文化的有1.139亿美元,用于教育、知识和宗教的有0.696亿美元,用于媒体、艺术和文化的有0.443亿美元。

从那一时期开始,从鼓吹“放弃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茅于轼,到鼓吹“去工业化”的雾霾纪录片《XX之下》导演柴静,再到去年的某部武汉封城纪录片,都能看到福特基金会的影子。

早在1955年,福特基金会就开始了对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学研究的资助,后来将资助的范围扩大到哈佛大学、加州伯克利等另外十二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中国学研究。

其目的就是吸纳中国社会中遍布在媒体(舆论系统)、高校(教育系统)的反共精英、自由派知识分子,策动颜色革命和政治颠覆。

2002年,福特基金会正式将触手伸进中国教育体制内部:PHE(Pathways to Higher Education)项目启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三十九所高校参与其中。

近十年后,2011年,来自六个国家的教育界代表在中国的西部重镇成都,召开“探讨提高贫困生发展能力”的会议,会议由福特基金会直接策划和组织。

成都,这个城市的特殊性我科普过很多次了。

2003年,福特基金会又宣布设立一项面向非洲、中东、亚洲、拉美和俄罗斯籍研究生的“国际奖学金计划”:十年出资三亿美元,执行该基金会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全球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其中两亿八千万美元用于资助3500名学生完成三年的硕士或博士阶段学习。

这3500名资助对象不论在哪国留学,都必须是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被认为在美国高校学生中人数比率偏低。

2008年3月20日,北京长安街东方君悦大酒店,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招待会,欢送在中国工作九年、即将离开中国的首席代表华安德(AndrewWatson)。

一位参加了这次活动的国内某知名政策研究所负责人在采访中曾向《瞭望》新闻周刊回忆:“整个招待会大概邀请了4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来自于中国各重要部门,有科研、教育、政策咨询部门的知名专家学者,同时他们过去也都接受过福特基金会各种形式的资助。参加者人数如此之多、层次如此之高、学科范围如此之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让这位经常参加高规格会议的人士震撼的是:“福特基金会自1988年在华活动以来,二十年花费了大概 四亿美元,也就是说,仅用四亿美元就获得了对中国学术界如此规模的影响力。”

也是在2008年,在福特基金会的参与下,美国组织了一起动静磅礴的反华反共活动,此处不多赘述。

十年后的2018年,还是在福特基金会的策划下,又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樊姓人、贺姓人、张姓人、萧姓人等齐聚一堂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研讨会”……

也是在2018年,或者说,“直到2018年”,在公安部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与北京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在京联合召开的“部分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座谈会”上,我们的教育部才对外宣布建立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审批机制,并与全国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了第一次针对性的座谈,此后我们才陆续出台了《高校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具体规定》……

除了福特基金会,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亚洲基金会、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等在冷战时期发展壮大、担负起白宫和中情局对外作战任务的NGO组织,无处不在的在中国领土上兴风作浪。

194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成立了“俄罗斯研究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哥伦比亚大学新创立的国际事务学院,专门针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政府策反活动。

1947年,卡内基资助了美国的六所大学发展国际事务和地区研究项目。

到1952年,这两个基金会已经为国际事务和地区研究项目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资助。

1953年,福特基金会向一百零四名年轻的美国人提供奖学金,资助这些人在国内或者国外从事有关亚洲和近东研究。其中,二十五人从事近东研究,五十一人从事南亚和东南亚研究,二十八人从事近东和中东问题研究。

此外,福特基金会还资助了一系列海外培训和研究,目的是要强化美国对外国地区高等院校的控制、深度渗透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系统、策动发展中国家的下一代塑成“美式思维”。

不要忘了,不仅有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的NGO,还有一大帮与美国财阀深度勾连的NGO,如默沙东艾滋病基金会、孟山都基金会、可口可乐基金会、花旗集团基金会、陶氏化学公司基金会、柯达慈善信托基金、摩根大通基金会、摩托罗拉基金会、加州联合石油公司基金会、德意志银行美国基金会等等……

在许多反华事件中,均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尤其是某些医药财阀控制的NGO,这两年的疫情中我们已格外熟悉。

根据刘佑平的研究,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到2012年之前),美国NGO组织对华捐赠输入资金规模约为两百亿元,其中17%注入中国民间组织,82%都流入了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及政府机构,分别为31%、30%和21%。

还记得那个著名的鼓吹“给中国学生减负”(实质是吃肉又砸锅、转移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矛盾)的教务系统大官吧,就是福特基金会的马前卒。

所以,回头望去,诸位还会为今天充斥在娱乐圈、演艺界、文化口、教育部、舆论场、新闻业的那些殖壬现象感到惊奇吗?

一切乱象的背后,都是历史深处意识形态的失序和政治火炬的熄灭。

1959年,建国仅十年,毛主席就曾忧心忡忡:“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中国人讲‘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英国人说‘爵位不传三代’,到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情形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啊?”

就在那两年前,1957年3月,毛主席致信周恩来、陈云、彭真、陆定一,要求:“大学、中学都要求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要削减课程,要恢复中学方面的政治课,取消宪法课,要编新的思想、政治课本,要下决心从党政两系统抽调几批得力而又适宜于做学校工作的干部去大、中学校工作,要赋予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以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1964年,毛主席又说:“如果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不能时刻提高警惕,不能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做得不深不透,各级领导权不是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而被修正主义者所篡夺,则我国还可能要走一段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我对“毒教材”的追问!

原创 李光满2022-05-28 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导读:显然是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路线出了问题,这才是根本性的问题,“毒教材”的出现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我们教育出了问题的一个表现。当教育严重西化,当教育被金钱严重腐蚀,当教育变成一个产业,当我们的教育变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还能正常吗?我们的教材能不出问题吗?我们还能培养出祖国所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吗?

最近,小学数学课本“毒教材”事件持续发酵,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应也是轻描淡写,根本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一事件到底有多严重?大家为什么要死死地揪着不肯放过?我想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第一,如此露骨的隐私部位裸露、性暗示插图出现在小学课本中,中国儿童从进入校园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这样的“启蒙”教育,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思想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心理启蒙和性暗示对他们未来身心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作者使用这种畸形的、色情的甚至带有某种挑逗的方式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这种“启蒙”教育,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我相信,作者在教材插图中使用孩子性暗示的画面绝不是无意识的,而是有意在传达某种心理暗示和价值观表达。

第二,与清华美院的眯眯眼模特形象如出一辙,这套“毒教材”中的中国儿童形象显得奇丑无比。孩子们每天面对暗示自己就是如此形象的教科书,潜移默化中,就会从心理上接受这种心理暗示,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形象,这就是中国人的形象。当他们长大后,会以这种心理和审美暗示去认知西方白人形象,不仅会产生民族自卑,而且还会产生崇拜、跪拜美欧白人民族的心理,最终认为自己民族是丑陋的,正如当年柏杨写那本《丑陋的中国人》一样,不仅告诉全世界中国人丑陋的,更让中国人自己相信中国人是丑陋的。

第三,其中一幅图中将中国国旗中的五星错位,这仅仅是一种无意识的错误吗?我最哀叹的是,这面五星错位的国旗竟然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存在了十年却没有一个人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十年中有多少孩子对我们的国旗产生了错误认知?另一个严重错误是其中一幅插图中的孩子穿的衣服上竟然印着美国国旗,一方面将中国国旗倒挂,一方面让中国孩子穿印有美国国旗的衣服,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吗?

第四,在国人的心中,教材是最神圣的,绝对不会出问题,可现在我们却发现教材一再出问题,比如我们教材中曾经将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撤下,还有中国历史上的大量民族英雄在教材中消失,却被换上西方的所谓英雄、名人,这说明什么?显然是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路线出了问题,这才是根本性的问题,“毒教材”的出现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我们教育出了问题的一个表现。当教育严重西化,当教育被金钱严重腐蚀,当教育变成一个产业,当我们的教育变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还能正常吗?我们的教材能不出问题吗?我们还能培养出祖国所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吗?

第五,这种“毒教材”是怎么通过审核的?教材编写组是由什么人组成的?我绝不相信这种教材在审核的过程中没有人注意到这些严重问题,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提出来?是因为这个编写组乃至审核组都有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还是有共同的利益?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最大的利益来教材,因为教材的印刷量十分巨大,你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会有十倍甚至百倍的利益,因此我相信这些年凡是进入这个领域的人或机构都是获利者,当我们的教材与这些利益集团捆绑在一起的时候,各种势力进入并占领这个阵地就不言而喻了,有人趁机占领我们的教育阵地,有人趁机捞取巨额利益,最后被牺牲掉的是我们的青少年。

第六,我觉得奇怪的是,这种教材竟然在我们的校园里存在了十年,却没有一个教师指出问题,也没有一个家长指出问题,难道所有教师对这些画面没有任何不适感吗?如果老师已经习以为常的话,那么家长呢?难道家长也觉得你的孩子每天面对和接受这些画面很舒适吗?如果说老师和家长都对此习以为常,都麻木不仁,那我只能感到悲哀,因为我们的教育病得太深了,我们的社会病得太深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病得太深了。

第七,香港回归后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教材出了问题,香港教材中几乎看不到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新中国的内容,甚至缺少必要的中文教育,这使得香港青少年严重缺失对祖国的正确认知,严重缺失对大陆的了解,整个教育严重英国化,最终出了问题。现在我们面对小学“毒教材”,我们会有怎样的担忧?在一部充满中国人丑陋形象、充满性诱惑、不珍爱中国国旗、崇拜美国国旗的教材会不会也让我们孩子变成那些参加暴乱的香港青年?

第八,儿童是中国的未来,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是,教材是教书育人的根本,教材如同我们建筑一座大厦的基础,基础出了问题,大厦就存在着随时倒塌的危险。正如我国最好的大学清华和北大培养的学生最后大多数都去美国和西方国家,没有家国情怀地向往西方世界,而且这种思想被所有学生和家长认为是一种正常的思想,这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出了问题,是我们的国民教育出了问题,是教材出了问题,从根子上说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出了问题。现在我们面对中小学教育中的“毒教材”,我们会不会有一种大厦不稳的巨大担忧?

第九,谁应该为“毒教材”事件负责?由于本次事件涉及在少年儿童中制作、贩卖、传播色情内容以及污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严重毒害儿童和青少年,因此教材的编写者、绘画者、审核者都应该受到法律的重处,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人教社的相关领导都应该以渎职罪论处,只有严处才能杀一儆百,才能清除将黑手伸向青少年教育的那些人、那些势力,才能让那些手握重权却渎职犯罪的官员们感到后怕。

第十,由于中小学教材事关中国的教育事业,事关中国的未来,我建议、在中央层面成立一个中央中小学教材审核领导小组,从战略层面,从教育思想上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清理、提出重新编写中小学教材的指导思想,并监督审定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毒教材”应该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国内外敌对势力不仅在我国搞颜色革命,而且他们还将颠覆我们国家的希望寄托于我们的后代,用他们的价值观和他们的国家利益改造我们的教育,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就必将失去未来。

美西方就是要让我们认为自己就是丑陋的中国人,而且还要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丑陋的中国人,让我们自我矮化,毫无自信,让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跪拜在他们面前,舔食他们胳膊上的汗液,成为他们的精神奴隶,这才是“毒教材”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军事上打一场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精神被摧毁,我们的孩子被敌人洗脑毒化,成为精神跪族和精神奴隶,自愿接受别人的奴役,如此我们将不仅输掉现在,更会输掉未来。

教材争夺战,争夺的是民族的精神和未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牢牢占领教材阵地,让我们的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事业所需要的可靠的接班人。

人先烂,教材后烂!

原创 孙锡良 2022-05-28 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导读:教育阵地,是所有人争夺的焦点战场,也是国家间争夺的战场,“教材”往哪里改,教育的重点就往哪里走,人的发展方向就往哪里确定,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走什么路,反什么路,教材都会说话,从幼年时代引导到青年时代,人的格局就定型了,这个国家的方向也就慢慢定了。

教材编写和审核其实是个小圈子的事,专家库的选定,各编写组的选人,都圈子化,都学阀化,一般人是插不进去的,“人决定一切“就是这么控制教材的。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讲,今天批评人教社的群众,没有一个有机会进入到“教材圈子“,但凡能进圈子的人,一定都在沉默或者在洗地。

教材圈子,如同其它各类圈子一样,都是“思想类聚“的产物,时代是资本化的,那么,教育圈子和教材圈子也必是资本化的,或者说,只有赞成资本化的人才可以进圈子。

经济方向上的资本化,意味着其它各个方向的资本化,这是大调。

人先烂,教材后烂!

