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所有 |
钛禾产业观察:90%军工企业无法引入正规资本 |
引言 和军工行业的企业家聊融资,我们发现两种心态。 一种心态是已经盈利的民营军工企业,创始人对引入正规资本没有兴趣。至少一两款产品已经打入军方序列,光靠各种国家科研经费即可满足企业日常运转,企业已经进入稳定赚钱状态,且毛利不菲。 另外一种心态则是看好军民融合的大趋势,希望企业有更大发展,或者往民用端规模化扩张。这一类企业家愿意引入正规资本,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从经营管理到资本运作全部进入IPO进行时。 编者注: 本文所指的“纯军工企业”,可简单定义为军口订单超过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下同)。 为什么很少有投纯军工项目的资本? 目前国内有14000多家股权投资基金(编者注: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已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4037家),其中涉及军工股权投资的机构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央企主导的投资基金。如航天科工集团主导的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创投基金、航天科技主导的国创投资引导基金等。第二类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军民融合投资基金。如西安高新投,各省、市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等。第三类是上市公司主导的产业并购基金。天海防务(300008)与瑞业数金资产共同募集设立的佳豪瑞业防务并购投资基金,雅化集团(002497)与中云辉资本共同设立的产业并购基金等。第四类是民营或市场化运作的军工投资机构。如达晨创投、丰年资本、华控基金、博源资本等。 上述机构,除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资基金主要为未来并购服务之外,事实上大多数机构的资金主要投向先进制造、智能装备、新材料、航空产业链等涉军项目,或军转民项目。投向纯军工项目的非常少。如根据清科2016年中国军工领域活跃投资机构排行榜(编者注:2017年,清科集团已不再单独统计军工领域投资机构,而是直接归入高端装备制造板块)前10强的公开数据粗略统计,2016年投向军工装备领域的资金总体量不超过50亿人民币。这个规模,远远低于排行榜上诸如互联网、新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民端热门领域。 军工企业这么赚钱,为什么投资的资本这么少? 一是军工企业尽调难做。军工项目的涉密性让很多机构GP在做尽调时大费脑细胞。经常是去涉密企业考察,手机没收,拍照禁止,产品介绍只能听不能记,各种真实数据也很难拿到。另外,由于军工市场归口的特殊性,机构GP也很难获取企业产品在用户端的真实使用反馈。很多VC基金并不熟悉军工项目的运作方式,自身也没有保密资质,即使资金投进去,后期也很难对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二是大量军工企业不适应资本市场游戏规则。例如很多科研类创业项目都是由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发起,涉及到和原单位的关系问题;或者干脆就是兼职搞副业,投入精力无法保障。知识产权等问题由于相关制度法规不成熟,存在诸多隐患。启动资金则大多由传统产业老板投资,股权结构、财务管理等存在的问题很多。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投资经理觉得项目很好,但就是风控过不了。 三是军工企业投资窗口期太短。尖端技术往往早期风险大,从技术到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但由于军工科研产品往往毛利率极高,且经费来源方式诸多,到后期一旦定型供应,则很少需要钱。国内有专投军工项目的早期基金,大多会瞄准列装初期这个阶段进入。因为此时技术已经成熟,但尚未定型。刚上了一两个型号测试,正是企业需要大量花钱的时候。还有投pre-IPO的PE基金,主要是投军工企业上市前的临门一脚,帮助企业完成资本化改造。但这种情况目前也已经比较难,且此类基金背景主要也是国资,由于上市的军工资产大多是国企,很多投资带有国企连襟式的计划色彩。 四是纯军工企业在目前的环境下,上市仍然较难。虽然现在军工股PE都很高,但二级市场上的军工上市公司,大多还是当年改制的国企居多。民营军工企业上市者寥寥,且路径大多曲折。目前军民融合的大趋势,让军工企业未来上市前景看起来变得更加光明,但是由于涉及到信息披露等诸多前车之鉴,IPO退出这条回报最丰厚的路径仍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对于机构投资人来说,仍然是一个不敢轻易下注的赌局。 五是国防市场看起来整体规模巨大,但具体到单个需求其实非常碎片化,越尖端的技术,往往也意味着进入规模应用的周期越长。军工和医药行业一样,是一个成本前置的行业。在上一篇文章《民企“参军”的关键,首先是语言对路》里我们提到,一些重点型号的研发和装备,光从预研到初步列装就需要5-10年的时间,全寿命周期可长达30-50年。尤其对于一些尖端技术,不仅研发+验证周期长,投入资金也不菲,即使研发成功,军方是否应用也未可知。虽然军方对一些国防需求紧急的尖端技术也会不计成本采购,但即使进入一两个型号,利润巨大,短期也很难大规模复制。这对于要求股权收益,需要精确计算回报周期和回报率的机构投资人来说,无疑是风险巨大。 因此,虽然军工是大家普遍看好的投资方向,但大多数机构都是遇到合适的军工项目就投一下。真正把军工当成一个主业方向,配置成规模团队,深耕细作的团队并不多。 在资本的眼里,并不是不想投军工项目,而是军工项目太难投。对于创业者来说,并不是不想拿正规资本的钱,而是正规资本太麻烦。