文章的开头,我又得重复自己的“名言”——人决定一切。

用人方向不变,所有事情的发展方向就都不会变,让人民群众伤心的事绝不会变少,更不会停歇,只是热点在不断变换,似乎在改,其实啥也改不了。

有关人教社教材的事,具体问题,大家已经知道了不少。

可以认为,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悲哀,而是“人民”的悲哀,十多亿人民,被那么一些烂人玩弄着,并且还是长时间地被玩弄着。

可能是看到我爱管闲事,曾经写过几篇文章批评教材,故在某年被邀请参加“教材改革座谈会”,获得了8分钟的发言资格。

开完会以后,我就感觉到,教材的问题出在人,人烂了,教材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有实质改变,让我这个老实人讲8分钟就是个形式。

2020年,又有网友跟我反映人教社教材的问题,我跟该社联系后,说是会给我个回复,但最终啥也未收到。

那年的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官方人员和出版社人员,级别不可谓不高,教育部几乎所有主管教材的官员都出席了,人教社所有高层都出席了,似乎对教材出版是很重视的。

然而,在大家都感受“达到了目的“的时候,只有我这个坏蛋深感失落。

我告诉大家三个现场观感:

其一,除了我这个老实人,其他所有发言人都是泛泛而谈,没有一个人专心到过中小学认真调研听取中小学老师意见,没有一个人就教材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建议,空话连篇,套话连篇。

我认认真真地长时间到中小学调研,总结了大约90多条建议,涉及宗教、政治、文学、历史定论,中西方对比等,至少有万字以上,因时间太短,会上讲不完,只能把稿子交给了当时参会的教育部教材局领导。

其二,当时的参会者中有一位老同志,我暂且把他看成是有些党性的同志(曾担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他讲过自己的一些不满意。对哪些人不满意呢?对各科教材编写组的人员不满意,有些人想用西方教材改造中国教材,猖獗程度曾经不可抑制,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得向Z纪委某领导反映,最后才压住这些狂野人士。

其三,教材编写和审核其实是个小圈子的事,专家库的选定,各编写组的选人,都圈子化,都学阀化,一般人是插不进去的,“人决定一切“就是这么控制教材的。

在那个座谈会上,我谈了什么呢?

不想把90多条都复制,只给大家选取其中15条争议比较大的建议,也可以说是我内心最看重的教材改革方向性建议。

1、语文教材的文学名著要缩小西方名著的学习与考试份量。语文教材要有“文化对等”的自信思维,西方教材选多少中国文化,中国教材就选多少西方文化,学生想看西方名著是可以的,在课文后面的“延伸阅读书目”中可以推荐,但不放在必考内容中。

2、语文课文建议删除仍健在作家的文章,更不要涉及到名星,减少意识形态争议和隐形道德风险。比如说史铁生、贾平凹、 余秋雨和张抗抗等。【现在看来,这四人中至少有三人给中国社会留下了道德和意态污点,被我言中了。】

3、语文选材时,有两篇文章涉及圣诞节,而自小学到高中,没有一篇文章写春节。建议用中国春节或其它传统节日取代圣诞节的课文。

4、历史教材应增设延伸阅读书目。教材是知识纲领性组合体,只能供学生作粗线条学习,不是让学生做深入研究。纲要性的结论特别容易引起误读,相关结论的产生需要提供延伸阅读资料,不要给造谣者以把柄,某些人说共产党的教材有意隐瞒历史,隐瞒错误,其实是抓住了教材资料不完整的缺陷,新教材应该增加篇后阅读书目推荐。

5、新中国历史应强调整体性和集体性。新中国的成功是整体性成功,要更加强调承前启后,更少出现“特别是”这样的写法。新中国的曲折应以“集体责任”的形式出现,若强调具体领导责任,应扩大集体责任范围,不能由一个领导人负全责。后几十年腐败及黄赌毒等道德滑坡的历史曲折也要写进教材里面。

6、在讨论介绍新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建议设置“附录”介绍重要会议、重要项目、重大成就、重要讲话、重要数据。作为拓展证明材料,不作考试内容。

7、要坚持“史有出处”的原则。当前,一些公知误导大众的一个典型手法是有选择性地摘引史料,甚至有部分人假借外国的所谓绝密资料攻击教材内容,中学和大学教材的关键史事结论,建议也给出多方面对比史料,可以包含足够的外国资料,供学生课外拓展阅读。

8、政治课本应保持政治严肃性、稳定性和表述的规范性,政治语言不应该过度文学化,不能表现为单纯的报告和讲话文本格式。政治课本不应该写成时政讲座,可以提及,不宜过多展开,更不宜把中短期时事政策作为青少年政治观点培养的一部分,因为政策有失败可能。

9、道德与法律读本应该基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应该立足于中国法系,不能把道德与法律教育嫁接在西方体系之上。

10、宣传外国政治人物的太多。林肯、丘吉尔、里根、华盛顿、克伦威尔、甘地、拿破仑等等都作为重点伟人宣传,西方教材不可能这样正面宣传中国伟人。建议对外国历史上的政治人物均以拓展读物展现为好,不要以必考课文形式学习。

11、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描述太过简单。新中国初期最重要的二十多年,只用了9页篇幅做介绍,有刻意贬低毛泽东历史地位的倾向。事实上,这个阶段是最艰难的探索阶段,是为后时代打基础和找路径的阶段,是为新中国打开局面并确定国际地位的阶段,希望能增加这个时期重大事件的介绍。

12、教材中介绍科学技术成就时刻意淡化新中国前几十年,过度强调“国民经济的劫难”,对氢弹、导弹、卫星、核潜艇、屠呦呦诺奖项目、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历程、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想等新中国理论成就及工程成就不进行重点介绍。

13、论述毛泽东思想时,建议在青少年的教材中不要涉及“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提法。建议删除文中有关“毛泽东思想是集体结晶还是个人理论”的讨论设计,学生知识面太窄,不能辨析,只会误读。

14、在讨论中国腾飞的表现时,只强调“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不提前几十年贡献,那是不是意味着新中国前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与现在的幸福生活毫无关系?这个说法是不妥的,应该重写。

15、历史教材,政治教材,在讲解“世界多极化”时,都未谈及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及其在多极世界构建中的历史地位。难道“三个世界理论”不重要?难道这个理论不是毛泽东的历史贡献?

我今天摘选的这15条,条条真实,我的原稿是交上去了的,不会撒谎,不是马后炮。其它的几十条,是比较细的微观建议,就不一一展现了。

我为什么要强调“人先烂”?

教育乃百年大计,但凡有点知识的人,都明白这一道理。

教育阵地,是所有人争夺的焦点战场,也是国家间争夺的战场,“教材”往哪里改,教育的重点就往哪里走,人的发展方向就往哪里确定,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走什么路,反什么路,教材都会说话,从幼年时代引导到青年时代,人的格局就定型了,这个国家的方向也就慢慢定了。

近几十年来,大家都在谈“教育改革是所有改革中最失败的改革”,最失败在哪里呢?在教材。考试方法只是其次,学什么,考什么,学的有问题,考的只是结果。

“资本思想决定一切“的环境里,决定教材内容的”精英圈子“几乎是铁板一块,想撼动这个圈子是极其困难的。

有人认为,人教社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一定会成为改革的最好契机。

我不认为会是这样,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讲,今天批评人教社的群众,没有一个有机会进入到“教材圈子“,但凡能进圈子的人,一定都在沉默或者在洗地。

教材圈子,如同其它各类圈子一样,都是“思想类聚“的产物,时代是资本化的,那么,教育圈子和教材圈子也必是资本化的,或者说,只有赞成资本化的人才可以进圈子。

经济方向上的资本化,意味着其它各个方向的资本化,这是大调。

大调一定,凡不符合西化的内容一定会慢慢减少或退出,“丑化自己“和”西化自己“只是融入到西方世界之前的准备工作,把中国曾经认定的”真理“先否定,然后才能对新的”真理“进行再认定。把先前的新中国进行丑化,后人才愿意融入到美丽的另一个传说中。

当前,大家关注的是中小学,大学层面会更好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大学老师的圈子文化和学阀文化更加固化,耗费的财物更加惊人,今天就不展开了。

“教材风波“很快就会过去,只要这批”烂人“还主导着圈子,教材还会继续烂,只是”烂点“会转移扩散且更加隐蔽。

用人方向不变,教材问题不变。

除人民教育出版社还在打着“人民“的幌子,还有哪些界别的烂人在假以”人民“?

我不知道自己现在还能不能算人民中一员?看着这帮“烂人“主导着人民,我甚至不想享受这个权利,不想与它们为伍。

写于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

敲重点:“毒插图”背后是文化渗透危机

原创 谭吉坷德 2022-05-29 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导读:“毒插图”告诉人们:我们的文化边疆早已失守,文化殖民者不但早已登堂入室,而且早就将黑手伸向了我们的孩子。“毒插图”令人惊悚的是,连最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都不会放过,要从根上彻底湮灭这个民族的一切未来和希望。这需要多么大的仇恨。

不误人子弟是教育最起码的良知和伦理。“毒插图”暴露了一群人的丑陋,让全社会都明白一个道理,最好的教育,是教育教育者自己。

人教社的“毒插图”不是水平问题,不是鉴赏能力问题,这是被文化渗透和文化殖民后的严重教育危机。

从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文化教育开展殖民, 这是美国对中国100多年不变的国家战略。“毒插图”只不过是多年来这种文化渗透的成果之一。

“毒插图”告诉人们:我们的文化边疆早已失守,文化殖民者不但早已登堂入室,而且早就将黑手伸向了我们的孩子。

“毒插图”令人惊悚的是,连最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都不会放过,要从根上彻底湮灭这个民族的一切未来和希望。这需要多么大的仇恨。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过,“只要让我编写一个国家的经济学教材,我才不在乎是谁制定法律”。东方大国的教材掌握在完全西化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手里,这在人类历史上十分罕见。

小学课本应该是他们攻占的最后一块阵地。我们在很多小学都可以看到一句相同的话,“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毒插图”让人们看到了有人正在从娃娃抓起,正在给孩子们扣上他们要的那粒扣子。

美国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原子弹,而是它的文化霸权。美国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中国培养出了有史以来最多的信徒,并通过他们颠覆了中国的传统,分化了中国的社会,实现了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转基因。我们常常大讲文化认同,可是一直没说清楚,我们要认同什么样的文化。

“毒插图”事件并不复杂,这就是意识形态被渗透被殖民的结果;是美西方文化的中国“使徒行者”,利用他们掌握的资源开疆拓土的一个罪恶范例。在他们那里,“凡是西方的文化哪怕再劣质都是先进的,凡是中国的文化哪怕再先进都是落后的”。

从现代文明来讲,文化感染力和文化殖民是两个界限鲜明的东西。仅仅就在教育这个领域,像“毒插图”一样的毒教材可谓是遍地开花,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经典的教育沉沦。

“毒插图”不是人教社的全部糟点,几年前天涯论坛上有一个帖子《和平演变要从你的孩子搞起?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严重西化》,从那帖子的爆料和网友的补充中,能够看到一个领域全面西化的斑斑劣迹。

有一个很大的悖论长期存在。我们一直愤怒台湾,香港教材中的去中国化和歌颂殖民化,却对我们眼皮底下教材中的去中国化,去红色化,去崇高化通通视而不见,对于我们的教材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置若罔闻。

人教版的教材就是中国教材的天花板。人教版如此,其他的地方教材会不会走得更远,答案就在白纸黑字的教材上面。

有一个大学生在学校里被同学嘲笑了四年,原因竟然是在入学第一次升国旗时,他居然哭了。在这种嘲笑声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最后堕落。

正是这种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的成果,使希拉里狂妄地说出了那句话,“通过巧妙运用美国文化软实力,就可以轻松地控制中国”。

我们一直在强调“包容异质思维”,“一元主导,多元共存”;但是当外来文化强势到让我们走入民族自虐时,这已经不是文化的碰撞,更不是良性的竞争。这就是文化沦陷。

“毒插图”把中国教育狠狠地砍开了一个缺口,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文化失去了同化能力,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再强势,为什么我们总是打不赢舆论战,为什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输出乏善可陈。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要用广袤的市场来换取技术,而美国想的是如何用低端技术来换取我们的意识形态,如何成为中国人的精神牧师。教育和教材就成了他们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工具。从十年前的现状看,他们部分或接近达到了目的。

今天的世界是按照西方意志塑造的,全世界都活在美国的叙事体系之中。“毒插图”再一次说明,美国意识形态的代理人成功地影响着中国,并借助美国的舆论控制能力放肆地在这里为所欲为。

中国的全球化一直被定义为经济全球化,但是有一种内外合流的强大力量,锲而不舍地将其同政治和意识形态全球化捆绑在一起,在教育上完全把西方文化作为文明指标。这种对西方俯首称臣的文化投降主义,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堪称史无前例。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收效甚微,甚至有的时候被扭曲成了爱美国教育。人们的觉醒首先来自中国国力的上升,其次是近些年美国只当婊子不立牌坊彻底暴露了他们的虚伪。2013年的“毒插图”,9年后才上升为舆情事件,真正的“酵母”是时代的变迁。

学校不仅是社会文化场所,还是人类思想的“菜园子”;是寄托人民希望,播撒未来种子的阵地。中国教育的现状不解决,中国的精神崛起就是一句空话。

“救救孩子”要成为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主旋律。不清除“毒插图”产生的土壤,中国就没有未来。人教版教材仅仅重新绘制是不够的,需要“立即整改”的也不仅仅是人教社。

今天美国正在全世界搞“去中国化”,要把中国驱逐出世界产业供应链。中国也应该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上“去美国化”,清理自由派知识分子制造的知识假币和有毒教材。同时,面对宗旨使命,开展一场社会化的反思和内心拷问,重新思考教育的精神和使命是什么。

当然,这个话题完全超出了中国教育界的能力,在教育市场化的今天,这个领域每一寸空间中都笼罩着资本的逻辑。除了随处可见的“颜革”痕迹,甚至无法分清哪些是“境外势力”,哪些是“境内势力”。

请神容易送神难,意识形态领域一旦被占领,只有通过一个宏大的叙事史诗般的伟大运动才能够修复。这不是推论,这是180多年来一直被验证的历史。中国的教育,需要一次起死回生,需要在破坏中建设。

“毒插图”对应的是中国教育的文化现实。如果此事还不能引起社会的警醒和动作,那就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教育是任何民族的根本问题。“毒插图”的唯一正面意义就是它催生了人们的觉悟和觉醒,激发了全社会的危机感和愤怒。尽管改变的终点还很遥远,但是觉醒就是最好的开端。

疫情一波又一波,中国人民徒之奈何?

原创 杨 启2022-03-20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导读:从武汉疫情到现在,中医除了给西医擦屁股,一直在防疫措施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尤其是到了今天,大半个中国爆发的疫情,无数接种过疫苗的人群照样感染新冠,这些事实,说明靠西医手段建立免疫屏障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罢了。

文|杨 启

壬寅虎年春节过后,全国多地再次爆发疫情。新冠病毒,如同幽灵一样潜伏在神州大地,祸害人间。至今,新冠疫情已经肆虐全球两年多了。

回望这两年以来,我国从第一个大规模爆发新冠疫情的国家,到第一个基本战胜疫情的国家,只用了三个月左右时间。当全世界陷入到疫情的泥潭之中,我国却开始有条不紊地复工复产。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国早早就基本战胜了新冠病毒呢?

如果长期关注疫情以来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就不难发现,在武汉爆发的疫情大致经历过“疫情爆发→措手不及→西医抗疫无力→大量患者死亡→大量医务人员感染→中医出山→力挽狂澜→九州清零”的抗疫过程。中医由开始被排斥、被打压、被边缘化,逐步进入抗疫主战场,这才使得以武汉为主的全国抗疫大战,实现分点合围、各个击破、逐步清零的全国大胜利。为此,我还于2020年3月底专门写了《良心拷问:抗疫胜利,我们中国人最该感谢谁?》这篇文章,从社会制度、公立医院、中医瑰宝、国有企业、为人民服务等几大因素分析我国取得疫情胜利的主要原因。

本来以为我国在2020年春天疫情实现清零以后,我国只要守好国门,便可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然而两年过去了,疫情仍然一波又一波地屡次来袭。至今,疫情已波及大半个中国,长春、深圳等多个城市更是实行了封城封区的防疫措施。

分析这两年以来我国预防疫情的主要措施,完全是寄希望于疫苗接种,从而建立免疫屏障。在网红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广之下,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已超过32亿剂,接种率也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五,部分地区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可是,新冠肺炎不跟你讲情面,也不管你疫苗接种率有多高,说来就来,一次又一次打脸某些网红专家的信口开河。为了检测出新冠病毒的阳性,我国又实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核酸检测。如今,在某些人士眼里,接种疫苗和核酸检测俨然成为我国抗击疫情的制胜法宝。有的地方,还把疫苗和核酸当做尚方宝剑,以推行接种疫苗和核酸检测为政治正确,全然不顾当地的实情,出台了许多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防疫措施。可是,事与愿违,任你再高的接种率,新冠病毒该来的还会来,丝毫不给那些鼓吹疫苗接种的网红专家的面子。

观察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不乏大资本大财团的身影,一件本来应该利国利民的事情,似乎形成了利益攸关方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这个问题,在此不多说。

总结这两年多来的抗疫防疫经验,我国在抗疫防疫过程中大致是这样一种模式:

全民接种疫苗→核酸检测→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行→检测出阳性和无症状感染者→大规模消毒→强制隔离、封城封楼→再进行多次核酸检测→检测出更多阳性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靠中医药治愈患者→疫情清零

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发现,我国的抗疫防疫措施,主要体现出以下三点:

第一点,预防新冠肺炎主要依靠西医预防手段。

第二点,控制疫情蔓延主要采取封城封楼的隔离措施。

第三点,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时候才把中医派上用场,并很快实现清零。

分析以上三点,我们又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1. 在防疫和抗疫的过程中,西医所使用的手段,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基本上对预防疫情和战胜疫情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2. 封城隔离措施之所以能够实行,在于党组织一竿子插到底的制度优势。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存在对这一制度的过度滥用。

3. 从武汉疫情以来,直到今天,我国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战胜疫情,中医药居功至伟,是我国每一次能够实现疫情清零的关键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别诡异也特别奇葩的现象,那就是中医只有在发生疫情的最后环节,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前期的预防,完全沾不上边。中医如同一个只会给西医擦屁股、跑龙套的配角。

此情此景,让中医人情何以堪,让民族瑰宝情何以堪?

中医,是中华文化体系里最杰出的代表,是我国最为珍贵的民族瑰宝,也是一门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医学体系。中医它不但可以治疗包括瘟疫在内的各种疾病,更可以预防、消灭包括瘟疫在内的各种疾病。因为中医会从饮食、睡眠、作息、天气、气候、精神、心情、为人等因素来教人们怎么去预防疾病。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医可以治疗新冠肺炎更能预防治愈新冠肺炎,为什么不让中医参与到新冠疫情的预防之中来?为什么要耗尽国家社保基金去用西医那一套防疫模式。如果西医预防得了瘟疫,即使多花点钱也没关系,可是铁的大量事实已经证明这两年来的西医防疫模式已彻底破产。

从武汉疫情到现在,中医除了给西医擦屁股,一直在防疫措施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尤其是到了今天,大半个中国爆发的疫情,无数接种过疫苗的人群照样感染新冠,这些事实,说明靠西医手段建立免疫屏障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罢了。

如今之计,只有本着为国为民的态度,认真评估西医防疫手段的得失,重新制定符合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防疫措施,才是有关方面应该抱持的正确态度。

为了早日彻底战胜新冠疫情,我在去年10月底便提出在云南瑞丽建立我国第一个“中医防疫示范区”的构思,并发表在著名智库昆仑策研究院,可是,至今不见国家实行类似的措施。

如今,疫情在我国大范围蔓延,相关防疫机构和地方政府并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防疫措施让人民安居乐业,取而代之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层层加码,一次又一次的核酸检测。国家的大量资源就这样被反反复复地消耗殆尽,而疫情却始终无法避免。如此状况,着实很让人很揪心,也让人很迷惑。难道疫情是不治之症吗?难道我堂堂泱泱大国就这样臣服于区区一个新冠肺炎了吗?

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笔者虽然不才,但是看到两年以来官僚主义的任性作为和网红专家的拙劣表现,不得不再次发出呼吁:是到了抛弃西式思维,用中医瑰宝来抑制疫情的时候了。为此,笔者在参照“在瑞丽建立第一个中医防疫示范区”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建立中医防疫试验点的构思。

众所周知,这两年以来,外防输入是我国当前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原因是境外输入的新冠肺炎防不胜防、长期存在。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何不转变思路,在每一个出入国境的口岸城市建立中医防疫试验点呢。大致构思如下:

首先,由党中央责成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建“全国中医防疫抗疫委员会”,邀请全国高水平中医进入委员会,并由张伯礼、张忠德等抗疫英雄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其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具有出入境功能的口岸城市,借用各地现有入境隔离管控设施,建立防疫委员会下属的中医防疫试验点。

第三,对入境人员实行中医检测(望、闻、问、切等)和西医检测(核酸、CT等),分别按照中医和西医的检测标准检测出阴性、阳性、无症状感染者三个类型。

第四,根据阴性、阳性、无症状感染这三种类型,分别建立单独隔离区域、交叉隔离区域、混合隔离区域,然后通过实行不同的中医预防和中医治疗,大致分成以下几种方式:

1. 内服中药预防和治疗,比如甘草干姜汤、清肺排毒汤,等等;

2. 外用方法预防和治疗,比如香油、清凉油、风油精、大蒜等涂抹鼻孔、佩戴防疫香囊,等等;

3. 采用武汉李跃华医生的苯酚注射法;

4. 使用其它各种中医预防方法。

以上思路,是建立中医防疫试验点的大致构思。我认为,这是在我国现有防疫基础上,采取最为可行、最为有效、最为省力的防疫措施。倘若得以实施,相信中医一定会不负众望,为我国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困局打开一个新局面,从而找到一条中医预防、遏制、治疗新冠肺炎的最佳途径。

倘若这个构思能够得到国家认可并付诸实施,将为我国节约天文数字的防疫经费,同时成为世界上彻底战胜新冠疫情的国家,并可以向全世界宣传、推广中医药抗疫的经验,为中医药走出国门、造福世界奠定基础。

回望新冠疫情两年以来,区区一个新冠病毒,就给我国人民造成不可估计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损失。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华夏古国,却对它无可奈何。个中缘由,虽然让人费解,但是稍微琢磨,也不难理解其中奥秘。我们从历史中寻找到问题的症结。

1975年的一天,刚做了白内障手术不久的毛主席在书房看书,突然间就大哭了起来。这可把一同陪护的医生唐由之吓了一跳,因为病人在做完手术后,是不能哭泣的,有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在医生的安抚下,主席逐渐平静了下来。冷静过后,主席将他手中的书交给了唐由之,唐一看,书上写的是一首词: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南宋)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而导致毛主席嚎啕大哭的是“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一句沉痛千年的无奈呼唤。

毛主席熟读历史,他知道吴、东晋、刘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的达官贵族,只知道贪图享乐、逍遥快活,不但没有丝毫进取之心,还围绕家族利益勾心斗角,对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却不管不问。老人家作为具有非凡洞察力的政治家,很清楚未来的精英们是一副什么样的德行,想到此处,老人家深深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感到忧虑,进而情难自禁、失声痛哭。

如今,在面对持续两年多且看不到胜利曙光的新冠疫情,全国人民必须向有关方面发出灵魂拷问:

“你们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及时把中医药纳入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主导地位,还是重演“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历史噩梦,把防疫抗疫搞成资本的狂欢?”

人民将会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为何累被列强欺凌?感谢毛主席解放中国!