有分析师在做过宏观统计后认为:目前90%的军工企业,都无法引入正规资本。 一位军队主管装备方面的领导对钛防务说:军企引资的实质,就是民资参军。宏观上讲,军企是不缺钱的,因为有庞大的国防军费支持,尤其是军方所需的核心项目,民资是很难全程参与的,军方最多会利用民企的某些技术、设备作为外协合作伙伴。当然,有些军民两用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项目,更有可能吸收民资一起共同研发生产,实现利益共享,这大概就是当下把握军民融合的关键切入点。 另一面:大批资本追捧军转民项目 军工产品转化到民用,常常具有天然优势。一是军工技术多为在某个点上的持续积累,战场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使得军工技术标准通常会远高于民用。譬如战场数据链和通信系统,其实就是更高端的民用通信系统,或者说现在大家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其实就是战场数据链玩剩下的。二是流程管理和质检标准苛刻,军工产品往往品质够硬。三是基于上述原因,军工企业生产民用产品,会有口碑上的天然优势。 在军改、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量自主择业的技术军官、原体制内的科研专家脱离军队和体制,选择自主创业,国家又出台“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停薪留职创业”等一揽子相关政策保驾,大量原来封藏在体制内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被释放到民用领域。 技术、人才、话题、热钱,造出一个新的风口。大量资本追捧“军转民”项目,但是往往也忽视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产业化的问题。很多军工技术追求高、精、尖。转民之后仍然按照科研院所的方式管理,导致很多产品无法规模化量产。且民用端往往对价格十分敏感,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节奏适应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对成本控制、生产效率、良品率等指标极为重视,管理方式和原有军工产品也是完全不同的两套语言体系。 其次是市场适应的问题。军工技术以前的市场归口只有一个,即使有竞争存在,也是在一个体系内的计划式竞争。而一旦进入完全开放的民用市场,则会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原来和军方打交道的语言体系是否还行得通?往往是军转民项目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再次是产品兼容性的问题。原有的技术面对军方客户和面对民用客户,应用场景的巨大差异,导致产品设计的立足点和价值点往往大不一样。尤其是to C的产品,对用户体验的把握更加复杂。这时候“产品经理”的角色尤其重要,必须有一位对新场景用户心态了解得极为透彻的产品经理,才能让技术更好的落地在民用端。 关于军转民的“痛点”,后面我们会有专题文章详述。本文还是回到“参军”民企的融资。 早期参军项目都是谁在投资? 在军工投资圈流传一句话:“军工无创投”。军工企业到了后期,一般都是军费养活,很少需要专门融资。那么,早期的参军项目都是谁在投资呢? 有机构在成都、西安、珠三角等地的200余家民营军工企业中做过调查发现:70%以上的早期资金来源都是传统企业家。比较多的:一类是原本有一定业务连贯性的,譬如从事精密加工、安防设备销售等传统生意的老板。另一类是从事其它行业的,比如油、矿、煤、房地产生意的老板。这类企业家的投资逻辑有两个普遍共性:一是希望通过军工或高科技概念,提升自己的传统生意附加值。二是决策简单,投资偏向于个人情怀和喜好,也较少会深入考虑各类风险。 军民融合之前,传统的民营军工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四级配套,比如零部件加工、新材料、元器件等。(编者注:据《科技日报》报道,目前全国获得军品配套资格的民营企业已经有3000多家,它们已经进入我国军工采购一线)。军民融合给民参军带来的机会确实巨大,截止2017年底,在所有军品科研生产资质的单位中,民营单位占比近41%,民参军步伐明显提速。据统计,2009年以来,民参军企业68%来自于信息化领域。北斗导航设备、导弹光电器件、航空航天配套软硬件、舰船配套装备、航空发动机新材料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目前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军品二、三、四级配套企业。部分新兴市场主体已经获得分系统总装订单,特别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等方面,信息技术呈现快速增长。据国防科工局最新透露,合理界定许可管理范围,充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进入军工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新的许可目录将在原有基础上减少60%以上。 据中船重工第七〇一所负责人透露,该所总体设计的国产航母,所有主要设备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科研院所的500多家配套单位,其中多数是非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率接近80%。(来源《湖北日报》) 很多军工企业赚钱,但做不大 传统企业家做了“民参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人血本无归,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以前的参军民企大多由传统企业业务拓展而来,管理方式也很“草根”。很多企业家的投资方式也较为原始,仍然按照传统“合伙生意”的模式来经营企业。