张志敏2022-05-29 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前段时间看了电视剧《觉醒时代》,看了以后就非常的感慨,当年的五四运动起因就是,我们是第1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可我们在山东的权利却要被列强从德国手中转交给日本。这是爱国的青年、学者们难以接受的,所以他们就发起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但更多的作用是在其后。

在当时,由于我们国力不如人,因此,我们也无法改变中国大地被列强撕裂的现实。因为没有强大的实力,我们根本无法让那些野兽离我们远点,它们反而越来越贪得无厌,越来越靠近。

无独有偶,只要我们用心,我们实际上也可以发现,后来的第2次世界大战,我们虽然也是战胜国,但我们却失去了蒙古,我们的东北有苏联的驻军,中长铁路和大连旅顺两个港口被苏联掌握。

而美国在中国的一些沿海城市也驻有它的海军,我们的空域对美国空军全面开放。

更加可怕的是我们的经济对美英全面开放,这就让物廉价美的美国产品得以倾销到中国,这让中国的民族产业被毁灭,因此在当时买办经济成为主流且非常红火,这也就为民国政府的彻底腐败、毁灭打下了基础。

而美国和苏联的如意算盘就是让中国出现国共对峙的局面,这样它们就好控制整个中国。

总之这就如同第1次世界大战那样,列强把手越来越伸向中国、来左右中国人民的命运。

我们是战胜国,但是在第一第2次世界大战中,我们的日子并不比那些战败国好过的多。

蒋介石为了窃取抗战的胜利,为让美苏支持他剿共、统一中国,因此他主动的对苏、美进行巨大的利益输送。

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失去蒙古,抗战胜利不久会出现惊人的通货膨胀原因所在。

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和我们在第1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遭遇的没多少区别,第1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进一步被列强撕裂,我们由此陷入到和日本的全面战争状态中,国家破裂的让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相关的列强也打着同样的算盘,所以我们失去了蒙古,陷入到通货膨胀、内战的境界中。

但这一次,他们的算盘真的打错了,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这不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陈独秀等人了,因为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局面,大家都看在眼里。

可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毛主席领导的中共就迅速去东北发展,毛主席利用蒋介石、苏联、美国三方底下见不得人的交易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让中共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

本来苏联和蒋介石方面已经达成私下的协议,蒋介石方面出让蒙古的全部和东北部分利益换得苏联人阻止中共进入东北,而中共在东北原来就有抗联等,再加上她一直是在敌后抗日,因此靠近东北的抗日骨干就被根本无视蒋介石和苏联私下交易的毛主席迅速调往东北地区,这下子蒋介石就慌了,所以请美军派船把士兵运到东北,而美国的介入就让苏联方面认为蒋介石方面在打破平衡,所以苏联方面也就放任中共在东北发展。

但由于初期中共在那里磨合的不够好,因此有了林彪的四平之败,但这样的结果也就换来了美国和苏联联手起来按住蒋介石。

双方的意图就是要让中国形成两股势均力敌的力量,这好让它们在中国获得利益最大化。

可没想到,经过土改而获得了土地、成为新主人的农民踊跃参军就让中共在东北地区迅速发展。而毛主席也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把国民党的主力吸引在东北就地解决,同时东北的辽沈、平津战役和南方的淮海战役是同步、协同发展的,这种平衡术就让两头都要兼顾的蒋介石因为被动应对而没能力集中力量应对危机,所以被毛主席给各个突破了。

相反,毛主席就很潇洒,当年他用一座延安空城把蒋介石陷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毛主席总结的就很到位,他说这就像两个斗拳师在打架,如果其中的一个不能放下包袱就有可能被对方击倒在地。也正是因为存人失地,到最后是人地两得,而蒋介石却相反,他要一座空城,结果失人又失地,整个就被陷进去。

等到双方的力量让外面的人能看出名堂来,为时已晚,国民党的主力经过三大战役已经在江北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这时候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苏联,都极力反对中国统一,苏联方面还派出特使米高扬到西柏坡阻止中共搞渡江战役,结果毛主席说宜将剩勇追穷寇,这就避免南北分治的局面再次在中国出现。

而当时主宰世界的几大巨头在第2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就一直有让中国陷入到第1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那种困境的思想。

因此,当年的重庆和谈和一战的巴黎和谈没多大区别。

几大巨头都想趁这个机会来教育当时在中国存在的两大力量,而重庆和谈也确实出现这样一种迹象。中共方面也因为最能当家的当家人去了重庆,因此在布局东北战略上确实出现点问题。好在毛主席立马发现问题,因此就电令改正。

是,日本投降后这种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不抓住的话,东北就无法被我所用,没有能够抓住东北就无法破局,就不能够有后来的大好局面,我们就不能够改变命运被他人主宰的局面。

日本投降以后世界上几大巨头和蒋介石都让毛主席参与重庆和谈,再加上中国那些民主党派和国内人民的呼声,因此当时中共的发展确实处在十字路口。

可没想到毛主席能从容应对,当然也有蒋介石急于求成让这种不好的棋局最终出现转机。

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一次次的找到了下残局的棋谱出来。

在渡江战役、全国解放以后,毛主席又到莫斯科从斯大林虎口夺食,当然这也是利用苏联和西方的矛盾结果,这也是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走独立自主道路的具体体现,是避免我们像出现第1次世界大战时候那样的局面出来。

斯大林因此也就不太高兴,所以就放任朝鲜的金日成去统一朝鲜。

因为他的如意算盘是,如果美国不干涉,那因为朝鲜和苏联交界的地方因为有铁路相通,朝鲜也有不冻港,因此在中国失去的就能在朝鲜那里得到补偿。

而万一美国方面介入,则朝鲜顶不住,那么金日成就会流亡中国的东北,到那时候中国人也被迫请苏联介入来对抗美国,到时候,中国人虎口夺食的还不还回去吗?

如意算盘算的非常好,可没想到毛主席竟然敢和联合国军较量,还打赢了。

这下就好了,到手的鸭子飞了不说,苏联人还被迫工业化武装中国,中国也打破了美苏建立起来的雅尔塔体系。

从此以后 我命运被列强主宰的历史就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完全避免了第1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的命运,我们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和自由。

同时还让已经被美国方面奴隶的日本人从此改变了命运,个中的奥妙就如同当年苏联被迫工业化武装中国一样,因为美国人需要让日本人顶到前面以减轻压力。

而抗美援朝不但改变了日本人的命运,还改变了南朝鲜人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台湾和新加坡的命运,因为美国人发现要联合这帮小弟来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为在当时它因为抗美援朝一战而变得异乎寻常的强大,如果不让这些小弟强起来,就很难对付。

这实际上也是一场战争给多方带来共赢的结果,因为美国人其实也没损失多少,中国的强大其实也为后来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这种斗争大家都赢的结果在人类的历史上确实比较罕见。

当然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意义是,我们不再像第1次世界大战的那样令人宰割,我们的命运我们自己主宰了。这就是毛主席最伟大的地方,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2021年的清明节,在此向毛主席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并以此文章来纪念他。

这次教材事件,我终于理解教员为何对文化文艺如此重视

原创 夏斐君2022-05-29 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通过这次教材事件,我终于理解了教员为何对文化文艺如此重视。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中,毛泽东大概是对文化、文艺、意识形态最重视的,也是这方面发言最多、著述最多的一位。

毛泽东认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能失败”,并不在于其经济基础首先被动摇,而在于其“文化合法性”率先丧失——实际上苏联就是如此。(《1964年9月21日与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的谈话》)

建国后,毛泽东对于部分领导同志最大的意见,就是认为他们过于埋头于具体的行政事物(包括经济问题),而不注意“文化领导权”问题。

他在1966年10月总结建国以来所发生在文学和文化领域中的讨论时这样说:“去年批判吴晗,许多同志不去看,不那么管。以前批判《武训传》,是个别抓,抓不起来。看起来,不全盘抓不行,这个责任在我。个别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他每次对文化文艺问题的介入,都表现了他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的独特理解和深刻观察,更体现了他从文化领导权的角度对于新中国文化和文艺的深广忧思。

一句话,文化领导权至关重要,如果这块阵地守不好,就无法在头脑和精神上真正站起来,头脑和精神上站不起来,很多已经取得的其他领域的成绩就要大打折扣,这个负面作用是乘数效应的、是指数级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一些眼前的、短期的工作。

毛主席当年说,中小学教材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高度重视!

斐君观点 2022-05-28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我们要下很大的功夫,用很多方法,把我们的青年、儿童变成朝气蓬勃,生龙活虎一样。有这样的人民,建立这样一个国家,那我们中国就了不起。要懂得人在幼年、青年的时候,正是性格、品质慢慢形成的时候,如果在这方面不会教育他们,将来的损失就很大。

——毛泽东,1953年

伟人用最简朴的话,讲最深的道理,把最远的方向!

1953年5月18日,中南海,中央政治局正在召开会议,一份来自教育部的请示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阅后,毛泽东询问道:现在编教材的人有多少?回答是30多个。毛泽东听后意味深长的说,这么重要的工作,30个编辑太少了,增加到300人也不算多。

毛泽东口中“这么重要的工作”,就是正在编写的全国中小学教材。

教育乃国之大计。在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下,祖国的花朵正在蓬勃生长。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也一直是中央领导人格外牵挂的大事。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就明确提出:教科书对国计民生影响特别巨大,要由国家来办。

当时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十分稀缺,国家建设各条战线都需要人才。但听说编写教材人手不足时,毛泽东很快作出部署,宁可把别的摊子缩小点,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

于是,一场辐射全国的人才大集结因教材而起。毛泽东亲自责成中央组织部负责选调,大批知名学者和文教干部奉调北京。

小小的课本,背后是党和国家的深深关切,是以叶圣陶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名家的潜心耕耘。

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最顶尖的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参与中小学教材编写,可谓群星璀璨。

数学有华罗庚,语文有吕叔湘,英语有许国璋,物理有严济慈,地理有竺可桢......

在那个白手起家的年代,在整个国家的对人材的殷殷期盼中,全社会的智慧,通过过一本本教材,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给百废待兴的国家播下了知识的种子;也给那一代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别放过一个坏人!毒教材涉嫌哪些犯罪行为?

原创 子夜呐喊2022-05-29 云阿云智库•毒教材事件专题

导读:5月28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插图事件道歉并发布整改说明;网友纷纷怒斥,“道歉有用的话,还要法律干什么?”

文 / 子午

全网怒怼毒教材,某些人就暗戳戳地出来洗地,大呼什么“‘那十年’重来”啦、“反智”啦。

美国籍作家洪晃说:教材插画没问题,是“家长意识形态”有问题,不能“灌输”一种审美。

某利益相关的网站,以家长和五年级小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学生”是五年级的智商、五十岁的语气)的口吻,指责广大网友搞“网络暴力”,反过来要广大网友反思:

“可能迟到但绝不缺席”的环球前总编又出来扮演“理中客”,喊网友不要作“政治联想”,极力回避事件背后更加本质的政治问题和阶级斗争问题;结合胡锡进以往言论,胡锡进最担心的还是群众因为这个事件有了政治觉悟、被“逼左”了。

尽管洗地的姿势各有不同,但特点却是出奇地一致,那就是避重就轻,淡化事件影响,掩盖毒教材严重违法的事实。而胡锡进所谓的不要作“政治联想”就离大谱了,故意画错五星红旗不仅涉及法律问题,也涉及政治问题。

即便是在上面的诸位人物心目中的“灯塔”国——美国(胡锡进也曾坦言希望自己出生在美国),在儿童读物上漏阴也是违反“分级”制度和相关法规的。

存留别人小孩的隐私照片都属于涉及“儿童淫秽内容”的违法内容了,更不用说在公开出版的教材上故意让男生露生殖器、“摸胸”、让女生露内裤这些极其卑劣的行为了;也别拿什么美国“开放、先进的性教育”说事,首先这是数学教材不是“性教育”读本,其次“性教育”读本上的生理结构图跟故意露阴是一回事吗?“毒教材”究竟是“性教育”还是“性犯罪教唆”?

5月28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插图事件道歉并发布整改说明;网友纷纷怒斥,“道歉有用的话,还要法律干什么?”

网友话音未落,5月29日早上,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治日报》官方微博就刊登了微评,说出了网友心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只是大张旗鼓地道歉整改,而没有深挖根源、没有人因此担责,以后“毒教材”“毒绘本”事件恐怕还会发生!警惕不良价值导向披上看似“美好”的伪装向孩子下“读手”,问题教材整改不能止于道歉!严查各环节失守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才能发挥更大警示作用!

笔者不希望《法治日报》和司法部门仅仅“评”一下,而是切实地行动起来,全国亿万双眼睛都在盯着你们看呢?

笔者抛砖引玉,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现学一遍法条,我们来认真讨论一下,毒教材涉及的各路当事人究竟涉嫌哪些违法犯罪行为。

1988年12月新闻出版署发布实施的《关于认定淫秽出版物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对淫秽出版物提出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定标准,其中第二条列出了七种具体情形:

第三条进一步指出:

色情出版物是指在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其中一部分有第二条一至七项规定的内容,对普通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毒害,而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出版物。

第六条给出了认定的范围:

本规定所称的出版物包括书籍、报约、杂志、图片、画册、挂历、音像制品及印刷宣传品。

将这几条规定结合起来看,在数学教科书插画里面故意画出男生生殖器,故意画出女生露出内裤,故意画出捉迷藏时摸胸、掀裙子,能否认定为“淫秽出版物”其实也就很清楚了。

那么,插画设计者涉嫌什么样的罪行,应当如何处罚呢?

刑法第363条规定: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364条规定:

……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显然,作为教材插画制作者的“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涉嫌向未成年人制作、传播淫秽物品,属情节特别严重;

虽然我国实行的是义务教育,学生不必自费购买教材,但这笔钱是公共财政向人教社支付的,也没有证据显示吴勇工作室是无偿制作插图的,所以“以牟利为目的”的情节认定也是成立的。

既让如此,那就应从重处罚,应对插画具体设计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人教社的相关负责人作为涉事小学数学教材的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的具体执行方,也应当按照363条之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人教社和“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是本起案件的涉事单位,按照刑法第366条规定,除了应对单位判处罚金,还应追究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相关刑事负责:

【单位犯本节规定之罪的处罚】单位犯本节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三百六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天眼查搜索到的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没有相关的工商登记信息。那么问题就来了,人教社是如何将小学数学教材的插画设计项目外包给一家三无企业的?这里是否涉及违规招投标、合同欺诈等经济犯罪问题?

争议教材封面设计者吕旻,被网友扒出系统编教材的艺术设计总顾问吕敬人,吕氏父子还共同持股一家公司,其中吕敬人担任监事,吕旻担任法定代表人;那么这里是否涉及人教社内部的腐败及利益输送等犯罪行为?

此外,出版行业的专业从业人士指出,出版一本图书都要经过“三审三校”的严格流程:

“出版一本图书要经过三审三校的严格流程,即一本图书产生之前,要经历责任编辑、副编审、编审三次审稿。此后,还要在校对部门经历3次校对,最终才能出版。”

那么,问题插画从提交到出版,经过这么多环节、这么多人的审校,难道都没有发现问题吗?那这本身就是很大的问题了!相关审校人员及主要负责人是不是涉嫌“渎职罪”呢?问题教材堂而皇之第使用了近10年,负责监管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是否也涉嫌“渎职罪”呢?

毒教材的问题远不仅仅限于人教版的数学教材插画,笔者庆幸的是笔者孩子所在的学校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这也是笔者很早就关注到教材问题却没有首先注意到数学教材的原因。

但不论是数学教材,还是别的教材,抑或是什么推荐“读物”、“绘本”,问题背后的运作机制、形成原因都是有着相似性和共通性的。

所以,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笔者非常愤怒!

多的话也不说了,笔者只希望能看到“依法治国”的生动案例,希望问题能够一查到底,不冤枉一个好人,但更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毒教材的背后,是一潭深不见底的臭水深渊?

子夜呐喊 2022-05-29云阿云智库•毒教材事件专题

导读:难怪为啥不怎么提什么和平演变了。反而大吹什么和平演变对我们失效了?搞了半天,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声东击西?欲擒故纵?还是调虎离山?内外勾结?沆瀣一气?一丘之貉?

以下文章来源于江湖歌行 ,作者王长安

文/东方白

昨天,“毒教材”东窗事发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背后的龌龊和肮脏,在被阳光照射进去后,那是个越发恶臭难闻。

在热度终于爆了后,大批媒体突然跟进,将事情引向所谓“审美”讨论。

笔者总觉着,哪里有些不对劲。

并不是笔者心里阴暗,整天想着搞事情。

而是在关注这件事动态发展后,觉得这事件的主要问题,根本不是所谓“审美”问题争议。

这点,在昨天的文章里也作过论述。比如存在“漏阴”、“性暗示”、“性骚扰教唆”等等大片色情问题。

没想到,今天事情发展走向越发深入后,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也不幸的间接论证了笔者的想法。

是的,除了涉及违法犯罪的色情问题以外。

已经引起关注儿童教育的各界群众人士,开始顺着这条链子往下摸,那是越摸越恶臭,越挖越惊心。

五星红旗是我们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每个人心中最为庄严、神圣的事物之一。

之前在设计课上,笔者准备用国旗和地图做为素材时。

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了,说用国旗和地图的确不错,但是要注意国旗和地图的细节。

可在我们层层审核、最高标准之一的严肃出版物的小学教材中,竟然都能乱画?

最令人发指的,还是呈现成某种极其特殊,具有令人一眼就会产生“不好联想”的象征形态。

就讨论其它了,最起码这是将国旗法置于何地?

最令人窒息的,还是在这些类似教材中,并不是个例,似乎已经泛滥成灾、习以为常了?

是的,在另外一种教材中,出现了一个比乱画“国旗”更加明目张胆、丧心病狂的事件。

以前,国外一些品牌和公司、人群,处处在我国地图台湾上做手脚,引起了广大爱国群众的抵制和谴责。

这下,倒好?我们“自己人”,在国本教育上直接来的更狠?

不但台湾没了?海南和藏南都没了?

更令人可气的,不知是何居心,还将友好邦邻老挝化为一体了?

不错,这个不是越南,是与我们历来交好的社会主义国家老挝。

按照西方某些国家这些年,历来宣传的舆论导向和尿性来看,这不就差直接点名道姓,就你们两个是“邪恶国家”了?

除了这些已经事关国家安全的以外,更阴险和防不胜防的是,各种从细小处掺沙子和搞破坏的润物细无声的极其下作和恶心的手法。

比如新版新华字典事件:

我家亲戚孩子的字典和我的字典。

原来我们的字典不一样,不只是个段子?

而是早就润物细无声的给你娱乐化,然后悄无声息地搞定了?

真是不得不服。难怪为啥不怎么提什么和平演变了。

反而大吹什么和平演变对我们失效了?搞了半天,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声东击西?欲擒故纵?还是调虎离山?内外勾结?沆瀣一气?一丘之貉?

就连网友日常乳发的法国人,都知道《最后一课》的意义。

前些日子,乌克兰《孙子兵法》事情还上热搜。

不过依我看,乌克兰临时抱佛脚,孙子兵法和三六十计是还没学太会。

但某些西方国家不得不说,那是学得那是不得不叹为观止了,不得不说声服气。

更是深得逆练马列毛的精髓。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交替,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这就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以前,西方某些势力是期待能毕功于一役。最后发现太过自大和狂妄了,这下倒好,明白过来后,这是深得马列毛精髓了。

打起和平演变的“持久战”来了。

其实,这些还算摆在明面上的,只有工作认真一点,还是不足为虑,可以应对的。

最怕的还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阎王殿”呀!

是的,这种毒教材是怎么可能上的了层层把手、审核的关卡的?

其背后的故事不得不说精彩万分,却也老套难闻。

是的,还是某些领域已经学阀化严重到都不会像当年“瓜分公有”那样,还要小心谨慎、名正言顺的打着大旗来干恶心事了。

说直接点,现在这些玩意已经飘了。当老爷习以为常了,自以为是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了。

所以,演不都不怎么演,随便糊弄了事了。

这不,现在一经阳光照入,那漆黑恶臭难闻的“井塘”,是怎个令人气到发笑。

教科书封面显示,版式设计是“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两名封面设计中的吕旻,其父吕敬人正是吴勇的恩师,即统编教材的艺术设计总顾问。

而经新黄河记者检索发现,在中国裁判文书网4月1日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并没有“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这一实际的单位。

厉不厉害,都没有这个单位存在?这么重要的项目,人家装都不想装一下,就这样搞定了,怎么了?

据明德先生和秦明同志搜集:这个吕敬人,父亲吕叔陶是旧上海商人、自称参加过“淞沪会战”保家卫国,明德先生搜索发现一个名叫吕叔陶的家伙却在1942年10月日寇侵占上海期间,在日伪统治下注册了一家名为“大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

而吕敬人兄弟五人。其中三个都在国外,大哥吕立人是日本东京工学院教授、二哥吕吉人是美国专业画家、四哥吕达人则是美国摩根公司经理……

瞧瞧,什么叫“世界公民”呀?

这些其实也不算啥,顶多是人家既要当那啥,又想立牌坊,好装“君子”而已,毕竟这样容易吃得开。

但,不得不让人愤怒的是,这些学阀买办玩意搞死、搞臭“圈子”,大谋私利也就罢了。

更可恨的,还是荼毒我们的下一代和教育。

没错,人家不但做了着顿“毒饺子”,还硬生生的要指鹿为马,明目张胆的说它是“好饺子”,然后还要让我们的学生、下一代心甘情愿笑着地吃下去。

这是张河蟹必杀图

没错,这就是当年操作教材后,立刻马不停蹄的让自己的学生写的吹捧自己这番作品的硕士论文。

而论文的内容,那真是个比“和平演变”还“和平演变”。大家有兴趣可以私下去查看,放不出来。更有意思的是,产自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这背后还真是千丝万缕,盘根交错到让人眼花缭乱。

而这仅仅是当下这一事件的恶心背后,而这些背后的背后……比如,事件中心之一的吴勇背后……

相比起来,某民教育出版社已经灰溜溜赶紧偷偷撤改下——售卖高价的电子产品等事都算是“小事”了。

虽然,这件小事也并不小。

茶毒新疆的“恐怖、分裂主义”教材流行了十三年。

而这“问题多多”的,也已经流行十年之久。

要说,竟然敢如此猖獗,说明背后的网应该是深不可测,可为什么都会暴露呢?

只能说,在多年不断的正面与反面的教育中,已经被知识渐渐武装起来的劳动人民,没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

而某些恶臭群体,却在长年霸占和沉迷这种特权的“神经爽”中,早就老朽无能、不思进取,不堪一击,终渐渐被不断前进的时代所抛弃。

十八地狱,终是要被打破的。

最后,还是让我们好好认真思考老人家当年的那句良言警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好好学习,就会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容易上当受骗。

不天天向上,只会渐渐沉迷于腐朽的泥潭而不可自拔。

对“毒教材”一定要一查到底,追责严惩!

原创 李光满2022-05-29 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导读:连对错都不敢承认,更遑论定性、追责、问责、处罚、严惩,这种不分对错,不问是非,不追责,不问责,不处罚,不严惩的做法,是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吗?是对教育负责任的态度吗?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任的态度吗?显然不是。

“毒教材”引发广大群众强烈关注,教育部终于有了回应。但这个回应却并没有让群众满意。

5月28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新教材。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二、教育部立即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是教材内容、插图等,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三、畅通中小学教材问题快速反映通道,欢迎社会各界随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将认真研判、及时处理。教材问题反映邮箱:jcwt@moe.edu.cn

大家会不会感到奇怪,教育部的意见完全回避了这一事件的性质,甚至都不提这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要求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难道这一“毒教材”事件连问题都算不上?都不需要进行调查?更不需要追责?