例如和技术团队股权六四开,并没有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公司财务管理也很粗放。也间接导致了企业后期规范成本高,难以进入正规资本市场。 浙江一家做绝缘材料的家族企业,2010年左右抓住机遇,以一款配套产品打入军方。此后四年累计盈利数千万。后来军方订单中止,业绩直线下滑。创始人直接卖掉工厂,揣着前几年赚的钱,悠哉享受快意人生。 这是前几年江浙地区很多民营军工配套厂家的真实写照,但是越往后,这条路会越走越难。 军民融合看起来降低了民参军的门槛,但实际上综合门槛是在提高的。从“四证变三证”就可以初略看出决策层的态度:看起来是简化了参军的流程,但是保密资质的申请要求提高到公司注册满三年,这就杜绝了一些想蹭政策红利,抱着投机心态进入军工行业的民营企业。 对于决策层来说,国防工业是国家命脉,引入民参军,不是要破坏原有体系,而是要补齐原来存在的短板、最大限度激活原体系的能量,通过推动组织创新来实现最终的军民一体化。 虽然目前军民融合是大趋势,但整个国防装备供应体系仍然是金字塔结构,未来必将收口。民营资本参与院所改制,也将提升原来体制内机构在企业经营端的现代管理能力。一些效率低下,规模上不去,供应不稳定的纯民营企业也将逐步被挤出装备供应名单。 毕竟,赚钱的企业不等于有价值的企业,对于想要在军工领域长期发展的企业家来说,提升综合竞争力才是王道。民企借“参军”政策红利寻找利润增长点,这一点从商人思维来讲无可厚非。但是要想真正在军工行业立足,做出一家具备长远价值的企业,则必须思考的问题是: 1.如何建立有持续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壁垒; 2.如何建立能和军方长期对话的管理体系; 3.如何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构建从科研、生产、供应链、质量体系,再到客户端管理的自主闭环。 中国能不能出“洛马”?有两种声音 在军民融合投资圈,有一种观点是认为一旦企业打通军工科研体系的各大关口,借助资本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从底层配套到一步一步承揽总体型号的研制。就会逐步出现一家类似于“洛克希德·马丁”一样的民营国防承包商。这个观点也得到不少产业界人士的认同,认为国家有必要在十二大军工集团之外,再扶持一批经营机制更加接轨全球的新形态军工集团出来。 也有投资人认为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取得军方的完全信任是个漫长的过程,全部打通关的可能性也很低。在目前民营军工上市公司中,像高德红外这样的实力领军者,也在总体型号的参与道路上也走得异常艰难。更不奢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的民营企业能中标像歼20、055大驱这样的战略级大型号。 但实际上,民企从一般性配套向分系统和总体晋级的速度,比想象中的更快。越来越多的民企已经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竞争闭环。且一旦有资本介入,民企自主抱团、联合整并、人才吸附的效率,远远高于体制内的国企。 中国的“洛马”未必不能以一种全新的形态诞生。首先是很多国家资本纷纷投资民营军工企业,或者民营资本参与科研院所改制。“国”与“民”的绝对界限开始逐渐虚化。其次是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民营企业正在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弯道超车。譬如无人机领域,出现了像“腾盾”这样的新型民营公司,成立一年多,便推出多款性能指标不亚于主流型号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前难以想象的民营火箭,也出现了“星际荣耀”、“零壹空间”、“翎客”、“蓝箭”这样的中国“SpaceX”。 刚刚获得经纬创投A轮融资的星际荣耀,由原航天体系内知名专家彭小波等人创立。 这些新型公司背后团队,既有体制内出来的重量级专家,也有不甘于现状的新生代技术极客。幕后的资本,既有像中信资本这样的国家队,也有经纬创投这样的新兴VC基金。虽然问题还不少,前路也不可预知,但至少这些企业的出现,已经为未来国防科研体系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认为:“美国军工企业的起步和发家都是做配套开始,我很乐观,未来5到10年一定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中国的洛马公司’一定会出现”。 后记 丰年资本创始合伙人赵丰认为,现在国家开了民参军这个口子,就相当于一个几万亿的产业,而且是高利润、具有高科技产量的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将利用它的优势,无论是体制上、效率上,包括资金运用以及跟资本市场对接的优势,来逐步获取这部分的市场。 中国的国防军工建设是从2014年才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各类装备型号的大规模更新换代,新型号的井喷式列装也才刚刚开始。丰年资本另一位合伙人常彬则认为,未来两三年将出现成规模的民参军企业,未来五年资本市场上将有更大的样本量登陆,而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都是整个行业的旺盛周期。 可以说,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军工行业与资本市场的联姻才刚刚开始。很多一线资本如深创投、中信产业基金等也正在纷纷试水,或者低调布局自己的军工板块。2017年以来,这个迹象更加明显。由于军工市场的特殊性,军工行业到底应该怎么投?什么样的资本才是最有竞争力的?这个话题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探讨。 |
|||
2019-3-11 32901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