当天,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发布消息,称“近期,我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在网上受到批评和质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教材质量的担心。我们进行了认真反思,深感自责和内疚,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对于大家对我社中小学教材的关心表示真诚的感谢。然后提出了整改措施:我社已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整改工作:一、启动相关工作,到今年9月1日前全面整改到位,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按时使用新教材。二、按照有关规定和流程,在全国范围内重新遴选优秀设计团队,对小学数学全套教材所有插图进行绘制更换。三、在重新绘制过程中,我们将专门听取社会各界尤其是一线师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四、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完善机制,对我社其他教材进行深入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跟教育部发布的消息如出一辙,仅表示“我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在网上受到批评和质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教材质量的担心。我们进行了认真反思,深感自责和内疚,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样没有提这是一个问题,仅只是说小学教材插图在网上受到了批评和质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教材质量的担心,甚至都没有表示这种批评和质疑是对是错。

连对错都不敢承认,更遑论定性、追责、问责、处罚、严惩,这种不分对错,不问是非,不追责,不问责,不处罚,不严惩的做法,是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吗?是对教育负责任的态度吗?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任的态度吗?显然不是。

5月29日,法制日报发表微评:#毒教材整改不能避开追责问责#!“5月28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插图事件道歉并发布整改说明,#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全国中小学教材#。然而,一句道歉、一个整改承诺就够了吗?单从法律角度来讲,我国出版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出版、进口含有禁止内容的出版物,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只是大张旗鼓地道歉整改,而没有深挖根源、没有人因此担责,以后‘毒教材’‘毒绘本’事件恐怕还会发生!警惕不良价值导向披上看似“美好”的伪装向孩子下“读手”,问题教材整改不能止于道歉!严查各环节失守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才能发挥更大警示。”

这一仅有300字的微评虽然很短,但说到了问题的要害。“一句道歉、一个整改承诺就够了吗?”这一问问得何其好啊!这篇微评至少说到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不深挖根源,没有人担责,“毒教材”“毒绘本”还会发生。三是问题不能止于道歉,要严查各一节失守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昨天,我在《我对“毒教材”的追问》一文的第九问写道:“谁应该为“毒教材”事件负责?由于本次事件涉及在少年儿童中制作、贩卖、传播色情内容以及污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严重毒害儿童和青少年,因此教材的编写者、绘画者、审核者都应该受到法律的重处,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人教社的相关领导都应该以渎职罪论处,只有严处才能杀一儆百,才能清除将黑手伸向青少年教育的那些人、那些势力,才能让那些手握重权却渎职犯罪的官员们感到后怕。

不查清原因,不对这一事件进行定性,不对主管部门和人教社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追责问责,不进行深刻反省,仍然将后续的教材编写工作交给这些人去做,他们能够干得好吗?人民群众能放心吗?

中小学教材到底有多重要?从1953年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专门布置新中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可以看出中小学教材编写的重要性。

1953年5月18日,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文化教育工作,毛主席在谈到教材编写问题时说:“目前三十个编辑太少了,增加到三百人也不算多。宁可把别的摊子缩小点,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确定补充一百五十个编辑干部,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决配套。”可见毛主席对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是何等重视。

随后中组部调集大量专门人员参与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他们是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包括了教育家叶圣陶、语言学家吕叔湘、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严济慈、地理学家竺可桢以及吴伯箫、戴伯韬、辛安亭、张志公、陈伯吹、陈乐素、张毕来、邱汉生、许国璋等知名学者,他们当中有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也有美术家,都是一流的学者和人才,不少学者身兼教育家身份,其他人员也有很多是长期从事教材编辑和出版工作的。叶圣陶曾说:“编写教科书,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要像蜜蜂那样,吸取百花精华,酿出蜜来,我们要吸收有关知识。”

中小学教材是如此重要,而今天我们看见现在的中小学教材出现如此严重问题,能不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愤怒和忧虑?问题出现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的回应又是如此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既不谈问题,又不谈追责问责,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态度怎么能让大家放心?

我在昨天的《我对“毒教材”的追问》第十问写道,“由于中小学教材事关中国的教育事业,事关中国的未来,我建议、在中央层面成立一个中央中小学教材审核领导小组,从战略层面,从教育思想上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清理、提出重新编写中小学教材的指导思想,并监督审定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中小学生,要像当年毛主席重视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一样,抽调最优秀的教育家、科学家参与教材编写工作。不能让一批官僚去编写中小学教材,不能让一批商人去编写中小学教材,更不能让一批夹带私货的“恨国党”们去编写中小学教材,否则我们将面临失去未来、亡党亡国的悲剧上演。

因此,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毒教材”事件进行定性,进行深刻反思,一定要一查到底,一定要严肃追责,一定要依法严惩。

诡异超出想象:竟有人在为问题教材插画卖力洗地

原创 明人明察2022-05-29 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教材问题,没有全民关注,是很难得到彻底解决的。

最高层这些年也很重视教材问题,要不,那些已经消失的红色经典也不会回到课本。这背后有多少博弈,应该超出我们的想象。

但依然有人在教材上动手脚。问题只要不搞大,他们就不怕,总有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旦有全民关注,那形势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他们做任何手脚,都会被及时发现,并且聚焦在公众视野面前。

有人想通过教材搞意识形态渗透,他们最怕的不是内部的那些审核机制。搞定某些关键岗位,他们就可以可以欺上瞒下,十年不被发现。他们最怕被几亿双、十几亿双眼睛时时刻刻盯着。他们再想在教材上动手脚,难度和压力就太大了。任何搞鬼的人,不管他们自以为多么有势力,最怕的就是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教材问题的性质也是舆论战、认知战,而且是对手渗透到了我们意识形态最核心地带发起,把目标对准了我们的孩子,对准了民族的未来。

对付这种针对教材的舆论战思想渗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人民战争,人民群众、广大家长关注教材问题,并自发查找家里各种问题教材和青少年读物中是否存在类似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反映情况,对教材进行时时刻刻的、无处不在的监督。

多年来,他们一次次得手,就是关注的人太少了,他们才无所畏惧,有恃无恐,总是有机可乘,有空可钻。

没有全民参与,教材舆论战很难彻底打赢。即使从2005年算起,到今天也快20年了。不在这里做手脚,就在那里搞事情,总有审核监督机制失灵的时候。

所以,不要小看我们每个人的键盘鼠标、手机终端,现代社会,面对混合战,这就是进行自卫的武器。

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不被问题教材污染心灵,需要全社会,包括每个家长开始重视起来。也就是毛主席说的“人人起来负责”,才能让那些想对孩子下手的人无机可乘。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没有家长会容忍自己的孩子被问题教材影响到心理健康成长。要让问题教材无处遁形。即便是那些人还在那些能够影响到教材的位置上,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有最高层重视教育和意识形态问题,再加上希望自己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亿万家长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反映,可能是目前最快行之有效的办法。

希望这次全民关注,全民愤慨成为彻底解决教材问题的起点。中国人很久没这么生气了。在孩子身上动手,触了家长的逆鳞,也超越了民族的底线。这次的社会舆论胜势,给教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大的民意条件。

坏人不能放过,机会不能错过。

教育,历来是思想渗透的重点领域,这里永远没有意识形态真空。教育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甚至比媒体还重要。美国对苏联的意识形态渗透成功的关键一步,是主动跟苏联提出了交换生计划。后来对苏联意识形态形成整体性摧毁的关键人物,就有美国帮苏联培养的交换生。美国最终还是通过教育,找到了颠覆苏联意识形态大厦的突破口。

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他们对于传播思想,很有章法,也很有耐心。而且,他们在国际领域掌握着绝对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可以通过学术标准,奖项设置,引导目标国的学术考核机制,引导知识分子主动接受西方要灌输的价值观。

西方国家设立的电影和文学艺术奖项评选,就普遍存在着以西方价值观作为奖项重要标准和门槛的现象。

为什么丑化中国人形象的影片能够得电影大奖,抹黑新中国的文学作品能够得文学大奖,奥秘就在这里。西方需要的是一个符合他们刻板印象的中国,而不是真实的中国。

他们甚至要影响中国人的审美标准,让中国人以丑为美。去年清华美院爆出的眯眯眼事件,就是西方审美观渗透到中国高校艺术领域的典型事例。

伪娘文化的兴起,细究起来,也是西方对对亚洲国家审美进行的一次渗透。资本的力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西方国家自己的明星美女形象,大都是大眼睛,没有什么眯眯眼。好莱坞出品的电影作品中的男主角形象,高大威猛充满智慧和力量,哪有伪娘?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形态包括审美标准被对手影响和控制。虽然润物细无声,但足以致命。

意识形态,不是与我们普通人无关的事情,意识形态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影响和控制意识形态最好的入口就是教育,教育最好的入口就是教材。

教材问题是民族国家意识形态最柔软之处,一旦失守,也是最致命的地方。以中国的人口基数,一个问题教材就可以影响亿万孩子。这是其他任何思想渗透手段,都没有办法能比的。

但这一块恰恰我们守护的力度还不够。这意味着很大的国家安全风险。教材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我们真的输不起。家庭输不起,民族也输不起。

在保护孩子问题上,从家庭到国家,利益完全一致。我们都是孩子的家长,或者将来成为孩子的家长,不管平时有什么观点上的差异,存在着什么内部矛盾,在保护孩子问题上,应该做到立场一致。

能够从教材入手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发动进攻的,把目标对准孩子的,是最危险,也是最可恨的敌人,是货真价值的人民公敌、国家敌人和民族败类。

前段时间有些事情,让公众注意到经济买办问题。这次的教材插画事件,会让很多人关注到文化买办问题。他们对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家没有感情,他们对中华文明和自己所属的黄色人种充满鄙视和不自信;不但盲目崇拜西方,做起了反思怪,还要利用手中的教育资源引导中国的孩子和他们一样。

这次的插画事件,很明显是文化买办渗透到我们的教材核心部门,对于中国孩子实施的一次思想渗透行动。我们能够想到的西方意识形态中特别颓废、有毒的元素,几乎在这些问题插画中都能找到。可见,插画的创作者和审核人员都是用了心的;否则,不会把这么多负面元素集中在一起呈现给孩子们。

这么大一件事,光盯着吴勇和他的那个没有注册、事实上不存在的工作室是远远不够的,尽管他确实罪无可赦。

有一句话说,当你发现了一只蟑螂,说明家里已经有一窝蟑螂。

吴勇和他的工作室只是那个链条上的其中一环。我们不能盯着一只苍蝇,忘了更多、更大的目标。

对文化买办现象,关注差不多有十年了。以前是很少的人在关注,后来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次事件终于引发了全民关注。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面对舆论战,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从非常的被动到更少的被动,从绝对的被动到后来的有攻有守。

以前是媒体圈的文化买办现象被关注的比较多。早几年有一个“公知”现象,那就是文化买办的代表。

公知这些年从互联网这种信息公开的平台,慢慢退潮了。这才有了网络的日渐清明。十年前的网络空气,和现在是没法比的,那真叫一个乌烟瘴气,邪气盛行。

公知主导网络话语权的时代,可以说一去不复返了。还记得2020年的方方日记事件吗?那是文化买办最后一次主动大规模成体系的向中国发起意识形态进攻的舆论事件。那是一次互联网史诗级的战略转折。以后,在一次次网络舆论事件中,公知们好像再也没有占过上风。

有了互联网意识形态保卫战的初步胜利(远非彻底),才有了对教育领域文化买办进行清理的可能性和条件。没有互联网的东方压倒西风,教育领域内买办的问题是很难引发广泛关注的。没有广泛的关注,光靠教育部门自己发现自己处理,不可能有解决的机会。

教育是西方最先对中国进行思想渗透的领域,这个领域的文化买办含量可想而知,而且教育战线的文化买办,和媒体圈比,隐蔽性更强。他们直接面对价值观塑造期的学生,利用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尊敬,往往产生的破坏性会更大。

需要把教育置于互联网舆论监督的聚光灯下,隐藏在教育战线里的文化买办,才一个个无法遁形。

只要关注的人多了,无论文化买办是通过讲台还是教材对孩子进行西方价值观影响,都会暴露在舆论聚焦之下;不想暴露的,不得不收敛。

这几年,有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上课给学生放毒的视频被发到了网络上,才让这些三观有严重问题的老师,引起了重视,得到了处理。说明现在高校的学生,已经开始有了对于这些乌七八糟西方精神糟粕的警惕性和免疫能力。

利用互联网舆论给教育治理整顿提供舆论动力,用人民战争的方式打败对手利用文化买办对中国发起的教育和教材渗透,用网络监督的方式打破一个个抱团的文化买办隐蔽小圈子,这恐怕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这次爆出的材料插画问题,甚至包括以前发现的教材问题,远不是教材问题的全部。

这两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在网上晒出了他们新发现的问题,更加地令人触目惊心。有网友就感叹:“我们原来以为我们总结的算是多了,没想到依然是冰山一角”。

借助这次教材插画事件提醒,很多家长发现了教材以及青少年读物存在的更多问题:

1、公然诱导崇美情结的:

2、缺少了台湾、海南岛和南海九段线的中国地图:

3、或明或暗的日本元素:

4、一些奇奇怪怪让人看了感觉不舒服的话:

5、还有这样令人看了极度不适的:

6、残忍血腥的元素:

后台读者还发来这么两段文字,对这些我本人不太了解,就发在这里吧:

还有比这更腐的文化,没有被上层建筑领导和家长们注意的是网络的和纸质的同性恋小说、动漫,原耽小说系列的,百合小说系列的,耽美小说系列的,这些同性恋小说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炒得热得很,传阅,讨论比课本还多,对孩子们的毒害超出你的想像,整天迷恋这些书籍,对正能量的书不喜欢,不明真相的大人们还在夸自己的孩子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手机在手,啥子都有,同性恋小说,同性恋歌曲,同性恋视频无奇不有,恶心之极!让这些心志不成熟的娃身心遭到严重的伤害,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判逆的孩子?为什么出现那么多走极端的孩子?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忧郁的孩子?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不想耍朋友、结婚生子的孩子?

你们还可以观察一些书店卖的一部分书,是不是密封了的,有的甚至写的青少年模式,然而里面却是些不三不四的腐文化书。当然孩子们心里出问题,有的说是学习压力造成的,尽量减负,我只能说学习压力只是造成孩子身心不健康之一,腐文化和暴力文化毒害更甚之。希望国家和有良知的网管及有关部门重掌出击,严打网络腐小说的作者和书店出卖不健康书籍的店主,以及打击引诱孩子忧伤的文学。

我们很多想不到的地方,都成了文化侵略的关注目标和利用载体。

确实到了全民发动,对教材和青少年读物进行全面消毒杀毒的时候了。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全民参与配合,很难有效完成。

我在《热点话题下的致命阴谋与关键之战(1):思想上不重视的后果有多可怕?》一文中,认为舆论是现代社会的制空权,舆论战是现在立体战争的最常见形式。

打赢舆论战并不容易。对手的资源和经验都不是自发的网民能够比的,这是网络游击队与网络正规军的博弈。

而且,他们还有很多或明或暗的同盟。比如,这次是非和性质这么明显的教材插画事件,还还有人在进行洗地。

把问题轻描淡写为画风画法问题,掩盖问题性质,那是最常见的。

把问题性质说成是审美标准问题,还要把批评教材插画说成是反智主义,这种洗地办法就比较高级了,轻松颠倒黑白,一下子把帮助文化买办的行为放到了道德制高点上。

但这种操作手法,脸皮厚度足够才行。

也有比较巧妙的,虽然看着不像洗地,但也值得分析。比如大名鼎鼎的前胡编,就特别会说话:“我个人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创作者逞能,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古怪心理”,一下子就把读者从思想文化渗透转移到创作者个人的心理问题上去了。

“一些项目的责任编辑力量有限,责编看得粗,部门负责人也不认真审核,就轻率放过付印样。”这就把出版社的问题说成是失误造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责任编辑不足力量有限”的客观原因造成。

经胡编这么一解读,会不会让一些读者感觉,好像教材插画问题也不怎么严重嘛。

他还特别告诫“不要提早对这件事产生各种政治联想,好像我们的教育出版阵地真的丢了,被恶势力霸占了,需要绝对反击”。

胡编用心良苦,用了至少三种姿势,回避问题的政治实质。但恐怕这届网民没那么容易被套路,这届网民的辨别力显著提高,而胡编的方法却创新力度不够。

有人洗地,说明围绕教材问题的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有人不希望中国借此事件,对长期存在并危害青少年思想的文化买办进行清理。他们要把问题局限在认错和整改的尺度内。只要文化买办人还在特定岗位上,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买办价值。

但我们不能糊涂,对比中情局十条诫令的第一条和杜勒斯的话,这些插画属于什么性质就很清楚,容不得他们避重就轻地歪曲事实,回避问题本质。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能是对手舆论战的渗透目标,人人也都有可能成为意识形态保卫战的战士。捍卫意识形态,为中国的孩子们撑起一篇天空,让他们健康的成长,不让他们成为对手利用来对付自己国家的的工具,这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孩子家长的社会责任。

致童年:为什么《让我们荡起双桨》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原创 子夜呐喊 2022-06-01云阿云智库•红星少年•“六一”专题

导读:“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是牛马”的状况又复现了,笔者疑心,不同阶层出生的孩子们还能在一起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愉快玩耍吗?人们为什么“怀旧”,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这不就是具体原因之一嘛。这样的怀念,就蕴藏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淡淡哀伤里。

文 / 子午

昨天,女儿学校搞庆祝儿童节,最热闹的场景莫过台上台下两千多个小学生齐声合唱《孤勇者》。

为《英雄联盟》创作的动画MV竟然成了当下最火的“儿歌”,陈奕迅自己恐怕都始料未及。

现场发过来的视频看,出了几首乐器演奏的纯音乐,小学生们唱的绝大部分竟然都是流行歌曲。比起《大王叫我来巡山》这样无厘头的歌曲,《孤勇者》已经不能算不好的“儿歌”了,“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起码也是催人奋斗,哪怕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奋斗。

忽然想起来三十年前的儿童节,那时笔者跟现在的女儿一样,也刚好上小学三年级。虽是村小,但也是要隆重举行庆祝活动的,当年语文老师向我们讲“六一国际儿童节”来历的场景还记忆犹新,今天的小孩子们恐怕没几个知道儿童节的真实来历,只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自己做主娱乐的节日。

那时我们班排练的合唱歌曲是《红星闪闪》,隔壁班合唱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都是80后的我们从小便以非常熟悉的歌曲;比较新颖的则是五年级带来的《歌声与微笑》……

当然,作为80后,笔者小学时代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但那时除了觉得城里的孩子真幸福,并没有理解太多的深意、也没有觉得这首歌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是如今人到中年再听此曲,已经有了淡淡的哀伤。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从资本主义屠杀中被解放出来的重要日子,重发一下笔者这篇文章吧,送给早已逝去的童年,送给“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女儿以及和她一样的儿童。

知乎上有人提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让我们荡起双桨》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一位答主的回答让笔者泪流满面,也引发了很多青年网友的共鸣:“过去你以为那是未来,现在你以为那是过去……”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国”。两千多年的孔子,他所处的时代国家分裂、诸侯混战、人民颠沛流离,于是他带着弟子奔走于列国列邦、四处宣讲自己的大同理想,却又处处碰壁,处境正如有人嘲讽他的“累累若丧家之犬”。

有一次,孔子跟弟子探讨人生理想,曾点回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身著春装,与几个大人、小孩一起,到沂水中沐浴,登舞雩台临风,然后,一路歌咏,一路回家。)孔子听后大为赞赏,而这不也正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国”吗?

两千多年后,这样的“理想国”终于出现在了乔羽作词的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1954年,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找到了著名词作家乔羽,请他为这部电影写主题歌歌词,乔羽欣然答应后,却发现很难。有一次他到北海划船,恰巧看到了小学生放学后在北海划船的场景,这给了乔羽灵感。于是,一篇极具画面感、真实而又极具诗意的歌词便创作出来了。

严恭拿着歌词找到了当时的著名作曲家刘炽,看到乔羽歌词里描述出来的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刘炽谱了两个版本的曲子,一个3/4拍,一个2/4拍,唱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选择,最后选定的就是我们现在听到的欢快、愉悦的2/4拍。

后来,崔永元拍《电影传奇》时找到了那个被放弃的版本,并在《电影传奇》中演绎了出来:

从这个版本中,我们的确能听到“淡淡的哀伤”。

从1949年上映的《三毛流浪记》到1955年上映的《祖国的花朵》,新旧两个时代儿童的处境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刘炽难道不会为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而感到由衷高兴吗?

15岁就当了红军、在延安鲁艺当过音乐教员,创作过《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不朽乐章的刘炽,当然会为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只是作曲家看着这群幸福的儿童,回想起自己童年时所见的苦难,触景生情,又怎能不会有“淡淡的哀伤”呢?

如果说《让我们荡起双桨》那个广为流传的作曲版本是“思甜”,这个未流传的版本就是“忆苦”了。

80年代初出生的我们,小学时代基本还是“玩”过来的,这样的童年,尽管物质上远没有现在丰富,但回忆起来却是满满的甜蜜;而到了我们的孩子这一代,尽管娱乐的项目已经很丰富了,但他们的童年却失去了色彩……

在笔者的读者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18岁以下的孩子,甚至他们比成年网友更喜欢阅读笔者的文章。

前些天,有不少网友呼吁笔者关注一下河北某民办中学老师收礼、不落实双减政策、猥亵女学生、体罚殴打男学生的事件。

当教书育人仅仅成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当教育事业成了市场经济的产业之一,这种事件的发生也就毫不奇怪了,况且还是在这样的公开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私立学校。他们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不仅从你的父母那里赚钱,还会通过虐待你满足自己禽兽般的低级趣味……

笔者儿时在农村小学也曾有过被老师体罚的经历,但情形却完全的不同。那是一次自习课笔者跟同桌聊天被老师抓到,被老师揪着耳朵站到讲台前面,还罚笔者单腿站立十分钟,但在回答完老师的提问之后就被免除后面的惩罚了。

笔者知道,这位老师的严厉是真的“为你好”。老师的家在邻村,有一次放学跟同学到邻村玩耍,还碰到这位老师打猪草喂猪,那时村小的代课老师大多是这种家境;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位老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甚至是家访……回忆起老师当年对我们的言传身教,笔者能够感受到,他们这一代老师身上还保留着沉甸甸的责任感,尽管他们的体罚手段在今天不大可能被社会认可;而今天某些老师的体罚与他们当年的体罚,动机也完全不同了。

而这仅仅是“资本化”毁童年的一个方面。

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兴趣班”是这一代学生的普遍状况。成年人世界的激烈竞争和内卷传导到孩子的世界,哪怕是“双减”之后——只要成年人内卷的状况不改变,“双减”就变得不可能,家长也不敢,从小学到初中不公布分数和排名,中考之后一半去高中一半去毁人不倦的职校,这对焦虑的家长来讲就像是开盲盒……

而另一个方面,三毛那个时代“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是牛马”的状况又复现了,笔者疑心,不同阶层出生的孩子们还能在一起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愉快玩耍吗?

人们为什么“怀旧”,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这不就是具体原因之一嘛。

这样的怀念,就蕴藏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淡淡哀伤里。

但是,仅仅哀伤也是不够的。孩子们早晚也要面临残酷的真实世界,世界本不该如此;为了孩子们,为了下一代,为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描述的场景不要成为遥不可及的幸福,早已成年的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呢?

毒教材为何泛滥?对比“毛主席亲自集结最顶尖学者编教材”就知道!

原创 子夜呐喊2022-05-28云阿云智库•大事件•毒教材事件专题

导读:“欲灭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回顾上面的历史变迁我们不难发现:从前些年将鲁迅先生的文章“请出”课本,减少革命先烈故事,删除《包身工》、魏巍同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与之同时丑化中华民族、编造谎言美化爱迪生等西方名人,再到最近网友发现并指出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事件,中小学教科书种种问题的出现绝非孤立、偶然的,这背后实际上牵涉到了非常深刻、复杂的斗争。

文 / 秦明

这几天网友都在怒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媚外”、“涉黄”、毒害儿童的问题,相关设计人员的背景也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见本号昨天的文章《毒教材: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那些不堪入目的插图笔者也不想再放了,很多网友自发地搬出老版教科书插图,要“洗洗眼睛”:

其实,问题又岂止出现在教科书插图上?!

例如,暧昧“性暗示”以及涉嫌抹黑中医的儿童绘本:

又如,教辅封面上“不经意”出现的鬼子飞机:

还有本号之前揭露过的语文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读书目,有的打着“动物”的旗号赤裸裸地向儿童描述露骨“性行为”,有的则是描写暧昧、畸形、变态的“父女情”:

还有网友发现,新版的《新华字典》,对“玩”字进行组词示例中特意将“玩女性”加了进来,第11版、12版均用到这个例词,而重要的是老版《新华字典》并没有:

随着网友自发开展的“大清查”活动的进行,相信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问题会被发现;于是,某些“知识分子”又开始大呼“迫害”了、“文字狱”了,这一幕似曾相识,而且在以前还“屡试不爽”。

1995年,莫言的《丰乳肥臀》获得了“大家·红河文学奖”,同时得到了10万元奖金,该奖的评委汪曾祺、刘震云、苏童等七人称这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性力作”,各路报刊、杂志也是极力吹捧,正是这本小说让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仅仅有魏巍同志主办的《中流》杂志勇敢地站了出来,一连七期发表了多篇对《丰乳肥臀》的严肃批判,指出小说编造污蔑革命史以及新中国历史的严重问题。尴尬的是,反过来受到文艺界围攻的却是《中流》杂志——被扣上了极左的帽子。《丰乳肥臀》不让出版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其中极其露骨、几近黄书的性描写,终经修订后于2003年正式出版,而《中流》杂志却真的“没了”,各路诋毁革命史的文艺作品粉墨登场,恶霸地主周扒皮、黄世仁、刘文彩的案一个个被翻过来成了“乡贤”、“大善人”,终致方方诋毁土地革命的小说《软埋》出版……

时间线再往前推,1978年,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在上海的《文汇报》被破例以整版篇幅刊载、轰动文坛;其后诋毁新中国、污蔑毛泽东时代的“伤痕文学”便开始在大陆泛滥开来,一个比一个编的离谱,那时有人敢说一个“不”字吗?

整整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成长起来的,包括笔者这样80年代初出生的一辈。笔者以前的文章谈过自己因为这样的教育曾经深度误会毛主席,后来接触历史、接触工农才觉醒、“左转”的过程;而很多中青年是没有这样的幸运的。

于是,从以前的街头小报到后来的网络文学,充斥着各种造谣污蔑、恶毒谩骂人民领袖毛主席及其家人的内容;这些污蔑终于扩大到整个革命史、乃至很多革命英烈,董存瑞、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惨遭毒手”,这才导致一些人受到了法律制裁。问题是,那些污蔑、谩骂毛主席的乌龟王八蛋,至今有一个真正受到制裁了吗?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耐人琢磨。

要理解文学作品、出版物和教科书的嬗变关联,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桥梁,那就是作为老少皆宜的语文工具书的《辞海》修订。

第一版《辞海》于1936年出版,在蒋介石的干预下,很多坚持爱国立场的条目被清除,反而是加入了强烈的蒋家王朝烙印。1957年,在毛主席的支持下,《辞海》的原编纂者舒新城先生开始了对《辞海》更加全面、更加细致也更加严谨的全面修订,1963年4月《辞海》(未定稿)内部发行。

1977年,担任《辞海》第二任主编的陈望道教授逝世;1978年,夏征农接替了主编,此后又开始了《辞海》的多次修订,主要基调就是“反左”,实质上则是去毛化、删除那些意识形态过强的话语以及“刺激美国人”的内容。

到1999版《辞海》,“毛泽东思想”这个词条被删的只剩下700余字;“毛泽东”词条中删除了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内容;“三湾改编”、“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狼牙山五壮士”、“赵一曼”、“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彭德怀”等很多词条都遭遇了涉及根本原则的重大篡改……

对于这些错误,解放日报原副总编辑栾保俊同志、原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高为学同志等一批教育界、知识界的有识之士通过撰文以及上书等形式予以严厉指正。

2000年第1期《中流》杂志发表了栾保俊、高为学等同志的文章以后,夏征农旋即发表公开信《[是非辨正]致<中流>杂志编辑部函》进行回应,并在2000年第6期《百年潮》杂志上刊登。《公开信》说:

中美合编辞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时达成过协议,关于合编辞书的修改原则是“依国际惯例,按美方所写华盛顿条目”和“按美方的修改意见”来修改,把美方“不接受”的内容、词汇删除。比如,写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因为美方“不接受”,我方就把它删除、取消掉了。《公开信》接着说:“此后《辞海》等辞书均按此『意见』办理”。(见《百年潮》2000年第6期)

看到这份公开信,魏巍同志怒斥:“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他们就要搞非毛化”!2000年国庆前夕,上海市委又派人专门拜访上海市老干部评报协会,感谢老同志对《辞海》的关心和帮助。这段争论原本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胜利而告一段落,然而,2000年11月香港某反动杂志又抛出一篇《极左派围攻新版<辞海>》的文章,指名攻击栾保俊、高为学为“极左分子”,并极其阴险地为《辞海》主要负责人的所谓“不畏强权,极力抗争”而“鼓掌”。由此可见,这场斗争远不止内部无产阶级和新生资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那么简单,背后牵扯到错综复杂的国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欲灭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回顾上面的历史变迁我们不难发现:从前些年将鲁迅先生的文章“请出”课本,减少革命先烈故事,删除《包身工》、魏巍同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与之同时丑化中华民族、编造谎言美化爱迪生等西方名人,再到最近网友发现并指出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事件,中小学教科书种种问题的出现绝非孤立、偶然的,这背后实际上牵涉到了非常深刻、复杂的斗争。

巧合的是,就在数学教科书插图事件发生整整一年前的2021年5月底,“毛主席亲自集结最顶尖学者编教材”的话题登上了新浪热搜:

据2021年5月31日央视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的这期节目介绍:

1953年5月18日,一个来自教育部的请示报告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阅后,毛主席询问道:现在编教材的人有多少。回答是“30多个”。毛主席听后意味深长地说:“这么重要的工作,30个编辑太少了,增加到300人也不算多。”

毛主席口中“这么重要的工作”,就是正在编写的全国中小学教材。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从1950年到1966年,以叶圣陶为代表的新中国最顶尖的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都参与了进来。数学有华罗庚,语文有吕叔湘,英语有许国璋,物理有严济慈,地理有竺可桢……

正像毛主席曾经指出的:意识形态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真实和理性的东西少了,谎言和谬误就会丛生。

这也是毛主席高度重视教材编写问题,重视教材编订的科学性、严谨性、人民性的根本原因。别看是一份小小的教材,它教育、塑造的可是至少两到三代人,牵涉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人民共和国经过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屹立不倒;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举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举世震惊的辉煌的物质成就——这一切离不开新中国二三十年间毛主席亲自领导的人民教育事业。

回顾这一段历史,对于我们今天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很好的镜鉴和参考,就像网友在被毒教材脏了眼睛之后,第一时间会去找毛泽东时代的插图“洗洗眼睛”。

“国有疑难可问谁?”,人们再一次想起了那句:“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毒教材事件的处理,考验教育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原创 牟林 秦安战略 2022-06-01 云阿云智库•六一专题

我今天特别学习了一篇文章和一篇报道,一篇文章是教育部长怀进鹏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该文章讲了五点,第一点是: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一篇报道是《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报道最后强调:要坚持联系实际、务求实效,推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实再落实,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证。

读到这样的文章和报道,无不令人振奋,感觉到教育的希望。然而,联想到这几天被推上舆论风潮之巅的“毒教材”事件,请允许我怀疑,每每遇到党中央有重大的会议作出重大决策时,教育部都要举办类似的活动——或组织专题学习,或发表专题文章。这到底仅仅是形式主义的做派呢?还是真心实意的情感和决心的表达呢?既然要“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那么请问教育部:对教材这么首屈一指的重要阵地为什么却如此地草率!如此的不当回事!如此吊儿郎当呢???!

刚刚看到《教育部成立调查组全面彻查教材插图问题》的报道。报道说,针对近日社会反映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教育部已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彻查,对查出的问题将立行立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教育部已部署开展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全面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看起来决心很大,“全面彻查”“立行立改”“严肃追责”“向社会公布”,尤其是“开展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全面排查工作”的部署,这力度不能说没有分量。但是,仅仅是作为一个“违纪违规”的行为查处,给人感觉是只局限于作为一个经济案件顶多是一个腐败案件了事,并不想触动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和最担忧的深层问题。

这几天,网络上出现了极有分量的质疑,要求教育部不只是彻查一个“绘插图”事件,教育部必须给全国人民交代清楚。尤其是郢居先生的文章《如果苏联的教材没出问题,今天俄乌冲突就不会爆发》在网媒上被大量转载,网友的跟帖众多,有的网友对中国的“毒教材”事件义愤填膺。我个人认为,“毒教材”事件反应如此之大,它体现了一个伟大的事实——人民的觉醒!

是的!中国人民觉醒了!

经过特朗普的贸易战折腾,经过新冠疫情的冲击,经过拜登挑起的俄乌冲突,中国人民觉醒了!

这次“毒教材”事件的爆发,又是对全国人民的进一步的唤醒!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不只是一幅画的问题,也不只是一本数学教材的问题,“毒教材”事件绝非孤立的事件。它不由得让人想起“香港教材”、“新疆教材”。当人们看到无数香港的“恨国废青”在街头一边打砸抢烧一边高呼“民主、自由”的时候,当人们看到新疆一些人受到极端宗教思想蛊惑变成恐怖分子的时候,人民群众无不痛心疾首。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原来仅仅是因为教材!教材!教材!

这些和教材有关的事件令我想起曾经读到的课文《最后课》。该课文记录了沦陷了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学校因为普法战争法国失败被迫关闭的事情。整篇章中,作者都德并没有去泛地谈⾃⼰的祖国如何之好,沦落敌国如何之痛。他只是从细微处⼊⼿,借助了弗朗的视,以个孩吻,以个孩去感受丧失祖国的哀伤——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祖国的语言了,学生们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

这是一篇震撼心灵的课文,学生们为何“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呢”?异国统治者为何要求被占领国的儿童学占领国的语言?

因为只有灵魂的占领才是彻底的占领!

帝国主义分子也在“进步”,军事侵略成本太高,不仅被侵略的国家要死人,侵略他国的国家也要死人。所以,只有当军事实力极度不对称使自己有绝对把握完胜对手时,帝国主义者才会选择战争手段发动侵略,否则就选择非战争手段发动侵略。文化入侵就是一种成本最低,还不容易引起对方反抗的非战争的侵略手段。文化侵略犹麻醉剂,它可以用让对方感到“舒适”的方式放倒对方。而文化入侵中,又以教育侵略最为彻底。经过殖民统治者的教育侵略后,被侵略的国家或地区可能一代到几代甚至永久丧失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文化。

香港教材浸透着的殖民主义思想,回归后三十年,教育部居然无人问津,终于酿成大祸。香港“恨国废青”对自己祖国表现出来的歇斯底里的恨,连长期生活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的他们的父辈、祖辈在香港回归那一刻都没有过这样的表现。这是为什么?可见教材入侵的威力之大、影响之深,是其它入侵方式难以比拟的。难道这不该深刻反省吗?这不该彻底彻查吗?这不该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吗?

据报道,新疆的“毒教材”与一位自治区教育厅的负责人有关,是他把极端宗教思想的内容塞进教材的,长达十年之久没人发现,没人感觉哪里不对,直到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并波及到其它省市。非要脓疮破了才刮骨疗伤吗?非要大祸弥天才拨乱反正么?可大祸已经使无数人付出惨痛的代价了呀!难道这不该深刻反省吗?这不该彻底彻查吗?这不该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吗?

我们写文章、开大会,天天讲政治觉悟,讲党性原则,面对在中小学课堂畅行十年之久的“毒教材”,我们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党性原则到哪里去了?

台湾,一个反面教材摆在那里。民进党为何越来越嚣张?为何他们主张“台独”反而可以“赢得选举”?为什么他们可以通过“反中”拉选票?台湾社会到底怎么啦?难道我们的教育部官员们真的视而不见?从来没有引起过重视?真的不知道民进党当局主要是通过教材在“去中国化”?注意到没有?教材!再过十年、二十年,台湾青年谁还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我们的统一大业如何完成?光靠军事威慑吗?

这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由不得教育主管部门敷衍塞责。它不仅仅是一个腐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管理问题,更不仅仅是承包绘图业务时用人不当的问题。它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的问题!

所以我说,考验教育部的时候到了,处理“毒教材”问题的力度、深度和彻底程度直接考验的是教育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度!

可喜的是,人民觉醒了!人民万岁!

这些年,以教育改革为名的多种折腾导致教育领域乱象丛生,致使基层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这次“毒教材”事件发酵,是一次由底层民众推动的教育领域的真正的改革!

这进一步说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2022-6-1点击数/观注度 5607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